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价格跌破 4000 美元每盎司,创 10 年来单周最大跌幅,这让不少人陷入纠结:是该抓住机会逢低吸纳,还是该警惕 “黄金已涨到头” 而选择观望?今年以来,黄金价格波动频繁,连不常关注黄金的人都被吸引,而此次大幅下跌,更是让市场情绪瞬间紧张 —— 要弄明白当下是否该进场,得先看清金价下跌背后的逻辑。
中美马来西亚谈判的积极进展,是此次金价下跌的核心原因。美国财政部长明确表示不会对中国加征 100% 关税,且年内有望达成关税协定,这直接削弱了黄金的 “避险属性”。此前黄金价格持续上涨,各国央行频繁购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让市场担忧全球经济前景,黄金作为 “避险资产” 成了优选;如今特朗普转向实用主义,关税威胁降温,市场避险情绪消退,黄金自然失去了上涨的重要支撑。
其他因素也在进一步拉低金价。美联储降息本应利好黄金 —— 美元走弱通常会推动以美元计价的黄金升值,但这一预期早已被市场消化,如今难以再对金价形成拉动。同时,各国央行此前持续购金,手中可用资金逐渐减少,购金力度减弱,黄金市场的买盘支撑随之下降。多重因素叠加下,金价出现大幅下跌,也就成了意料之中的事。
有趣的是,国内黄金投资市场呈现出 “买跌不买涨” 的鲜明特点。金价上涨时,即便长期看涨,多数人也因 “怕追高” 而犹豫,金店常出现金条滞销的情况;可一旦金价大幅下跌,不少人就会果断入场。毕竟从长期视角看,市场仍有 “黄金未来或涨至 1 万美元每盎司” 的预期,此时下跌相当于 “每克省几十块”,买 100 克就能省下近万元,这样的成本优势极具吸引力。不过,投资者也需理性:黄金虽有保值属性,但价格仍受国际局势、货币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盲目 “抄底” 可能面临风险,需结合自身资金状况与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做出选择。
上一篇:社保基金重仓的业绩增长股名单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