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0年的实践和沉淀,“人单合一”开始开花结果,自组织、自主人、自进化已成为体系。去金字塔结构的链群合约、回归三权的增值分享、零边界生态的自纠错机制推动人单合一进入新的时期——生态创业、生生不息阶段。
文|石丹
ID | BMR2004
海尔的“人单合一”迎来了20周年!
20年前,海尔集团创始人、海尔集团董事局名誉主席张瑞敏提出了“人单合一”的商业模式。20年后,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表示,经过20年的实践和沉淀,“人单合一”开始开花结果,自组织、自主人、自进化已成为体系。去金字塔结构的链群合约、回归三权的增值分享、零边界生态的自纠错机制推动人单合一进入新的时期,生态创业、生生不息阶段。
目前,人单合一全面进入2.0版本的零边界阶段,“人的价值最大化”宗旨也延伸到“生态各方都受益”。如果说1.0阶段解决了企业和用户零距离的问题,2.0就是解决企业和生态各方之间的零边界问题,使得生态方价值最大化,驱动生态各方共创价值、传递价值、分享价值,实现用户体验驱动下的生态系统自进化。
2025年,是“人单合一2.0”元年,也是生态海尔元年,同时还是海尔AI应用元年。 那么,“人单合一”20年,带给海尔的是什么?在一次次的试错与迭代中,海尔是如何保持创新精神的?“人单合一”背后,是一个怎样的创新组织?从“人单合一1.0”升级到“人单合一2.0”,这个创新组织将发生怎样的变化?面向未来,海尔人又将怎样的继续永恒追问?更多的企业将从中得到怎样的管理启迪?
01
“人单合一”20年:时代性、引领性和普适性
“人单合一”不变的是“人的价值最大化”。
在近日海尔集团举办的“第九届人单合一模式引领论坛暨第二届零距离卓越奖颁奖典礼”上,周云杰表示,管理学中有一个规律,一套新的管理理论被广泛认可,需要二三十年的时间。人单合一用20年验证了这一规律,成为一个具有时代性、引领性和普适性的管理模式。“时代性与引领性相得益彰,因为是时代的,所以是引领的;而人单合一不变的‘人的价值最大化’宗旨体现了自身价值尊严,是不分国界、文化和种族的,因此具有了普遍适用性。”周云杰说。
时代性——人单合一是时代的。周云杰解释,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人单合一是应时而生的;二是,人单合一是跟随时代持续动态进化的。2005年人单合一诞生之时,恰是互联网全球兴起之际。当脱胎于工业秩序的管理思想和理论失效时,以互联网“零距离”为着眼点的人单合一便成为了工业时代向网络时代转型的“破壁者”。复杂经济学创始人布莱恩·阿瑟认为海尔是第一家实践“自组织”的企业,这一实践代表了未来的发展趋势。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德蒙·费尔普斯则指出,人单合一模式破解物联网时代管理难题,开创属于物联网时代的管理模式。
引领性——属于人工智能时代的人单合一。“人单合一是超越时代的。”周云杰说。早在2010年消费互联网兴起时,张瑞敏便预判到:电商平台若不变将陷入价格战,并提出“后电商时代”理念,倡导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创造场景,用场景替代产品、生态覆盖行业,引领了这个时代的发展。如今,全球TOP10的商学院中有9家将“人单合一”纳入案例,ISO等国际组织也以其为蓝本制定管理标准,该标准成为ISO首个以中国原创管理模式为基础的国际管理标准。
普适性——人单合一成为全球协奏的“交响乐”。周云杰介绍,目前,全球复制人单合一的组织超8.2万家。今年,28个国家95家组织申报零距离卓越奖(2024年由海尔首创),较去年增长36%,其中,千人以上规模的企业占比翻倍至12%。最终有40家企业获得该奖项,比去年的27家增加了近半数。
02
为什么是“人单合一”
“人单合一”破解了帕金森定律、彼德原理、墨菲定律三大西方管理难题。
张瑞敏认为,“人单合一”是自进化的商业模式。经典商业模式以“物本”为核心,追求物的价值与股东利益,如“泰勒制”将人视为机器零件,不具备启蒙意义。
而“人单合一”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与自我启蒙,是商业模式进化的驱动力。它推动员工从执行者转变为自主人,实现从“零距离”到“零边界”的跃迁,彰显个体与生态的创新价值。
周云杰表示,其实“企业即人”“赛马不相马”“员工是源头活水”等“人的价值最大化”的理念自海尔创业之初便已经确立;以员工名字命名创新、自主管理班组、日清管理法、市场链流程再造等激发了员工的创造力……这些都成为培育“人单合一”管理创新的沃土。
2005年9月20日,海尔提出“人单合一”模式,标志着对经典管理模式的创造性破坏与重组。所谓“人”,是员工的价值;“单”,是用户的价值;“合一”即员工价值体现在为用户创造的价值中,创造价值多则价值大,不能创造则无价值。这与以“物本”为核心的经典管理模式截然相反。
彼时,尽管海尔营收仅差2亿元即可进入世界500强,但已显现“机构臃肿、远离用户”的大企业病。若只为上榜,终将被淘汰。因此,海尔选择重构商业模式。
“人单合一”破解了西方管理三大难题:第一,帕金森定律(金字塔上升的大企业病):通过去科层制,取消金字塔结构。海尔曾将12000名中层转为自主创客,成立小微创业体;第二,彼得原理(层级中的员工求晋升,最终却升至不能胜任的职位):在自组织中,价值不取决于职位晋升,而取决于创新贡献,海尔让员工拥有决策权、用人权、分配权,通过增值分享实现自我驱动;第三,墨菲定律(事情有变坏的可能就一定会发生):建立纠错机制,践行“三个零”:零距离(直连用户需求)、零签字(无部门壁垒,共担共创)、零库存(生产即用户所需)。
以海尔并购美国通用家电公司为例:在收购之后,海尔未派一人去做管理者,而是导入人单合一模式,极大激发了员工的活力。
五年多的时间,通用家电营收规模翻了一番,利润是并购前的3倍。这也让其CEO凯文·诺兰领悟到“人单合一”是一种哲学,而非操作手册。这不仅解决了激励问题,更实现了马克斯·韦伯生前未能达成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统一:员工不仅是执行工具,更是价值创造者,通过增值分享彰显尊严与创新价值。
03
模式与生态的自进化
张瑞敏强调,从“人单合一” 1.0 到 2.0,宗旨始终是“以人为本”。
2024年“人单合一”19岁生日时,周云杰便正式发布了人单合一2.0。周云杰指出,人单合一2.0实现了从“零距离”到“零边界”的跨越,迭代出了一个自进化的无界生态。
张瑞敏强调,从“人单合一”1.0到2.0,宗旨始终是“以人为本”。
“企业要想代代相传,必须进化为生态”。张瑞敏指出,海尔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固定航向和航线的大船”,只有众多寻找新大陆的小船。周云杰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接班,目前他正处于生态创新推进期,也带来了较好的业绩。海尔智家2018年以第499位进入世界500强,2024年跃至第390位。目前,集团总营收559亿美元,该创业生态中71%来自海尔智家,其余29%由创业生态组成,其中已有7家生态公司上市,另有11家待上市企业。
04
自进化的永恒追问
“人单合一”的提出与进化,给全球高管带来如下三点启示。
张瑞敏认为,企业的发展是一场永无止境的自我追问,“人单合一”的演进,正是对“自组织”“时代变迁”与“自主人”的持续探索。
对“自组织”的追问
张瑞敏认为,真正的自组织应具备自我颠覆的基因。海尔已实现从科层制到自组织的转变,但新问题随之而来:当自组织(如链群合约)壮大后,能否主动分拆?若不能,这个组织将形成新的金字塔,错失市场机遇。海尔以“三砸三创”践行这场自我颠覆的理念:1985年砸冰箱,创“零缺陷”品牌,重塑员工质量意识,创出工业化时代的自主管理班组;2005年砸科层制,创“零距离”组织,释放个体活力。这也是人单合一1.0阶段,创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创业加速平台;2025年砸标签,创“零边界”生态,打破经典管理模式的固化思维。这是人单合一2.0的启幕,创出适应物联网时代的智能交互生态。每一次“砸”,都是对成功经验的否定,是对新赢家的追逐。
正如凯文·凯利所言:“没有公司能笑傲下一个时代,因为它们的成功会成为它们最大的桎梏。”唯有保持“自以为非”,方能成为下一个“新赢家”。
对“时代变迁”的追问
张瑞敏坦言,海尔诞生于改革开放,抓住了品牌化与全球化机遇。如今,海尔必须完成从互联网范式到AI物联网范式的跃迁。张瑞敏指出,周云杰提出的“链群界面”正是这一突破:传统电商是“1对N”——海量商品围绕用户,虽便捷便宜,却使得企业陷入价格内卷,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而人单合一的链群界面是 “N对1”的链群协同,跨行业(例如家电、家居、建材)联合,围绕用户打造智慧家庭等体验场景。其核心是“一核两翼”:“一核”为场景数据蒸馏——从用户行为中提炼真实需求;“两翼”为增值分享生态(驱动力)与共赢进化生态(目标)。
以即将达成20万台交付的Leader三筒懒人洗衣机为例,这是AI驱动家电创新的标杆案例。它首先“听劝”:用户希望洗衣机能同时分开洗内衣、外衣和袜子,于是推出了行业首台一体三滚筒洗衣机,连“懒人洗衣机”的名字也听取了用户建议。而产品诞生的过程则经过8000多万次交互,并通过算法精准捕捉用户痛点,构建多维需求模型;依托机器学习优化三筒结构设计,突破传统空间利用率的瓶颈;借助AI驱动的场景化仿真测试,让整个研发周期缩短了30%,并衍生出多品类、跨区域的“懒人洗家族”。这也是张瑞敏期待的AI赋能组织的真正价值,即将AI融入生态构建与场景创新中,加速打造智能互联平台,真正实现技术为人服务、赋能组织与个体的可持续发展。
对“自主人”的追问
“人单合一”已将“执行人”变为“自主人”,但新追问是:在零边界生态中,自主人能否持续自我优化?传统管理依赖HR淘汰不胜任者,而人单合一要求自主人与市场紧密联动。张瑞敏认为,这背后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体现:存在先于本质。但与物体不同,人可自由选择多种“本质”,即创新方向。选择带来绝对自由,也带来责任与焦虑:责任是必须完成所选之路,焦虑是不断追问“下一个选择是否正确”。这种无止境的自我设计与成长,正是人的尊严所在。
瑞士IMD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管理创新教授、亚洲区院长马克·格瑞文总结认为,“人单合一”的提出与进化,给全球高管带来如下三点启示:第一,AI不只是自动化工具,更可以激活生态;第二,组织设计不再是自上而下,而是由用户触发、由AI全面统筹;第三,生态价值不在于伙伴数量,而在于共创速度。
来源|商学院10月刊
下一篇: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