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峰会上,欧盟27国领导人齐聚一堂,共同面临终极抉择:对俄是全面升级制裁,还是开启秘密和谈?
从9月开始,北欧国家接连发生不明无人机入侵事件。先是丹麦哥本哈根机场和挪威奥斯陆机场,因无人机干扰不得不暂停航班起降。
之后瑞典、波兰、爱沙尼亚也相继报告称,发现了类似不明飞行器的踪迹。虽然这些无人机的来源尚未得到官方确认,但丹麦政府直接指责俄罗斯与无人机事件有关。
北约方面紧急召开了会议讨论对策,并调派军事力量开展了名为“东部哨兵”的防御行动。乌克兰政府警告说,这是俄罗斯在试探西方国家的反应底线,呼吁各国采取更加强硬的应对措施。
而俄罗斯方面则坚决否认与此事有关。
欧盟和俄罗斯在10月1日又有了新情况,法国海军在地中海扣押了一艘名为“博拉凯号”的油轮,其政府指控这艘油轮属于俄罗斯的“影子舰队”,并怀疑这艘油轮参与了之前的无人机袭击事件。
这是欧盟首次以“涉嫌混合攻击”为由,在公海扣押俄罗斯船只。
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开始从书面文件走向实际行动,军事拦截成为了其应对的主要方式。
在法国扣押油轮的同一天,欧盟27国领导人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了一场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讨论欧洲安全、防务合作及俄乌冲突等议题。
在这次会议上,欧盟宣布正式启动四大防务项目:建立太空防御体系、完善反导系统、加强东翼地区的军事力量,以及构建无人机防护屏障。
为了支持这些项目,欧盟委员会还特别拨款1500亿欧元,其中1000亿欧元将优先提供给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等与俄罗斯接壤的“前线国家”。
这一系列举措已经清楚表明了,欧盟的防务策略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从过去的“被动防御”转向“主动应对。
而就在会议的当天,乌克兰政府公开表示称,乌克兰获得了欧盟提供的40亿欧元金融援助贷款,其中20亿将被专门用于购买无人机,而这些资金来自俄罗斯被欧盟冻结的2100亿欧元资产。
对此,俄罗斯总统普京直接称这是一种“海盗行为”,其发言人佩斯科夫也警告说:“所有参与者都将付出代价”。
但欧盟显然没有退缩的打算。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公开表示,这些资金“将用于维护欧洲的安全秩序”。
在这次会议开始前,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接受采访时说:法国不会对任何回应俄罗斯威胁的方式设限。
他通过在地中海扣押油轮的行动直白表示:法国不只是防守,必要时也会主动采取行动。
但是对于法国的强硬表态,德国外交部提醒行动“必须遵守国际法”,比利时也表达了对“程序合法性”的担忧。
显然欧洲各国在如何应对俄罗斯威胁的问题上存在不小的分歧。而除了俄罗斯,欧洲各国对于乌克兰的态度也不一致。
乌克兰早就申请加入欧盟了,但申请到现在还没有通过,就是因为有人不同意。哥本哈根峰会期间,欧盟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提出:通过多数表决的方式推进乌克兰入盟谈判。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坚决反对乌克兰加入欧盟,他说乌克兰还没有准备好加入欧盟,并且担心这会让欧盟更深地卷入战争。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则公开指责匈牙利“在边境部署侦察无人机”,暗示其监视乌军关键设施,欧盟盟友之间的信任正在减弱。
乌克兰是否加入欧盟已经影响到了欧盟未来的安全承诺。支持者认为,乌克兰入盟可以维护欧洲主权国家的独立性,避免被俄罗斯吞并;反对者则担心这可能使欧洲长期陷入不稳定。
这场看不见的战争已经深深影响到了普通人的生活。在丹麦,人们开始抢购军用背包、罐头食品和应急收音机等物资,其中露营用的冻干食品销量暴增四倍。
警方热线电话被各种无人机误报打爆,有人把天上的星星误认为无人机,还有人将工厂的灯光当作敌袭信号。
为了帮助民众应对这种紧张氛围,丹麦国家电视台甚至专门制作了特别节目,《如何与孩子谈论无人机和混合攻击》,指导家长如何用恰当的方式向孩子解释现在的情况,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
欧盟表面团结,实则内部矛盾重重。东欧国家主张对俄罗斯强硬,要求北约增加军事部署、扩大征兵规模,并建立永久军事基地。
法国则坚持“战略自主”,表示不排除任何可能的应对手段。而南欧国家如意大利、希腊等,则对军费大幅增加、能源危机加剧以及难民问题感到担忧。
德国虽然在政策上表现强硬,但国内工业界警告称,如果与俄罗斯完全切断联系,可能导致经济长期衰退。
比利时和卢森堡则坚持认为,在法院作出最终裁决之前,俄罗斯冻结的资产不能随意动用。
10月1日召开的哥本哈根峰会不是一次普通的会议,它是欧洲直面现实、尝试转型的公开表态。欧洲正尝试摆脱长期以来的和平状态,建立一个更主动的安全防御体系。
但这一过程无疑充满挑战。外部有俄罗斯的持续施压,内部则存在制度差异、利益冲突和观念分歧。
欧盟虽然已经选择踏上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的道路,但实际推进过程中却难免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