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昔日打破六氟磷酸锂国际垄断的氟化工龙头,到如今首创易拉罐式大圆柱电池的行业“黑马”,多氟多始终遵循的经营哲学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全球领先。
在河南焦作多氟多新能源电池的智能生产车间,机械臂高效运转,精准抓取一支支银色圆柱电池。每天,超过20万支“氟芯”大圆柱电池从这里下线,走向全球新能源市场。
从昔日打破六氟磷酸锂国际垄断的氟化工龙头,到如今首创易拉罐式大圆柱电池的行业“黑马”,多氟多始终遵循的经营哲学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全球领先。
大圆柱电池产销两旺的背后有哪些技术突破?未来还有哪些技术变革?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走进多氟多,探寻这家隐形冠军企业突破重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道。
大圆柱电池供不应求
走进多氟多新能源公司的成品仓库,叉车正有序地将印有“氟芯”标志的电池箱装上集装箱,发往五菱、奇瑞等车企,以及国内外储能设备厂商。
“现在所有产线都在满负荷运转,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多种产品更是一货难求。”现场工作人员向上证报记者介绍道。今年8月,多氟多自主研发的“氟芯”大圆柱电池单月出货量突破1000万支,对应装机规模超1GWh,创下历史新高。
这一产销两旺的局面,源于多氟多一次深刻的战略调整。
“电池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头部公司布局早、深耕长、规模大,但真正赚钱的只有一两款产品,‘撒胡椒面’式的产品布局,很难建立起自身优势,80%的电池公司也都面临这一问题。”多氟多新能源公司总经理许飞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坦言,此前多氟多曾在软包和方形电池领域广泛布局,但产品种类繁多导致研发和管理成本高企,技术迭代速度也难以适应市场变化。
痛定思痛后,公司果断调整经营策略,寻找跟企业基因相关的、有研发制造门槛的,并有大规模应用场景的产品,最终选择了大圆柱这一赛道,并瞄准20Ah到100Ah之间的产品,覆盖了新能源汽车、储能和轻型车三大核心应用场景。
“我们判断,在30度电、单体容量100Ah以内的应用场景中,大圆柱电池在经济性、性能和安全性方面具备综合优势,是市场选择的最优解。”许飞说。
这一判断如今正在被市场验证。根据高工锂电发布的《中国大圆柱锂电池行业发展蓝皮书》,大圆柱电池预计在户用储能、便携式储能以及二轮车市场的出货量同比增速都将突破100%。此外,起点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40135大圆柱锂电池出货量为8890万只,其中多氟多大圆柱锂电池出货量(按GWh计算)位居2024年中国市场前二。
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多氟多正在加速扩产。许飞透露,预计到今年底,多氟多将形成近22GWh的产能,根据市场需求情况,2026年有进一步扩大产能的准备。
四大技术构筑核心竞争力
支撑大圆柱电池持续扩产的,是多氟多四大核心技术构建的竞争壁垒。
在公司技术展厅,许飞拿起第三代全极耳电池样品介绍道:“双侧泄压技术是我们的第一道安全屏障,这种双向泄压防爆阀设计能在压力异常时快速调节内部压力,通过了严苛的针刺、挤压、过充等测试。”
成本控制方面,多氟多的单侧汇流设计独树一帜。“与行业普遍采用的双侧汇流不同,我们将汇流和采集全部集中在一侧,不仅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还大幅降低了模组制造成本。”许飞说。
全新的CTC(电芯到底盘)结构则进一步强化了多氟多的竞争力。该技术通过取消传统电池包和模组,将电芯与底盘结构深度融合,使电池体积利用率提高10%至20%,续航里程提升约16%,同时整车减重约10%。
此外,独特的电解质添加剂配方,如阴离子型不饱和添加剂、含氟阻燃添加剂等,显著提升电池在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能量密度较上一代提升15%,循环寿命突破2000次。
“这些技术突破不仅能确保每一支电池都能达到高品质、高安全性和卓越性能的标准,也使得多氟多大圆柱电池单GWh投资进一步降低,具备显著的成本优势。”许飞表示。
目前,多氟多已形成40、42、46、60、65等全系列大圆柱电池产品矩阵,覆盖20Ah至75Ah全系列规格,在300公里以内新能源汽车、家用储能和轻型车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并深度参与国内多个大型储能项目建设。
值得关注的是,多氟多已面向全行业开放了大圆柱技术专利。许飞透露,公司第四代大圆柱电池产品即将面世,公司将持续引领技术迭代。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全球领先
大圆柱电池的爆发式增长背后,折射出多氟多的经营哲学——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全球领先。
“在某些细分领域,多氟多一直是行业抄袭的对象,但我们不怕被抄袭,只专注于为用户提供最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许飞表示,从第一代到即将推出的第四代大圆柱电池产品,多氟多始终在迭代的路上,并依靠创新掌握了市场自主权。
在钠离子电池赛道上,多氟多六氟磷酸钠产品已实现商业化量产,2024年六氟磷酸钠出货量超一百吨。据悉,钠离子电池主要用于储能、两轮车、启停电源、A00级电动车(指微型新能源车)与商用车领域,其中储能领域占最大比重。
此外,公司前瞻布局固态电池材料研发,早在2017年就布局硫化物固态电池,在高电导硫化物电解质开发上拥有核心专利,2021年开发聚合物包括凝胶聚合固态电池体系。目前公司半固态电池相关材料已完成内部测试,安全性能达标并通过相关检测,固态电池中试产线已建设完毕,正在进行技术验证与优化。
面对当下锂电行业的竞争,许飞呼吁:“期待整个行业能够尊重知识产权、尊重创新,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共同把中国市场做好。”他强调,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产业链企业应秉持长期主义,以技术创新和差异化构筑价值高地,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与服务。
上一篇:刘强东,“买买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