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长期主义为舟,以胜率优先为桨,是银华基金基金经理和玮在波动市场中获取持续回报的核心密码。
▲银华基金基金经理 和玮
当A股市场在芯片、机器人、固态电池等热门科技题材中反复轮动时,总有少数基金经理能超越短期噪音,以长期视角锚定价值方向。银华基金“长期绝对收益团队”团队长和玮,正是这样一位独特的“稳健派”舵手。十七年证券从业积淀,从TMT研究员到资深基金经理,他将宏观研判与基本面深度交融,在资源品、新能源等方向上开创了一条追求“高胜率、低波动”的差异化投资路径。如今,他携全新浮动费率基金银华鑫禾开启新篇章,通过更深度的利益绑定机制,力争为投资者实现稳健增值。
自上而下构建投资框架,团队协同筑牢能力圈
和玮的投资框架,蕴藏着一条清晰的“进化轨迹”。清华大学电子系本硕的工科背景,赋予他对科技与能源产业的天然敏感;2008年任职易方达TMT研究员阶段,奠定了他对成长与周期板块的双重认知;2010年加入银华基金后,从行业组长到资深基金经理,每一步都为他的投资系统注入宝贵养分。
和玮有着长期丰富的社保管理经验。“社保管理的经历对我而言,是一次关键的‘认知升级’。”和玮在访谈中提到,这类大体量、长周期资金的管理要求,使他更能跳出单一行业视角,转向“宏观+中观+微观”的自上而下研判,最终沉淀为“宏观视角+基本面趋势+安全边际”的核心框架。他坚持选择基本面驱动的股票,注重买入价格,先看胜率再看潜在收益率。
“投资者真正需要的不是短期极致收益,而是‘拿得住’的持有体验。”和玮坦言,比起故事多大、空间多广,他更在意“这只股票能不能赚钱”,估值过高、交易拥挤的赛道标的,即便再热门也不会重仓,“宁肯在泡沫期舍弃锐度,也要守住稳健的底线”。
支撑这套框架的,是他背后“长期绝对收益团队”的协同力量。团队4名核心成员背景互补:和玮深耕TMT与周期,胡银玉有11年医药化工研究经验,王丽敏擅长消费领域,杨丹聚焦红利方向。
独行快,众行远。在投资的孤旅中,专业的伙伴是穿越迷雾的灯塔。
“我们公司研究部有50多人,投研人员配置的密度在业内靠前,这为团队提供了坚实的平台支持。”和玮解释道,“结合团队内部充分的沟通机制,我们能有效覆盖能力圈之外的领域,从而实现‘核心能力圈突出、辅助领域不缺位’的目标。”
严控回撤斩获超额收益,打造高满意度客户持有体验
投资框架的有效性,最终要靠业绩来验证。和玮的代表作银华沪深股通A(008116),用连续四年的稳健表现,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银华沪深股通A近三年单位净值增长率为24.08%,位居全市场同类型基金前3%分位数。自2022年至2024年度,该只产品每年超额收益为3—12个百分点(数据来源:收益率及超额收益数据源自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5.6.30;收益率排名数据源自银河证券,同类型基金为偏股混合型基金,收益率具体排名37/1343,近三年统计区间为2022.7.1—2025.6.30)。这只基金用业绩打破了“稳健即平庸”的刻板印象。
市场总在讨论“如何赚快钱”,但“如何持续赚钱”才是更值得关注的命题,毕竟前者靠运气的成分居多,而后者才是投资框架有效性的真正试金石。
和玮提到,他的布局从不追逐短期热点,而是以2—3年为周期锁定高确定性方向。例如有色金属板块,自2021年底开始逐步关注,截至2024年末占股票投资市值比已超77%,其间有色金属板块表现突出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2024年末有色金属板块占股票投资市值比77.48%,截至2024.12.31,行业分类为中信一级);2025年上半年,他又从左侧布局的思维出发关注光伏龙头,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板块占比跃升至55.57%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5.6.30,行业分类为中信一级),截至9月末,Wind数据显示该板块年内涨幅超40%,精准把握了行业投资机会。真正的预见,是在无人问津时播种,而非在人声鼎沸时狂欢。
比收益更难得的,是他对回撤的严控。“我们把风控融入投资框架的每一步。”和玮解释,他的风控逻辑围绕“基本面、估值、交易”三要素展开:基本面维度,不仅看当下行业与公司质地,更预判宏观演绎方向,比如投资有色金属时便提前研判美元信用走弱的长期趋势;估值维度,不只看PE、ROE,更重视PB与终局视野,比如判断电解铝企业会逐步提升分红率,便以全周期ROE评估其价值;交易维度,重点关注标的要么价格足够低、能以时间换空间,要么处于预期底部抬升阶段,避开交易拥挤的高点。
风险控制不是收益的对立面,而是长期收益的“保护伞”,因为少一次大幅回撤,就多一分复利增长的可能。
这份稳健,最终转化为投资者的“舒适体验”。“很多基金净值创了新高,但基民未必能拿到收益,因为中途扛不住波动就赎回了。”和玮说,他追求的是“让投资者偶尔想起,常被忘记”的产品,即买的时候觉得放心,买完后不用频繁关注,长期下来有望获得稳健回报。
洞见资源品重估机遇,新基银华鑫禾乘势而发
站在2025年的市场节点,和玮的目光依然聚焦在他深耕多年的资源品与新能源赛道。“在全球化过程中,资源品的价值正在重估,这是一个长期确定性的方向。”他从三个维度拆解这一逻辑:流动性上,全球货币信用泛滥与风险事件频发并行,资源品作为抗通胀资产的价值凸显;稀缺性上,海外资源品企业资本开支保守,国内电解铝等品种受能耗政策限制产能,供给刚性增强;必要性上,全球再工业化与新能源转型,让铜、铝、黄金等资源品成为“工业血液”,需求持续增长。以铜为例,新能源车、数据中心、电力传输均离不开铜,而全球铜矿扩产有限,库存处于历史中低位,价格“易涨难跌”的属性显著。
新能源领域,他看好光伏。他确信,长期双碳目标下,中国光伏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不会削弱,行业未来增长空间依然广阔。
这种布局逻辑,也将延续到新发基金银华鑫禾中。作为与持有时间、业绩挂钩的浮动费率产品,其费率规则明确:持有不足一年按1.20%年费率收取;持有超一年后,若年化超额收益率超6%且收益为正,管理费升至1.50%,若超额收益率低于-3%,则降至0.60%。
“我们不把高收益作为首要目标,更不会单纯为追求浮动管理费而承担额外风险,核心是做好投资者持有体验。”和玮还强调,唯有控制好回撤、力争带来长期稳健增值,让投资者满意,才能形成良好互动、实现长期陪伴,这才是正确方向。
从时机来看,他认为当前仍是布局主动权益基金的好窗口。年内DeepSeek大模型、外部战略合作伙伴等事件的不断催化,提升了对中美关系“力量天平”变化的乐观度,预计海外资金或将逐步提高对中国资产的配置权重。在消费托底、地产托底以及“反内卷”等一系列政策的引导下,中国经济也将逐步走出通缩。“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具备‘走牛’的基础。”和玮说,银华鑫禾除配置A股外,还将港股市场纳入投资范围,进一步分散风险,捕捉估值洼地机会。
做长期正确的事,追求有质量的增长
十七年投资生涯,和玮最深刻的感悟是“知行合一”。“市场上优秀的人很多,大家都懂基本面分析,也都勤奋,但真正难的是在短期诱惑面前守住原则。”他回忆,2023年市场对周期品分歧巨大时,他通过跟踪库存、开工率、商品价格等数据,确认有色板块基本面健康、估值安全,最终坚持持仓,而不是随市场情绪抛售;2025年尽管科技股短期收益诱人,他也没有盲目参与,“与其让投资者承受巨幅回撤,不如选择波动更小、胜率更高的方向”。
投资中最难的不是“知道”,而是“做到”。当市场情绪裹挟着短期利益扑面而来时,守住原则比追逐机会更需要勇气。
这份坚持与银华基金“做长期正确的事”的企业文化高度契合。银华基金拥有实力强劲且稳定的投研团队,为基金经理提供了坚实的平台支撑。和玮说,公司不会用短期排名考核基金经理,而是鼓励大家深耕能力圈,这让他能沉下心来布局2—3年周期的机会,而非追逐季度性热点。
“投资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和玮在访谈尾声提到,银华鑫禾的目标不是短期业绩排名,而是为投资者创造“有质量的增长”,既要获得合理的收益,又要控制波动,让更多人能通过长期投资分享中国经济与资本市场的发展红利。这份对“稳健”的坚守,或许正是他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始终能与周期共舞、为持有负责的核心密码。
和玮履历:硕士学位。曾就职于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2010年3月加入银华基金,历任行业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投资经理、社保基金组合投资经理助理、社保基金组合投资经理。曾担任银华恒利灵活配置混合A/C(2018.8.9-2021.12.24)、银华盛利混合发起式A(2018.12.13-2020.6.18)基金经理、银华裕利混合发起式(2022.8.9-2025.8.4)基金经理。现管理基金如下:银华沪深股通精选混合A(2020.5.14起)、银华沪深股通精选混合C(2023.11.24起)。
和玮现管理基金业绩如下:
银华沪深股通精选混合A于2020年5月14日成立,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净值增长率依次为-9.27%、-12.86%、1.50%、16.88%、18.12%,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依次依次为0.01%、-16.80%、-10.23%、10.07%、2.46%。
银华沪深股通精选混合C于2023年11月24日成立,2024年、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净值增长率为16.41%、27.5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0.07%、6.77%。
(以上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5.6.30)
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
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做出如下风险揭示:
一、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基金分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基金中基金、商品基金等不同类型,您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也将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一般来说,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您承担的风险也越大。
二、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既包括市场风险,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合规风险等。巨额赎回风险是开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种风险,即当单个开放日基金的净赎回申请超过基金总份额的一定比例(开放式基金为百分之十,定期开放基金为百分之二十,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特殊产品除外)时,您将可能无法及时赎回申请的全部基金份额,或您赎回的款项可能延缓支付。
三、您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四、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五、本基金由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约定申请募集,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许可注册。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已通过中国证监会基金电子披露网http://eid.csrc.gov.cn/fund和基金管理人网站www.yhfund.com.cn进行了公开披露。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
来源:证券时报基金研究院
责编:王璐璐
排版:刘珺宇
校对:王锦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