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疫情之后,“消费降级”频繁被提起,尤其是拼单、二手等共享平台的兴起,更是让越来越多人开始主动减少不必要的消费。
可实际上,这一切的背后都在证明一点:低欲望时代,真的要来了!
消费主义退潮,年轻人选择克制
中国互联网消费的黄金年代,曾被“双十一”与“618”刷屏的抢购热潮定义。可近两年来,这一切正悄然改变。
2024年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的年中大促期间,成交额增幅明显放缓。调查数据显示,超过72%的95后和00后用户在电商大促期间“只买刚需品”,并不再为促销噱头所动。
城市地铁上,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用手机比价、做攻略、浏览二手平台,他们更愿意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真正所需的商品与服务中,而不是盲目追逐品牌溢价和虚荣标签。
“精致露营”一度风靡社交网络,但2024年“土味野餐”成为新潮流。公园免费草坪上,年轻人自带家中剩余的旧铁锅、塑料布和新鲜蔬菜,享受简单、低成本的野餐乐趣。
相比高价露营装备的堆砌,这种“返璞归真”式的娱乐方式,不仅节约开支,还激发了年轻人对生活本真的体验。
此前的五一、国庆等长假期间,景区人山人海,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宅家度过假期。
在很多网络平台上,“宅家经济”成为流行标签,“宅家自制美食”“零消费假期攻略”话题阅读量持续攀升。年轻人主动远离拥挤、拒绝“打卡式”消费,这实际上都是人们在降低欲望的证明。
2024年,各大外卖平台相继推出“拼单”“拼好饭”功能,短短半年内,拼单订单量增长超400%,超七成18-28岁用户倾向于拼单点餐,平均每单价格下降至10元以下。
“拼好饭”模式的流行,彻底打破了传统外卖的高价神话,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7元一杯的奶茶、9元的盖饭也已成为常态。
平台通过集中订单、批量制作,实现人力、食材、水电等成本的显著下降。餐饮商家发现,拼单订单让他们能够稳定采购食材、提升议价能力,单品采购价最多下探3-4元。
越来越多用户不再为“凑单”而冲动消费,更愿意精打细算、按需点餐,推动了外卖行业的一场“价格革命”。
低欲望生活方式的全方位渗透
低欲望并不意味着消极、抑制,而是一种主动选择生活节奏和生活质量的态度。低欲望生活已成为新一代城市青年的主流选择,表现为“少即是多”“理性消费”“自我满足”三大特征。
60%以上的年轻人每月储蓄比例提升,二手交易平台月活用户增长至3亿。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办公等“按需即用”的服务形态持续扩张。年轻人逐渐摆脱过度依赖物质刺激,通过自我管理、时间投资、兴趣深耕等方式,获得更高的生活满足感。
外卖、零售、服饰、数码等行业纷纷转向“直连用户”“工厂直供”的C2M模式,以提升供应链效率、压缩中间环节、让利消费者。
18-30岁用户消费分期、信用卡分期笔数也同比下滑,定期储蓄、基金定投显著增长。年轻人不再追逐“超前消费”,而是更重视理财、储蓄与风险防范,金融行为更趋理性和保守。
当年轻人主动远离过度物质刺激,拥抱简单、真实、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态都不得不做出调整。
低欲望并不意味着年轻人不愿意花钱,而是更愿意把钱花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曾经资本市场制造的消费谎言,正在被年轻一代逐个击破。
低欲望不是“缺乏欲望”,而是主动选择,追求极简生活、高质量体验、自我掌控与可持续成长。
而在新消费观念下,中国经济的未来,也注定将迎来进入新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