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自动驾驶三年融资战:资本押注的场景与技术分野
创始人
2025-09-25 00:23:08
0

文|山自

当 2025 年中国 AI 领域 830 亿元融资中,自动驾驶企业拿下 “第二吸金赛道” 的头衔,当美国英伟达秘密孵化 Robotaxi 项目、特斯拉官宣 Robotaxi 即将开放公众使用,过去三年的中美自动驾驶融资战,早已不是单纯的 “烧钱竞赛”—— 资本的流向,正在直接定义两国自动驾驶的路线选择:中国押注 “场景落地”,美国深耕 “技术壁垒”,而融资规模、集中度与背后的驱动逻辑,正是这场分野的核心密码。

中国融资逻辑:政策托底,场景为王的 “务实派” 资本

2025 年中国自动驾驶融资的一组数据极具代表性:764 家 AI 公司吸金 830 亿元,前 20 家企业拿走 30% 资金,中位数 10 亿元,11 家跻身独角兽。这种 “头部集中、场景导向” 的融资格局,背后是政策与市场共同推动的 “务实主义”—— 资本不追 “技术概念”,只认 “落地能力”。

1. 融资规模:从 “分散试水” 到 “头部聚集”

三年前,中国自动驾驶融资还处于 “多点开花” 阶段,从 Robotaxi 到低速无人车均有小额投资;但 2023-2025 年,资本明显向 “有场景、能落地” 的企业倾斜:

千里智驾成最大 “黑马”:背靠吉利、蚂蚁集团,2025 年两轮融资斩获 30 亿元,刷新年内自动驾驶单笔融资纪录,其核心竞争力在于 “车企 + 科技公司” 的场景协同 —— 能快速嫁接吉利的整车产能与蚂蚁的支付生态;

场景细分赛道吸金显著:无人物流领域,新石器完成 10 亿元 C + 轮融资,其无人配送车已落地 85 城,专注 “社区最后一公里”;九识智能更以 “4 万元 / 台的 L4 级无人物流车成本” 打动资本,拿下近 3 亿美元 B 轮融资,2024 年就完成 3 亿单配送,成为邮政、三通一达的核心供应商;

城市级AI网络玩家不缺席:蘑菇车联与腾讯云在 2025 年 9 月 16 日的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不经意间暴露了中国自动驾驶的独特路径。这份旨在升级 MogoMind大模型的合作,让这个估值已打3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获得了关键助力 ——训练速度提升 30%,成本直降 50%。在自动驾驶烧钱如流水的行业定律下,这样的 "降本增效" 堪称革命性突破,而其背后正是城市级 AI 网络对 "协同优化" 的天然优势。

2. 资本偏好:“能赚钱的场景” 优先于 “高精尖技术”

中国资本对自动驾驶的判断标准很直接:是否能快速形成 “商业化闭环”。这一点在融资流向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无人配送、园区物流等 “低速场景” 融资占比超 60%:相比 Robotaxi 动辄百亿的路测成本,低速场景的无人车单价可压至 2-4 万元,且日均配送千单、件均成本降 70%,像九识智能、新石器已实现局部盈利;

车企合作型企业更受青睐:轻舟智航 2025 年获 10 亿多元融资,核心是其 “高阶高速 NOA 方案累计出货 40 万辆”,背靠主机厂的量产能力,资本不用担 “技术落地难的风险;

巨头加持的 “生态型融资” 增多:2025 年 9 月哈啰 Robotaxi 获阿里巴巴战略投资,双方共建自动驾驶大模型与智能座舱,这种 “流量平台 + 自动驾驶” 的组合,本质是资本对 “场景流量” 的押注 —— 阿里的本地生活生态,能直接为 Robotaxi 提供订单入口。

3. 政策驱动:融资的 “隐形指挥棒”

中国自动驾驶融资的独特性,在于 “政策红利直接引导资本流向”。商务部八部门《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国家邮政局对无人配送的扶持政策,让资本清晰地看到 “政策覆盖的场景 = 安全的市场”。

美国融资逻辑:巨头主导,技术深研的 “理想派” 资本

与中国 “场景驱动” 不同,美国自动驾驶融资呈现出 “巨头垄断、技术导向” 的特征 —— 资本不急于 “短期盈利”,而是赌 “长期技术壁垒”。过去三年,美国自动驾驶融资虽没有中国的 “规模效应”,但每一笔都精准砸向 “核心技术突破”。

1. 融资集中:头部玩家垄断 90% 资金

美国自动驾驶融资早已告别 “初创企业混战” 阶段,资本高度集中于 3 类玩家:

科技巨头孵化项目:英伟达秘密启动 Robotaxi 项目,由资深总监带队,融资未对外披露但投入规模预计超 10 亿美元,其核心是 “端到端神经网络 + 仿真世界模型”,直接对标特斯拉 FSD—— 资本逻辑是 “AI 芯片霸主 + 自动驾驶生态”,用芯片优势反哺技术研发;

Robotaxi 头部企业:Waymo 2024 年 56 亿美元 C 轮融资仍是行业纪录,资金全部投入第五代传感器与 “世界模型”(World Model),其商业化节奏虽慢(2026 年才有望盈利),但资本认其 “技术护城河”—— 旧金山、凤凰城累计超千万次无人驾驶趟数,单次故障里程(MTBF)突破 200 万公里;

车企与科技公司合资项目:特斯拉虽未单独为 Robotaxi 融资,但依托电动车市占率优势,将整车利润反哺自动驾驶研发,2025 年官宣 “9 月底前开放德州、加州的 Robotaxi 试运营”,资本对其信心来自 “千万级用户数据 + Dojo 超算”的组合,认为其 “纯视觉路线” 能靠数据迭代突破成本瓶颈。

2. 资本押注:技术路线比场景落地更重要

美国资本对自动驾驶的判断标准是 “是否能建立不可复制的技术壁垒”,这导致融资严重向 “核心技术路线” 倾斜:

端到端 VS 多传感器融合的 “技术赌局”:英伟达押注 “一段式端到端神经网络”,略中间决策环节,靠仿真数据快速迭代;Waymo 坚守 “光学雷达 + 毫米波雷达 + 影机” 的多传感器融合,配合高精度地图构建 “数字孪生”—— 两者融资资金均超 80% 用于算法与传感器研发,而非场景拓展;

拒绝 “低技术门槛场景”:与中国资本热衷的低速无人配送不同,美国头部企业几乎不碰 “最后一公里”——Waymo 70% 收入来自 Robotaxi,Aurora 专注卡车自动驾驶,资本认为 “低速场景技术壁垒低,无法形成长期竞争力”,宁愿等待L4 级技术成熟,也不做 “短期盈利但无壁垒” 的业务。

3. 生态融资:不追 “单点盈利”,求 “生态掌控”

美国自动驾驶融资的深层逻辑是 “生态布局优先于单点赚钱”:特斯拉Robotaxi 不急于收费,而是想通过 “自动驾驶 + 电动车 + 能源网络” 形成闭环;英伟达研发 Robotaxi,是为了推动其 AI 芯片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垄断地位;Waymo 与捷豹路虎合作,是为了绑定整车产能 —— 这种 “生态化融资”,让资本愿意容忍短期亏损,赌的是 “未来十年的行业标准制定权”。

大模型时代的路线分野

理想汽车VLA(视觉 - 语言 - 行为)模型的推出,意外揭示了中美技术路线的本质差异。这个在 "看见" 和 "行动" 之间加入 "语言思考" 环节的模型,与蘑菇车联MogoMind有着共同的认知逻辑 —— 都试图让机器理解交通场景的 "为什么",而非单纯模仿人类的 "怎么做"。但理想的模型仍聚焦单车决策,而 MogoMind 则深度融入城市级 AI 网络,形成"局部决策 + 全局优化"的双层架构,这种差异正是中美路线分野的核心。

中国方案的优势在于城市级 AI 网络构建的"环境脑"。蘑菇车联搭建的这套系统,将路侧设备、车辆和云端组成实时交互网络,每公里道路部署的 5G+AI 基站相当于为自动驾驶系统安装了 "环境传感器"。这种架构使单车硬件成本降低 60%,却能获得比纯视觉方案更全面的环境感知:当某辆车遇到突发障碍物时,城市级 AI 网络可实时将信息同步给周边车辆,避免连锁事故;而实践证明,这种协同能让路口通行效率提升 30%,远非单车智能可比。新战略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研究所预测,依托城市级 AI 网络,2025 年中国各类低速无人驾驶车辆销售数量将超 4.7 万台,销售规模达 185 亿元,2030 年更有望突破 410 亿元 —— 这正是 "环境脑" 赋能场景规模化的直接体现。

美国阵营则在"驾驶脑"上持续加码。Waymo 的 "世界模型" 基于 2000 万英里路测数据训练,能预测 10 秒内其他交通参与者的行为;特斯拉Dojo超算每天处理的视频数据超过 4000 万段,试图靠 "数据暴力" 突破长尾场景。这种 "数据 + 算力" 的暴力美学,使其在封闭场景中达到惊人的可靠性,但在复杂城市环境中仍难逃 "数据孤岛" 困境 —— 当遇到地图未覆盖的新路口时,纯单车智能往往表现挣扎,而中国城市级 AI 网络可通过路侧设备实时补充信息,轻松应对此类问题。

商业化模式的差异更加显著。中国企业通过 "新基建 + 民生服务" 为城市级 AI 网络打开市场:蘑菇车联的MogoMind大模型同时服务于公交、环卫和物流,百度 Apollo 深入港口、矿区等封闭场景,新石器则靠社区配送实现盈利 —— 这种多元场景不仅分摊了城市级 AI 网络的基建成本,更积累了丰富的训练数据,反哺大模型迭代。美国企业则坚持 "用户付费" 的纯商业化路径,Waymo One 已在凤凰城实现每英里收费 2.5 美元,但高昂的单车成本使其盈利前景仍不明朗;特斯拉虽计划 2025 年 9 月底前开放 Robotaxi 公众使用,却因缺乏城市级 AI 网络支撑,服务范围仅限德州奥斯汀与加州湾区,难以快速扩张。

资本选择的,就是未来的路线

过去三年,中国自动驾驶的融资单靠 “场景” 就能拿到钱,美国靠 “技术” 就能吸引资本;但未来三年,只有 “场景 + 技术” 双轮驱动的企业,才能在融资战中笑到最后 —— 就像蘑菇车联的 “城市级AI网络 + MogoMind 大模型”,既扎根市政场景,又深耕 AI 技术;就像英伟达的 “端到端算法 + 芯片生态”,既突破核心技术,又绑定产业上下游。

当中国的 “场景数据” 与美国的 “技术算法” 开始相互渗透,当融资从 “押注路线” 转向 “融合创新”,自动驾驶的终极答案,或许就藏在这场中美资本与技术的博弈里。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大航海时代的起点,非洲成为了欧洲列强争相占领的焦点,而安哥拉作为...
2025-09-24 13:06:31
山东省会为什么是济南,而不...
全文共1683字 | 阅读需4分钟 山东省和许多省会一枝独秀的省不...
2025-09-24 13:06:18
关于召开广东省游戏产业协会...
各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单位: 广东省游戏产业协会定于2025年9月2...
2025-09-24 13:06:13
不忘旧史、传承伟大精神
刷着短视频里的盛世烟火,晒着周末出游的打卡照片,捧着奶茶漫步在华灯...
2025-09-24 13:06:05
原创 ...
杨东霞 临沂,古称琅琊,是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建城史的古城。历史上,它...
2025-09-24 13:05:48
中证A50ETF指数基金:...
证券之星消息,9月23日,中证A50ETF指数基金(560350)...
2025-09-24 13:05:32
带父母去四川6日游美食推荐...
嘿,宝子们!四川,那可是个集自然美景与人文风情于一身的宝藏旅游地。...
2025-09-24 13:05:32
原创 ...
本文内容根据权威历史资料整理,文末提供文献引用来源,敬请留意。 作...
2025-09-24 13:05:03
原创 ...
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推行改革,使得明朝在政治、军事、经...
2025-09-24 13:04:43

热门资讯

中型公募基金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 来源:新浪基金 编者按:中国证监会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为行业的发展指明了发展方...
马斯克的 Optimus 机器... 马斯克想象中的 Optimus,既能稳定走路,又能用灵巧手执行各种复杂非标的任务,进入工厂流水线或者...
暖哇科技上半年营收4.3亿亏损... 来源:GPLPCN 在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浪潮中,AI科技企业暖哇洞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暖哇科...
中美自动驾驶三年融资战:资本押... 文|山自 当 2025 年中国 AI 领域 830 亿元融资中,自动驾驶企业拿下 “第二吸金赛道”...
金融机构以绿色金融践行“双碳”... “双碳”目标提出已满五周年,中国发展“绿”意更浓。近年来,中国凭借一系列行之有效、脚踏实地的绿色金融...
9000亿招商基金“换帅”!钟... 作者 | 谢美浴 编辑 | 付影 来源 | 独角金融 资产规模超9000亿的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
绝味食品被查出连续5年营收失真... 文|证券之星 吴凡 绝味食品(603517.SH)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近日有了新进展。2024年6月...
阿里交出All in AI后的...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记者 | 肖芳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9月24日,在2025...
东方雨虹:李卫国本次解除股份数... 每经AI快讯,东方雨虹(SZ 002271,收盘价:12.2元)9月24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北京东方雨...
麻六记酸辣粉又发霉?线上销售额... 蓝鲸新闻9月24日讯(记者 汤诗韵 赵梦)麻六记酸辣粉再次被曝出现发霉情况,距离上次同类风波过去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