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度干了件挺无奈的事:发通知说要大幅削减对俄罗斯原油的采购,明眼人都知道,这背后是特朗普政府逼得紧。
印度政府嘴上硬得很,说“根本没向美国让步”,可身体却很诚实:国内几家关键的炼油企业,已经悄悄停了跟俄罗斯的长期合同,这态度还有啥好说的?
更让人琢磨的是,特朗普嘴上天天喊着要针对中国,结果关税没给中国加多少,反倒全砸印度头上了。
反观中国该买俄罗斯原油照样买,还是最大买家,一点没受影响,这到底是特朗普偏心,还是藏着别的心思?
很多人觉得美国收拾印度是一时兴起其实不是,这正是特朗普2.0时代搞外交的典型路子,只看交易不讲情面。
特朗普想要的很简单:不能让印度借着俄乌战争赚好处,他还公开说“莫迪答应不买俄油了”,印度虽然马上否认,可转头就去中东买更贵的原油,这不就是照着特朗普的要求做吗?
你不照做美国就有办法治你,很快关税就来了:特朗普把印度出口美国商品的税率提高了50%,比给中国的关税还高。
参考消息:消息人士:印度准备大幅削减俄油进口
说白了美国这不是简单打压,是“战略收割”,想当美国的“朋友”就得听话;不听话也行那就多交“保护费”。
同样是买俄油中国就没事,在特朗普眼里,中国不是盟友是对手,跟对手谈判得留余地、留底牌。
他说“中国不是敌人,只想公平交易”,这话听着像释放善意,其实是在为后续谈判铺路,没真打算跟中国硬刚。
而印度的处境就差远了,这些年印度一直跟着美国的印太战略走,在中美之间左右摇摆,总想两边都占好处,可这种“两边下注”的活儿不好干,一旦没踩对节奏,就成了夹在中间的牺牲品。
中国能安心买俄油靠的是硬实力;印度被迫改主意、停合同,就是因为没议价权,只能任人拿捏,这就是国际关系的真相:没足够的筹码,连说不的资格都没有。
还有件事挺能说明印度的尴尬,特朗普原定要去东盟峰会,莫迪一开始也说要去,外界还期待俩人能缓和下关系,结果莫迪突然说不去了,理由是“要庆祝排灯节”。
这就像被分手的人,故意不去前任的婚礼,嘴上说“不重要”,可取消行程的时间、理由,还有俩人会面的敏感,都透着一股“心里有火没处发”的憋屈。
印度这波不仅经济受了打击,国际上的话语权也弱了,连自己一直想当“大国”的那点念想也被戳破了。
有数据摆在那:2022年到2024年,印度进口的原油里33%都是俄罗斯的,现在改成从中东、非洲买,成本肯定涨,国内工业、老百姓的生活都会受影响。
反观中国同一时期从俄罗斯进口的能源总额创了历史新高,俄罗斯还把更多便宜又好的原油卖给中国和土耳其。
印度把市场让出来了,没换来美国的好脸色,反而丢了经济红利,这根本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是印度自己战略上犯了错。
印度总说“战略自主”,可事实证明,在大国之间博弈,自主是靠能力拼出来的,不是喊口号喊出来的。
美国看重的从来不是谁听话,而是谁有实力,中国能让特朗普有所顾忌,是靠实力赢来的尊重;印度这回不仅经济亏了,外交上也栽了跟头。
其实中等国家的命运,从来不是看站在哪一边,而是看有没有本事在谈判桌上说话。
印度这次到底是自己毁了跟俄罗斯的约定,还是终于认清了现实?答案不用多说,大家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