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价格直降”、“买十送五”的横幅挂满建材市场时,看似是消费者捡了便宜,实则这场游戏的唯一买单者,只有被套牢的经销商。
厂家发动价格战,牺牲的是品质与服务。低价背后,是乳液比例下调、真石含量缩减、施工监管缺失。经销商被迫拿着缩水产品,却要向客户承诺“二十年不褪色”。
更残酷的是双重挤压。厂家以“战略合作”为名提高任务量,要求现款压货;终端市场在无休止的降价中变得麻木,货越来越难卖。
经销商困在中间——仓库里堆满同质化产品,现金流日益枯竭,利润薄如刀片。
客户因低价而来,也因品质问题转身离去。掉色、脱落、售后无门——所有指责最终都指向一线经销商。他们透支多年积累的信誉,为这场恶性竞争兜底。
价格战没有赢家,但经销商一定是输得最惨的那个。当行业陷入“低价=低质”的恶性循环,最先倒下的,永远是那些在一线苦苦支撑的经销商。
别再为价格战喝彩——它正在吞噬这个行业最宝贵的毛细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