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地协同、产投结合的巨型基金正式亮相,它将撬动社会资本共同投向关乎国家未来的战略新兴产业。
10月29日,中国国新联合北京市西城区在京举行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以下简称“央企战新基金”)发布仪式。
该基金由国务院国资委发起,委托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设立和管理,基金首期募集510亿元。
央企战新基金将紧密围绕中央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开展投资,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相关领域,支持国资央企补齐产业短板弱项、布局前沿创新。
央企战新基金作为国务院国资委推动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专项基金,其设立是支持中央企业战新产业发展的关键一招。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李镇在基金发布仪式上表示,希望基金坚持新定位、新打法、新队伍、新机制,以赋能新质生产力为主线、以服务央企战新产业发展为本位。
该基金将推动资本链更好服务产业链、创新链,助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基金首期募集510亿元,其中中国国新拟出资约150亿元。
除中国国新外,其他出资合作单位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中国石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14家中央企业和北京市西城区等。
这种“中央企业+地方政府”的独特出资结构,既整合了央企的资金资源,也开辟了央企战新基金的落地场景。
据了解,央企战新基金存续期限13年,其中投资期5年,管理和退出期8年。投资期最多可延长2年,合计15年。
基金将按照“产投结合、以投促产”打法,围绕 “投早投小投硬投长期” ,主要投向“9+6”战新产业、未来产业重点领域。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周丽莎表示,央企战新基金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中承担着独特且不可替代的角色,主要体现在其顶层设计和战略引导功能上。
央企战新基金对撬动社会资本具有显著的引导和杠杆效应。
周丽莎认为,国家级基金能借助地方政府的深厚根基,高效发现本土优质项目,而地方政府则能借此将本地创新项目导入央企的产业和资源网络,形成“基金投资+产业导入”的良性循环。
中国石化总经理赵东表示,此次与中国国新等共同发起设立央企战新基金,是打造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的有益探索。
期待构建“科技创新+资本运作+产业赋能”深度融合的战略创新生态体系,形成“投一个、带一链、兴一片”的乘数效应。
截至今年10月28日,国新基金累计投资项目超320个,金额超1200亿元。
这只新基金的启航,无疑将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未来,通过基金投资+产业导入的良性循环,央企战新基金有望成为央地协作的示范平台,推动我国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实现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