黄金税改落地,金价应声上涨。不管作为购买金首饰金主的男人,还是实际拥有金首饰的女人都得关心下新规。一句话概括新规就是对区分黄金用途,变相提高交易税负。
首先,新政将实物黄金交易进行分类,分为投资型黄金与消费型黄金。
投资型黄金,也就是是通常的金条、金锭等。从交易所购买后,再销售时只能开具普通发票,无法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
消费型黄金也就是日常金饰、金器等。交易所销售时改为免税,但下游企业的进项税抵扣率从原来的约13%降至6%。先来个通俗版理解增值税的销项进项与抵扣。
假如张富贵从外面进了价值113万的普通货物,其中货100万税13万,他以113万出售,那么出售货物要交的13万税,可以靠进货的13万税进行抵消,张富贵在这不加价销售中,实际不承担税费。当然,正常情况下张富贵做生意得有利润,他加价11.3万出售,10万就是他的利润,1.3万就是张富贵实际缴纳的税费。
黄金新规调整直接拉高黄金企业的采购成本,相当于增加了约7%的税负。
张富贵收购来106万的黄金饰品,只有卖不低于113万才能保证自己不亏本,其中的7万就是新规额外加的税。
与此相反的是农产品加计扣除。购买农产品本身不纳税,但是加工农产品产品卖出时,可以按9%加计1%的税费上加计扣除。考虑税收的情况,付款100万的农产品实际成本只有90万。
为何要加税呢?就是限制黄金交易。
瑞·达利欧(Ray Dalio)《债务危机》(Principles for Navigating Big Debt Crises)一书中有这样的观点,在债务规模相对于偿还债务所需货币数量过大的时期,政府必须要么增加现有货币的数量,要么削减债务总量。
这种需要通常会导致政府违背承诺,并采取以下一种或几种组合方式:
a) 增加货币和信贷的数量;
b) 减少债务(例如通过重组债务);
c) 阻止硬通货(例如黄金)在自由市场上的持有与流通。
在这种时期,人们会出现“抛弃劣币、转向优币”的现象——也就是说,资金从“坏钱”(如本币)流向“好钱”(如黄金),而政府则试图阻止这种趋势。
你认为这波加税算是变相替黄金做广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