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科创板IPO“考生”西安泰金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金新能”)发布了对上市委会议意见落实函的回复。在经历2024年行业周期性调整后,泰金新能的经营状况在2025年实现强劲复苏。回复函显示,前三季度,泰金新能新签订单和经营性现金流均实现大幅同比增长,在手订单充裕,核心业务板块多点开花。泰金新能在回复中明确表示,基于订单签订、发货和验收情况,以及经营性现金流分析等,公司未来业绩不会出现大幅下滑风险。
行业复苏与订单激增经营性现金流转正
对于一家处于IPO关键阶段的准上市公司而言,业绩的稳定性是监管和市场关注的重中之重。公开资料显示,泰金新能核心产品电解成套装备业务在2023年下半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行业下行周期中,下游铜箔企业开工率下降,导致设备验收周期普遍拉长,直接造成了公司2024年收入确认的滞后和经营性现金流的暂时性承压。
然而,这一现象并非公司经营能力或收入确认政策的改变,而是行业周期性波动带来的暂时影响。数据显示,2022年和2023年,泰金新能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分别为2.36亿元和2.10亿元;2024年受行业调整影响降至-4.70亿元;而到了2025年,市场迅速回暖,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在1-9月已录得1.08亿元,实现了根本性好转。
现金流的“回血”源于新签订单的爆发式增长。随着下游头部铜箔企业产能利用率回升至90%以上,新一轮扩产启动。2025年1-9月,公司新签电解铜箔成套装备订单金额(不含税)高达8.60亿元,较去年同期激增493.10%。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新签设备订单将达11.42亿元,同比增长548.86%。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在手订单金额(不含税)超34亿元,其中电解成套装备在手订单26.22亿元。随着行业复苏,项目验收周期预计将从2024年的较长时段缩短,这些在手订单将加快转化为收入,为公司2026年乃至2027年的业绩提供坚实支撑。
“卡脖子”技术国产替代提速,高端装备龙头地位稳固
翻阅泰金新能的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电解成套装备是其核心,占收入比重超65%,而这其中近乎100%(2025年上半年为99.61%)来自于高端产能设备。
受AI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新兴领域驱动,高端PCB需求强劲。但我国RTF反转铜箔、HVLP铜箔等高端产品90%以上依赖进口,“卡脖子”问题突出。究其原因,正是缺乏高端生产装备。
回复函显示,泰金新能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已在1.5μm载体铜箔等尖端装备上取得重大突破,并通过了华为等终端验证。在进口替代加速的大背景下,GGII预计2025-2028年中国电子电路铜箔设备需求累计超106亿元,泰金新能作为国产高端装备的领军者,正迎来巨大市场机遇。
其次,锂电铜箔行业已在2024年一季度触底,2025年9月行业开工率已回升至82.84%。更重要的是,行业正加速出清22万吨/年的10年以上落后产能,并向4.5μm及以下的极薄化方向升级。这要求装备具备大尺寸、高精度的特性。泰金新能在此领域技术优势显著,率先开发出全球最大直径的Φ3600mm阴极辊,并已获得批量订单。
凭借技术壁垒,泰金新能在核心设备上占据绝对领先地位。按2024年出货量测算,公司阴极辊的市场占有率超45%,铜箔钛阳极市占率超27%,均位居国内第一。龙头地位确保了泰金新能在行业新一轮扩产潮中具备最强的订单获取能力,在手订单客户也多为嘉元科技、德福科技、中一科技、陕煤集团等行业头部企业,订单质量极高。
“主业+新极”双轮驱动,多元化布局打开长期想象空间
在电解成套装备主业之外,泰金新能的另外两大业务板块——钛电极和金属玻璃封接制品,构成了公司业绩第二增长曲线。
钛电极业务是典型的“耗材”生意。作为电解铜箔和湿法冶金的核心阳极材料,其需求随下游产能增长而持续增加。报告期内,该业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1.03%,2024年更是实现63%的高速增长。泰金新能预计2025-2027年该业务仍将保持30%左右的复合增长。凭借国内超50%的湿法冶金钛阳极市占率和对诺镍等海外巨头的突破,该板块将提供强劲且稳定的现金流。
与此同时,金属玻璃封接制品则切入了国防、航空航天、核电等高精尖领域。该业务同样实现了对德国肖特(SCHOTT)等国外厂商的进口替代,2025年已完成清华大学高温气冷堆的供货验证,预计计2025-2027年将保持10%左右的稳健增长。
更重要的是,泰金新能依托其在绿色电解技术、表面涂层技术等方面的深厚积累,正积极孵化未来业绩的新增长极,泰金新能在回复函中披露了四大前沿布局。
在电解水制氢装备方面,泰金新能已具备全系列电解槽生产能力,并凭借电极材料的差异化优势,签订了超3500万元的碱性电解槽合同;复合铜箔成套装备上,针对下一代电池集流体材料,已开发出样机并与金川集团、嘉元科技等建立合作意向;光伏镀铜成套装备瞄准光伏“铜代银”降本路径,独创技术已获隆基绿能、明阳光伏等头部企业验证;核电及LNG用电气贯穿件面向每年9亿元的市场空间,已切入核心供应链。
随着行业复苏、在手订单的逐步释放和新增长极的持续发力,泰金新能的未来业绩增长具备高度的确定性和广阔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