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市场似曾相识?2015年历史重演的可能性与潜在风险
本周,国际金价再次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仿佛时光倒流,让人回想起2015年那个风起云涌的黄金市场。当年,金价自1049美元的十年低谷奋起,最终在2016年实现了高达27%的年度涨幅,创下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佳表现。
如今,历史似乎正准备再次上演。美联储降息周期的开启、美国政府停摆造成的数据真空,以及全球资金疯狂涌入黄金ETF的现象,都与2015年的市场基因高度重合。那么,历史是否会精准复刻?当下的黄金市场又潜藏着哪些机遇与风险呢?
回溯2015年,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是黄金反弹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彼时,市场正处于加息前的“政策空窗期”,投资者因担忧加息节奏而提前布局黄金。而2025年的情况则呈现出镜像式的反转:美联储已在9月宣布降息25个基点,点阵图更暗示年底前还将再降50个基点。这种明确的宽松周期,与2015年的观望期形成了鲜明对比,但殊途同归,都为黄金市场提供了宝贵的政策红利。
另一个关键的相似之处在于经济数据的紊乱。2015年,美国就业数据如过山车般反复波动,加剧了市场对加息节奏的猜测,进而引发了金价的剧烈震荡。历史数据表明,2015年11月非农数据远低于预期后,金价单日便大涨2.3%。而当前美国政府停摆所导致的数据真空期,同样可能触发资金涌入黄金市场寻求避险。
资产轮动的逻辑也在悄然重演。2015年,股市经历了一波剧烈震荡后,大量资金开始涌向黄金市场寻求稳定。2025年9月,全球最大的黄金ETF SPDR Gold Shares单日流入高达18.9吨,创下历史纪录,月度增持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5.2吨。这种资金迁徙的轨迹,与2015年那场声势浩大的资产再配置浪潮高度吻合。
然而,与2015年相比,当前黄金市场的支撑因素显得更为坚实。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央行购金行为已经从过去的“散户主导”升级为“战略配置”。2015年,全球央行的年购金量尚不足600吨,而自2022年以来,这一数字已连续三年超过1000吨。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央行的购金量更是达到了166吨,黄金已经超越欧元,成为全球第二大储备资产。官方资金的持续流入,无疑为金价构筑了一个更为坚固的底部。
从技术形态上看,当前黄金市场的韧性也明显增强。2015年,金价正处于1049-1350美元的漫长筑底阶段。而当前,黄金4小时图上的上升通道完好无损,3835-3840美元区域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10月4日美盘时段,金价经历了一次急跌后迅速反弹,买盘的承接能力远胜2015年。
值得关注的是,白银的联动效应也进一步强化了黄金的上涨趋势。2015年,白银的涨幅相对滞后,但2025年伦敦银现货单日涨幅高达2.09%,逼近48美元关口。白银的强势表现,有望复制2016年“银价补涨带动金价”的行情,为黄金市场提供额外的上涨动力。
那么,下周金价能否复刻2015年式的狂潮呢?这主要取决于两大变量。
首先,即将公布的非农数据至关重要。如果延迟至10月10日公布的数据低于预期(市场预期为5万就业人数),可能会直接触发类似2015年11月的暴涨行情。即便数据超预期,当前4.3%的失业率仍然高于美联储4%的目标线,对金价的压制作用可能较为有限。
其次,关键点位的攻防将决定短期走势。目前金价正处于3875-3725美元的震荡区间。如果能够成功突破3865美元的阻力位,将打开通往3900-3950美元的空间。反之,如果跌破3720美元的支撑位,则需警惕短期回调的风险。但参考2015年“回调不破关键支撑”的规律,下跌空间可能较为有限。
基于2015年的经验,当前操作需要把握区间博弈与突破跟进的平衡。如果突破3865美元,可以考虑追加多单,目标看向3900-3920美元。如果跌破3720美元,则可以轻仓试空,并关注3736美元的100周期均线支撑。
虽然当前市场趋势向好,但波动特征与2015年相似,急涨往往伴随着急跌洗盘。因此,在高位不宜激进布局中长线,需待金价站稳3900美元后再逐步加仓。
尽管趋势积极,但风险因素仍然不容忽视。美联储政策的反复性是最大的变数。如果经济数据超预期强劲,降息节奏可能放缓,从而压制金价的上行空间。此外,地缘政治风险的缓和也可能削弱黄金的吸引力。例如,中东局势如果出现和平转折,金价可能会面临千美元级别的回调。
技术面指标也提示了超买风险。当前黄金RSI指数高达78,处于10年来90%分位以上,短期冲高回落的压力增大。此外,美国政府停摆的持续时长、全球贸易摩擦的升级可能性等事件,均可能成为引爆波动率的导火索。因此,投资者在追逐黄金机遇的同时,务必保持谨慎,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做好风险管理,方能在这场黄金盛宴中稳操胜券。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