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一系列救市政策的推动下,诸如放宽限购、下调房贷利率、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以及减免相关税费等,许多刚需家庭纷纷将购房计划提上日程。然而,面对“楼梯房”与“电梯房”的选择,不少购房者陷入了犹豫。五年后,究竟哪种房产更具升值潜力?答案其实显而易见,不妨让我们深入剖析一番。
首先,从居住体验和便利性角度来看,电梯房并非完美之选。近年来新建的电梯房,多为两梯四户或两梯六户的设计。想象一下,一栋高达二十多层的楼宇,容纳着上百户居民,却仅有两部电梯运行,上下楼的拥挤程度可想而知。许多电梯房住户反映,在上班高峰期,为了等电梯,不得不提前二十分钟出门。更令人头疼的是,一旦电梯需要维修或保养,整栋楼可能只剩一部电梯运行,住户们只能被迫选择爬楼梯,极大地影响了日常出行。
其次,安全性是另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电梯房在面对地震、火灾等突发灾难时,电梯往往会立即停止运行,居民只能通过楼梯逃生,这无疑会大大降低逃生的可能性,同时也增加了外部救援的难度。相反,楼梯房的优势便显现出来,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居民可以迅速通过楼梯撤离,安全性相对更高。
再者,拆迁的可能性也是影响房产价值的关键因素。通常而言,楼梯房只有五六层高,居住户数相对较少,因此拆迁成本较低,更容易被政府或开发商纳入拆迁范围。一旦成功拆迁,业主将获得可观的拆迁补偿。而电梯房往往居住着数十甚至上百户人家,拆迁安置成本巨大,被拆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最后,从性价比的角度分析,楼梯房也更具优势。电梯房的得房率普遍偏低,购买一套100平米的电梯房,实际到手面积可能仅有75平米左右,剩余面积被公摊所占据。这意味着购房者需要花费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为公摊面积买单。相比之下,楼梯房的得房率更高,同样是100平米的房子,套内面积通常可以达到85平米左右,性价比更高。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居住的便利性、安全性,还是从潜在的拆迁收益和性价比来看,五年后,楼梯房都可能比电梯房更具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