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北约禁买俄能源”这事儿上栽了个大跟头。
这位总说自己是“谈判高手”的领导人,本来觉得能逼着盟友们切断从俄罗斯买能源的路子,断了俄罗斯的收入,结果到了土耳其这儿,直接碰了一鼻子灰。
当地时间10月2日,土耳其能源部长巴伊拉克塔尔明明白白表了态:安卡拉肯定会接着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还说这是“企业根据设备技术适配性做的商业决定”。
这一巴掌打得够响,不光把美国盟友圈子里的裂缝露了出来,连特朗普想靠断能源搞制裁、推进乌克兰和平进程的小算盘,也彻底碎了。
先说特朗普怎么给北约盟友施压的。这次他让北约国家别买俄能源,用的还是老一套“给好处加吓唬”的法子。
9月25号的时候,他跟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见了面,见面时特意提了一嘴“就算咱俩都没当选总统,也一直保持联系”,想靠这份私人交情拉近距离,还暗示说可以恢复F-35战机的交易,算是给土耳其的“甜头”。
这种把国家之间的事儿跟个人关系绑在一起的说法,正是特朗普搞外交的典型风格。
可埃尔多安根本不吃这一套——会谈的时候,他自始至终没松口说要停了买俄天然气的事,反而会后没几天就签了《战略民用核能合作备忘录》,明摆着要用长期的技术合作,扛住美国的压力。
这事儿更打脸的地方在于,土耳其能源部长巴伊拉克塔尔直接站出来表态,戳破了特朗普的“政治幻想”。巴伊拉克塔尔说,土耳其的炼油厂打从设计的时候,就是按用俄罗斯原油来弄的;要是硬改成用美国页岩油,不光得花几十亿美元改造设备,国内的能源价格还得暴涨。
巴伊拉克塔尔这话全是实在利益的考量,直接把特朗普那种“先讲立场再谈利益”的能源打算衬得特别虚。
土耳其敢不搭理美国的禁令,不是一时冲动,是早就铺好了能源的路子。这几年,土耳其靠着“土耳其溪”“蓝溪”这些天然气管道项目,搭起了一个连接俄罗斯、中亚和欧洲的能源中转站网络。
2024年底,俄乌之间的天然气过境协议谈判陷入僵局,土耳其顺势接下了原本经乌克兰输往欧洲的150亿立方米天然气——这笔量占了欧洲从俄罗斯买天然气总量的18%。
当了这个“中间商”,土耳其每年能拿到几十亿美元的过境费,更重要的是,在俄乌冲突里,它也有了独一份的地缘政治地位,不用看别人脸色。
而且俄土在能源上的合作,早就绑得特别紧了。除了管道输送的天然气,两国还打算在伊斯坦布尔建一个天然气交易中心,目标是取代之前受损的“北溪”管道,成为欧洲新的能源核心。
另外,土耳其每年从俄罗斯买的能源产品,价值超过400亿美元,占了它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60%还多。这种经济上的依赖摆在这儿,埃尔多安肯定不会为了美国的政治要求,把自己国家的能源安全抛到一边。
土耳其这么明着反对,也把北约内部的矛盾全露出来了。其实之前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就警告过,要是逼着内陆国家停了买俄天然气,这些国家肯定得面临“经济灾难”。
德国经济部有数据显示,2024年底俄乌天然气过境的事儿黄了之后,欧洲天然气的基准价格(荷兰TTF)一度涨到了每兆瓦时51欧元,比去年同期贵了40%。
美国倒是借着这个机会,多往欧洲卖液化天然气(LNG),可美国LNG的价格比俄罗斯管道气贵2到3倍,这直接让欧洲企业的生产成本涨了一大截,工业竞争力也跟着往下掉。
这种“花高价买气”的麻烦,让欧洲国家对美国越来越不信任。法国总统马克龙直接说:“美国把能源按原价卖给自己企业,转头让盟友掏2、3倍的钱买,这哪算朋友该做的事?”
面对盟友的不满,特朗普却在社交媒体上硬说“是美国LNG救了欧洲”,这种自己说自己的态度,把北约本来就不强的凝聚力,又削弱了不少。
为了逼土耳其听话,美国之前已经制裁了五家土耳其公司,说这些公司帮俄罗斯绕开了能源禁运。可这种“自己也得伤三分”的做法,反而让土耳其更快地推进“去美元化”。
有数据显示,过去三年里,土耳其的黄金储备涨了170%,还大量抛售美国国债,现在已经算不上是美国国债的主要持有国了。更有象征意义的是,土耳其正在推动跟俄罗斯、中国这些国家用本国货币做贸易结算,想打破美元在国际贸易里的垄断地位。
在能源方面,土耳其也没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除了从俄罗斯买气,它还通过跨安纳托利亚管道,从阿塞拜疆进口天然气,最近还在计划跟伊朗扩大能源合作。
这种“多找几条路”的策略,让土耳其在美俄之间的博弈里,一直能掌握主动权。
现在看下来,土耳其敢跟美国硬刚,本质上是因为现在全球化这么深,每个国家都得先顾着自己的利益。特朗普想靠讲意识形态、逼盟友听话来重构国际能源秩序,却没考虑市场规律和地缘政治的实际情况。
欧洲国家一边得花高价买气,一边又担心企业因为成本太高搬到别的地方,这种两难的处境,更能看出美国那种“靠霸权逼别人听话”的能源政策,根本走不长远。这场博弈到最后,输家可能不是俄罗斯,而是那个总想用“美国优先”改写规则的超级大国。
往后看,随着土耳其天然气交易中心项目的推进,还有欧洲在能源转型上慢慢发力,全球的能源格局说不定会迎来新一轮的变化。这场没有硝烟的能源战争里,谁能真正摸透市场需求、平衡好地缘关系,谁才能笑到最后。
至于特朗普那种“靠控制能源当霸主”的幻想,恐怕早就跟着“土耳其溪”管道里的天然气,飘在巴尔干半岛的风里,没影了。
不过还有个更现实的问题没解决——美国自己的高价油谁来扛?之前美国为了多卖LNG给欧洲,国内的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普通民众加油、取暖的成本涨了不少。
特朗普一门心思盯着盟友买不买俄能源,却没怎么管国内民众的生活压力。现在土耳其不买账,欧洲又对美国怨声载道,美国自己的能源价格问题要是再解决不了,接下来的麻烦只会更多。毕竟不管是搞外交还是推政策,最后要是让本国老百姓买单,日子肯定不好过。
信息来源:
环球网:美媒:土耳其能源部长称采购俄油是企业“商业决策”,暗示土方不愿切断与俄能源联系
新浪网:土耳其硬气拒美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