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白酒发往香港,物流成本能否再帮忙压缩一些呀?”11月14日一大早,仁怀市酱香酒业有限公司营销总监任旭就来到遵义综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外综服办公室寻求帮助,对任旭来说,遵义综保外综服团队总能为企业出海找到最优解决方案,让企业安心。
郑玉华(左一)与仁怀酱酒负责人谈话。
依托遵义综保区的全链条服务,今年以来,仁怀酱酒陆续完成首批酱香型白酒、酱香威士忌等酒类出口业务,11月初,还在香港落地“醉美遵义产区名酒馆”,并首发海外版仁怀酱香威士忌。
仁怀酱酒只是遵义综保区“陪跑式”服务的鲜活一例,数据显示,今年共有11家本土酒企首次通过综保区平台成功出海,通过综保区实现出口额超2400万元,同比增长200%。
亮眼的数据背后,是本土酒企从过去的“走出去”开始向“走进去”扎根海外市场,同时,酒企们对于海外市场看好的同时,也十分清楚这条路并非坦途。
仁怀酱酒在香港落地“醉美遵义产区名酒馆”。
“对于酒企尤其是中小酒企来说,出海面临的是‘不敢、不懂、不了解’的现实难题,为了克服企业心理难题,我们从接触企业开始就开展全流程‘陪跑式’服务,只要企业有疑问,我们立马解决。”遵义综保外综服负责人郑玉华说。
以遵义酒业集团不久前成功出口500件酱香型白酒至印度为例,郑玉华向记者介绍,“针对企业从未有过出口业务,我们把团队派到企业,系统梳理从谈判、合同签订到物流、退税的全流程节点,为企业测算出从遵义到印度的全程成本,这也为遵义产区其他酱酒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酒企主动上门咨询白酒出海事宜。
除了手把手“陪跑”酒企“小白”,遵义综保区也在积极营造白酒出海的良好氛围,创新推出“政策宣讲+实地走访+外贸实操培训”的联动宣讲模式,组建外贸综合服务团队先后前往习水、仁怀、汇川等白酒主产区的60余家重点酒企,面对面打通企业在经营情况、海外订单获取、出口流程等方面的难点堵点问题。
这一服务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遵义综保区成功帮助9家酒企与东南亚经销商建立初步联系,新增出口意向酒企100余家。
此外,遵义产区还成立了白酒出口工作专班,由综保区牵头制定《白酒出口技术指南》和《遵义市白酒出口贸易工作方案》,为企业提供系统化支持。
“好多省外酒企也找到我们拓展海外市场呢,企业想走出去,我们就行动帮他们落地,总体来看,国际市场空间巨大,中国白酒出海未来可期。”郑玉华说。
眼下,“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平台护航”的遵义模式正悄然成势,促使本土酒企“出海”热情高涨,纷纷发力海外市场。接下来,遵义综保区围绕“破局、扎根、叶茂、成林”的产业培育思路,努力为黔酒出海保驾护航。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冯倩
编辑 李蔓毓
二审 王淑宜
三审 岳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