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易中天”再度大涨,半导体及算力产业链延续强势,设备、材料、光模块等多个细分拉升。截至午盘,光模块“双星”中际旭创大涨10.17%、新易盛涨8.51%。半导体产业链方面,上海新阳涨超5%,中科飞测(688361.SH)、安集科技(688019.SH)、中巨芯-U(688549.SH)涨超4%,中芯国际(688981.SH)涨3.38%,北方华创(002371.SZ)、中微公司(688012.SH)、寒武纪等涨超1%。
集中覆盖以上设备与材料龙头等半导体设备ETF(561980)午盘涨1.81%、目前涨2.83%,数据显示最近五个交易日内强势“吸金”约3亿。云计算ETF(159890)大涨3.75%,标的指数中“中际旭创+新易盛”含量超26%。
国际投行公开唱多,AI驱动算力需求持续高增长
消息面上,花旗近日表示光模块行业需求存在潜在上行可能,提示股价调整后买入机会增强。
根据权威数据预测,2035年全社会算力总量将实现高达10万倍的增长。目前持续看好人工智能推动半导体超级周期,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以及上游设备材料端。
同时,国产算力、芯片双料龙头寒武纪近日公布业绩报告,2025年三季度营收增长13倍,净利润同比扭亏,反映国内算力需求持续释放。机构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拓展,对AI芯片的需求将持续保持高位。
银河证券也认为,半导体领域需求周期向上,AI成为核心增长动力,算力板块依然处于业绩兑现阶段,以及相对较为适中的估值水平,下半年依然继续看好AI应用驱动的相关环节需求高增长。
半导体产业步入新一轮周期,国家资金聚焦设备赛道
半导体产业自2022-2024年进入调整阶段后,目前正步入新一轮上行周期。数据显示,半导体设备ETF(561980)跟踪的中证半导在同类指数中表现突出,自2019年至2025年10月20日区间上涨465.80%,在新一轮周期中可能更具弹性。
渤海证券表示,本轮半导体上行周期受到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物联网等新兴领域对芯片需求爆发式增长的驱动,同时全球供应链重构和国产替代加速,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有力支持和资本的大规模投入,也为行业复苏提供了强劲动力。
此外,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持续聚焦设备赛道,伴随并购重组的推进,国内半导体公司有望加速整合。国内半导体设备企业在关键产品交付上取得显著成果,已进入国内主流晶圆厂的供应链体系,材料领域在CMP抛光材料、高纯度靶材等方面也有技术突破。
半导体设备ETF(561980)跟踪中证半导,标的指数聚焦半导体设备、设计、材料等上游产业链公司,三大行业集中度将近90%,其中设备比例过半;重仓股方面,中微公司(688012.SH)、北方华创(002371.SZ)、中芯国际(688981.SH)、寒武纪、海光信息(688041.SH)前五大集中度超过56%。
云计算ETF(159890)标的指数主要覆盖50只业务涉及提供云计算服务、大数据服务以及上述服务相关硬件设备的上市公司。前十大权重股覆盖中际旭创(300308.SZ)、新易盛(300502.SZ)、科大讯飞(002230.SZ)、中科曙光(603019.SH)、浪潮信息(000977.SZ)、金山办公(688111.SH)、紫光股份(000938.SZ)等股,集合AI产业链算力与应用龙头。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算力与半导体都是国产替代的重要环节与AI浪潮的驱动板块,有望持续受到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场外投资者可以借道云计算ETF(159890)联接基金(A类:021716 C类:021717)、半导体设备ETF(561980)联接基金(A类:020464 C类:020465)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