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升,西方落!这几乎是全世界都达成的共识,但也是美国不愿看到的情况。为了阻止中国的崛起,美国对东方实施了一系列的霸权打压,芯片战、科技战、关税战、冷战、热战等等,只要中国在某个领域有冒尖的势头,必定会遭到美西方的“紧盯”。
从2018年开始,一场围绕“芯片”展开的科技博弈,就在中美之间拉开了帷幕。芯片,别看它只有指甲盖大小,却关乎着一个国家的安危。小到智能手机、电冰箱、洗衣机,大到智能汽车、卫星导航等等,全都需要芯片。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芯片全都依赖进口,如果我们外购的芯片被远程控制或关闭,这将会对一个国家产生怎样的危害?难以估量!
但恰恰正是因为美芯封锁,让我们及时意识到了这一高风险。尽管美芯的限制出口和各种封锁,对中国科技产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但这只是短期的。从长远来看,美封锁之王,反而催化了中国加速编织自强之网,利大于弊。
事实上,中美芯片博弈开启后,就有不少商业巨鳄站出来规劝美国。明眼人都知道,这种霸权打压,就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无效攻击,一旦时间线拉长了,最终被毁的可能是自己。于是乎,比尔盖茨就曾发出警告——美封锁必定会点燃中国半导体的创新之火,美半导体产业反而会遭到更大的冲击。
果不其然,比尔盖茨一语中的,正如他所说的一样,中国半导体产业,尤其在AI领域,正在“全速前进”。就连AI芯片领域的霸主英伟达都忍不住感叹,中美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了!
实话实说,论创新能力,中国一点也不含糊,甚至在很多前沿科技领域,都已经超越了欧美。在过去几十年时间里,中国科技产业所遇到的技术壁垒数不胜数,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在各个领域交出高分答卷,甚至弯道超车,绕不开两个字,那就是创新。
当美国断供EDA工具、限制光刻机出口,且对华为封锁芯片、操作系统后,中国是怎么应对的?坚持自主研发,加强科研投入,组建中国全产业链生态。短短几年时间,华为涅槃重生,携自研麒麟芯和鸿蒙操作系统强势回归,国产EDA设计软件、光刻机等也纷纷传来好消息。更重要的是,我国成熟芯片的自给率已经接近达成70%的阶段性目标,出口额也稳步上涨。
在美芯禁令的“助力”之下,我们不仅降低了对美芯进口的依赖,更抢走了美芯企业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动摇了美芯巨头在行业的地位。以英伟达来说,被限制出口后,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就缩水了10%,营收损失超百亿。而中国科技企业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华为、寒武纪等国内AI芯片企业强势补位,令全球震惊!
很显然,美芯封锁计划,并未按照特朗普预期的剧本走,反而出现了回旋镖效应,每一次飞出的镖,最终都反噬在自己身上。过去这几年,对于中国科技企业来说,是艰难的也是黑暗的,但黑暗过后必定会迎来光明,相信要不了多久,我们就能看到这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