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店铺销售数据不好,相信很多卖家的第一印象是觉得产品listing或者产品图片不够好,但是其实也有可能是产品定价有问题。定价对产品的销量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价格订得高了没人买,但要是订低了又赚不到什么钱,还容易被平台判定为恶性竞争。那么怎么定价才合理,卖家才能赚到利润呢?
亚马逊卖家如何定价?
一、了解亚马逊定价涉及什么因素
很多新卖家上来就觉得“比别人便宜一块钱就能出单”,结果要么陷入价格战,要么利润被压得只剩毛毛雨。亚马逊的定价涉及到几个基础因素:
(1)成本
包括采购价/成本价、物流费、仓储费、包装、平台佣金(一般8%-15%)、推广费等。
(2)市场行情
亚马逊平台上的卖家和店铺成千上万,新卖家要了解同类产品和同行卖家在平台上的价格范围,有利于给产品定价做参考。
(3)卖家定位
卖家需要确认自己是要走量,还是要做品质、做品牌。要是走量,卖家定价可以低一些,要是做品质和做品牌,则要根据自身定位制定合适的价格。
二、怎么看竞争对手?
在亚马逊搜索,比如在搜索框输入关键词,看首页20个商品的价格区间。如果一个产品普遍卖19.9美金,卖家要是标29.9,美照和品牌背书不够,很难出单;但卖家要是标9.9,又要承担亚马逊FBA成本和广告费,最后可能倒贴。比较靠谱的做法是把产品放在一个合理区间,比如稍微低于头部卖家一点,或者和大多数卖家价格接近,然后用促销、优惠券来吸引点击。这样不会破坏市场价格,还能有竞争力。
三、新卖家的策略
(1)前期稍低一点
新店铺自身优势不明显,产品竞争力不足,没什么评价时,卖家适当让利,获取第一批订单和反馈。比如市场价19.9,卖家可以定在17.9或18.5。
(2)逐步提价
等有了一定的评价数量和排名的时候,再慢慢回调到市场平均水平。
(3)结合广告
低价加上投放广告,更容易增加店铺的销量,后续调整时不至于掉太快。
总之,卖家可以在每次定价时做一个表,把成本、佣金、广告预算都写进去,确保每件产品至少有20%-30%的利润空间。价格不是一成不变的。季节、汇率、物流费波动,都会影响最终利润。所以定价要动态调整,不要怕麻烦。不要为了跟风打价格战,只要对成本和市场有清晰认知,哪怕前期销量慢一点,后面也能走得稳。当卖家在亚马逊上获得收益后,可通过WindPayer这类第三方收款平台,将资金提现至国内银行账户中,费率低至0.3%,还不用受每年5万美金的外汇额度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