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的A股,完全展现了“先扬后抑”的节奏。早盘指数还维持红盘震荡,午后却突然遭到一拨强力跳水,沪指失守4000点,收报3986.9点,跌0.73%;深成指跌1.16%,创业板跌1.84%。三大指数齐跌,4100只个股飘绿,市场氛围一度低迷。
但细看盘面,依然能看到些“逆行者”:量子科技全天活跃,富士达涨超20%,稀土永磁午后拉升,九菱科技大涨9%;电池板块强势,鹏辉能源封住20cm涨停板——这说明部分资金仍在活跃,只不过在快速切换方向。
这波跳水其实并不突兀。消息、资金、技术三重因素叠加,成了压垮短线信心的“组合拳”。而周五,既是10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也是市场情绪的“分界线”。从当前信号看,周五的走势没有太多悬念——短期或仍有惯性回踩,但下跌空间有限,收官日“企稳修复”的概率更大。
二、事件详情回顾:跳水背后,三股力量在同时发力
1、宏观预期突变:美联储意外“转鹰”
周四凌晨,美联储宣布再次降息25个基点,但会议声明中删除了此前的“未来将继续降息”表述。鲍威尔强调“通胀仍然过高”,暗示12月可能暂停降息。这一变化直接打乱了全球市场原本预期的宽松路径,美元反弹、人民币承压,外资随即调整仓位。
当天北向资金净流出128亿,创近三个月新高——这波出逃,主要集中在白酒、新能源、TMT等前期热门板块。
2、外部不及预期:中美磋商成果偏“冷”
市场本来期待周四中美会晤能带来新共识,例如关税放松或科技供应链合作,但最终只达成“继续沟通”的原则性共识。这让投资者情绪迅速降温,午后抛盘集中爆发。防御板块迅速走强,农业股、部分资源股逆势红盘,这说明资金的避险心态正在升温。
3、结构拥挤释放:机构换仓动作明显
从行业资金流看,计算机、电子、非银金融三大行业单日净流出超百亿,尤其是人工智能硬件板块领跌。前期涨得猛的核心资产出现补跌:中际旭创跌停、寒武纪跌近3%,这类龙头的下挫,往往意味着阶段性调整的中后段已经启动。
与此同时,防守型板块(银行、煤炭、化工)盘中回稳,资金并未逃离,而是在进行快速调仓。
4、技术压力+心理关口共振
沪指虽然突破4000点仅几天,但技术面早已出现顶背离迹象。周线级别上方4180点压力仍在,且短期均线密集粘合,一旦外力打压,就容易触发高位资金同步止盈。从2.5万亿成交额可以看出,这并不是“真空式下跌”,而是一次伴随换手的震荡回调。
三、看看网友怎么说
网友A:
“下午那一脚把我吓惨了,还以为又要重演年初的‘二次探底’。不过成交没掉,看着像洗盘。”
网友B:
“外资出逃太明显了,白酒和新能源都被砸。现在内资要顶一顶,否则节后可能不好看。”
网友C:
“其实大家都知道这次跌是预期落差,美联储‘变脸’太突然。等数据一确认,下周大概率会修复。”
网友D:
“我看指数跌破4000点没慌,反而加了点仓。毕竟周成交都这么大,真出问题早就缩量了。”
四、小编有话说:跌完别怕,周五不是“风暴眼”,而是“平衡点”
跳水确实让人慌,但市场最怕的不是跌,而是没人敢看。周四这根大阴线,其实帮市场“排了毒”——冲得太猛的板块需要冷静一下,滞涨的权重和防守板块则有机会补位。
周五怎么走?大方向其实很清晰:
早盘可能延续惯性低开,但3950点附近支撑较强;
午后若量能维持在2.3万亿以上,资金有望回补;
收官日大概率震荡修复,指数或收小阳或十字星,情绪会明显企稳。
对于普通投资者,现在不用去猜红还是绿,也别因为跌破4000点就慌。调整是趋势的一部分,回落反而让节奏更健康。此时,比起盯着点位,不如想清楚一个问题:你的筹码,能不能陪你走完这一波震荡。
市场总是在情绪最脆弱的时候,孕育出下一次反弹。
所以,别忙着猜明天的涨跌,关键是——周五稳稳地看行情,不操作也是一种策略。
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