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南昌10月29日消息(记者胡斐 实习记者巫艳萍)10月28日,在“辉煌‘十四五’·‘赣’出新精彩”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江西证监局党委书记、局长匡晓凤系统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江西资本市场的改革历程与发展成效。她指出,五年来,江西资本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风险、深化改革开放中精准发力,取得显著进展,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新闻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胡斐 摄)
多层次市场量质齐升,上市企业“含科量”稳步提升
匡晓凤介绍,“五年来,我们深入实施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实现重大突破。”2021年以来,全省A股上市公司数量从55家增至91家,实现了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全覆盖,以及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和全省各设区市的全覆盖。
市场结构持续优化,“含科量”稳步提升。“十四五”期间,全省新增3家企业科创板上市、11家企业创业板上市、3家企业北交所上市。目前,上市公司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占比达53%。同时,区域性股权市场建设取得进展,成功纳入首批“专精特新”专板建设方案备案名单,入板企业达594家。
上市公司质量迈上新台阶,日益成为产业发展“增长极”
“我们通过推动新《公司法》落地、落实独立董事制度改革,持续为上市公司‘强治理、立规范’。”匡晓凤进一步介绍,这五年里,上市公司综合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分红回购等工具做优做强,“近五年实施4单重大并购重组,交易金额达78.94亿元;现金分红金额较‘十三五’时期更是大幅提升131.86%,切实让投资者共享发展红利。”
随着治理水平与盈利能力双提升,上市公司的产业引领力也愈发强劲。匡晓凤提到,目前江西上市公司总市值已突破万亿元,其中2家企业市值超千亿,超三成公司市值过百亿,一批上市龙头企业更是深度嵌入江西“1269”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日益成为引领全省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
服务实体经济广度深度显著拓展,直接融资渠道持续拓宽
“这五年,我们持续拓展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深度,把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用足、用好,为江西发展注入了实实在在的‘金融活水’。”匡晓凤在发布会上,用一组亮眼数据展现融资成效,“近五年累计实现融资超8800亿元,其中股权融资超600亿元,债券(含ABS)融资超8200亿元。”她特别强调,资金投放精准聚焦重点领域,“单是科技创新债券就发行了430.76亿元,绿色债券48.93亿元,为科技突破和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谈及耐心资本的培育成果,匡晓凤进一步补充:“我们通过建平台、搭基地、聚基金,逐步形成了资本集聚效应。”她介绍,江西已推进“线上+线下”投融资平台与路演基地建设,助力打造省市引导基金矩阵,还打造了共青城、赣州、南昌等私募基金规范发展集聚区,“目前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在赣累计投资已达1714.38亿元。”
此外,她提到辖区证券经营机构也持续发力,近五年帮助省内企业融资超6000亿元,落地298单“保险+期货”项目,38家证券经营机构结对帮扶24个脱贫县,投入和引入资金超4000万元,全方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平稳健康市场生态进一步巩固,监管合力有效形成
“维护市场平稳健康,监管执法必须‘长牙带刺’。”会上匡晓凤用具体数据亮出“十四五”监管成绩单:“这五年我们共查办各类案件22件,作出16项行政处罚决定,累计罚没款达9086.63万元,以严监管形成有力震慑,守住市场‘生命线’。”
在风险防控与机制建设上,匡晓凤进一步介绍:“我们不仅抓执法,更注重建机制、防未然。”她表示,江西已构建起多维度风险防控网,“全省债券市场始终保持‘零违约’的良好生态;通过常态化走访上市公司,目前已走进74家企业,实实在在帮企业解决发展难题。”
在监管方面,匡晓凤介绍道,“我们和11个设区市、赣江新区都签了合作备忘录,正全力构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综合惩防体系,现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新格局已经基本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