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桶油”营收利润罕见大幅下滑,石油需求提前达峰?
创始人
2025-09-01 23:54:12
0

在全球能源格局风云变幻的2025年,一场前所未有的业绩“寒潮”席卷石油行业。

近日,中国“三桶油”——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和中国海油——相继公布2025年半年报,营收和净利润集体遭遇“滑铁卢”:

中国石化实现营收1.41万亿元,同比下降10.6%;归母净利润214.83亿元,同比下降39.8%,自2021年以来跌幅最大;

中国石油实现营收1.45万亿元,同比下降6.68%;归母净利润839.93亿元,同比下降5.21%,是2021年以来首次出现营收与净利润“双降”;

中国海油实现营收2076.08亿元,同比下降8%;归母净利润695.33亿元,同比下降13%,是2021年以来最差的半年报。

无独有偶。六大国际油气巨头也集体爆雷:沙特阿美净利润同比跌10%,埃克森美孚下跌15%,道达尔下跌21%,壳牌重挫29.8%,雪佛龙和bp跌幅超30%。

如此大面积的业绩下滑,实属罕见,引发业界广泛关注:石油时代是否已悄然步入拐点?

尤其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需求达峰的信号正日益清晰,预示着行业可能提前“触顶”,“三桶油”加速转型的紧迫性越来越强。

01

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下行是核心推手

从全球看,2025年上半年,贸易战、“欧佩克+”增产的“双重利空”,成为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的核心推手。期间,俄乌冲突、以伊冲突等地缘形势扰动,虽然导致原油价格反弹,但是随着局势的缓和,油价又有所回落。

从国内看,2025年上半年,成品油进行10次调价,呈现“2个月上涨、4个月下跌”的局面,汽柴油分别下降330元/吨以及315元/吨,也就是下降超过0.26元/升。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均将“油价下跌”作为业绩下滑的首要原因。

根据“三桶油”半年报,今年上半年,中国石油、中国海油的原油平均售价分别为66.21美元/桶、69.15美元/桶,较去年同期分别下滑14.5%、13.9%;中国石化的原油平均售价为3563元/吨,同比下降10.5%。

油价走低是影响国际石油巨头业绩“滑坡”的普遍因素,中国“三桶油”还面临着“内卷式”竞争、能源替代等特色因素。

“内卷式”竞争导致下游化工产品价格持续走低。

除了中国海油聚焦上游油气勘探开采,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则是“炼化一体化”企业,石化产品价格的走低也“拖累”了业绩。

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数据,今年上半年,石化行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进出口总额同时下降,是继2020年、2023年后,第三次出现业绩同步下降,亏损额同比增加8.3%。

中国石化半年报显示,六大类化工产品中,仅合成橡胶平均价格微涨0.1%,其余产品价格全线下跌:基础有机化工品下降14.6%、合纤单体及聚合物下降11.2%、合成纤维下降6.9%、化肥下降3.7%、合成树脂下降2.4%。

中国石油半年报显示,化工业务实现经营利润13.92亿元,比上年同期的31.26亿元下降55%,主要由于大部分化工产品价格下降,化工业务毛利空间收窄。

究其原因,“内卷式”竞争导致“增产增销不增利”:主要化学品产量销量不断增加、效益连年下滑,石化行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从2021年8.03%、2022年6.8%、2023年5.5%、2024年4.85%,到今年上半年4.9%,仍处历史低位。

根据《中国石化市场预警报告2025》,近五年来,乙烯、苯酚、双酚A、聚碳酸酯、EVA等多种石化产品或材料产能产量的累计增幅都在50%以上,2025年仍将扩产,“内卷”程度可见一斑。

02

石油需求有望提前达峰

除了国际油价震荡下行和“内卷式”竞争因素外,还有一个更宏观的背景,即能源转型和能源替代,有可能让中国石油行业提前达峰。

一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降低了对石油的需求。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93.7万辆,同比增长超40%,势头依然强劲,占汽车总销售量的44.3%。

细分来看,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552.4万辆,同比增长34.3%,渗透率达到50.4%;新能源重卡销量7.92万辆,同比大涨186%,连续25个月跑赢重卡“大盘”,连续29个月实现同比增长,渗透率达到24%(参见《连续29个月增长!电动重卡一路狂飙,燃油车还有未来吗?》)。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8月报告显示,2025年1-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超950万辆,渗透率升至48.5%,其中纯电动车占比超过60%。这直接挤压了汽油需求——据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ETRI)估算,2025年新能源汽车替代的石油需求已达约1500万吨/年,相当于全国汽油消费的8-10%。如果渗透率在2026年突破55%,这一替代效应将进一步放大,导致石油需求曲线趋于平坦或下降。

自2023年我国原油消费量创历史新高后,2024年下降0.7%;2025年上半年延续下滑态势;成品油消费量同比下降4.1%(去年同期同比增长4%),其中,汽油消费量同比下降7%。

数据源自国家统计局

二是政策与结构性改革,将加速石油达峰进程。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于2023年10月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炼油行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而2024年,我国炼油能力已经达到9.55亿吨/年,扩张空间有限。

这一政策已产生实际效应。2025年上半年,已有约1500万吨/年的低效炼油产能关停或转型,主要集中在山东和辽宁等地独立炼厂。根据发改委8月监测,全国炼油产能扩张项目审批趋严,仅批准了少量绿色升级项目。

预计到2026年,落后产能出清将达3000万吨/年,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率提升。

产量上也说明了这一点。

2019年以来,我国原油产量实现“六连增”。但自2022年开始,增速一路下滑。2025年上半年,我国原油产量为10847.8万吨,增长仅1.3%。

成品油产量下滑更快,2024年同比增长0.3%,较2023年回落16.2个百分点;2025年上半年,我国成品油产量同比下降5.4%(去年同期同比增长3.4%)。

数据源自国家统计局

此外,化工用油正从“扩增量”转向“优存量”。

伴随石化行业“反内卷”的深入推进,低水平重复建设将有效“遏制”,落后产能不断出清,高端产品发展提速。

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CPCIF)2025年8月报告,上半年化工行业产能利用率仅为72%,同比下降2.5%,高端产品(如EV电池材料)需求强劲,但传统石油基化工品(如聚乙烯)过剩导致价格和需求双降。

三是碳市场与环保压力,也将加速油气行业出清。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意味着石化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的步伐在加快。

2025年7月,生态环境部宣布石化行业将于2026年正式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ETS),初始配额紧缩10%以上。这将增加石油企业的碳成本,预计每年额外支出数百亿元,推动需求向低碳替代转移。

在(成品油)需求端加速替代、(化工用油)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化、碳市场扩容的背景下,我国石油行业将率先达峰。

国际机构也预测,我国石油行业可能率先达峰。

国际能源署(IEA)在2025年8月《石油市场报告》中,预测中国石油需求将于2026年达峰,峰值约16.5百万桶/日(较2023年峰值略低),原因是电动化、交通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向服务业倾斜。报告强调,2025年需求增长仅0.5%,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2025年短期能源展望(8月版)估算,中国2025年石油需求同比下降1.2%,2026年持平或微降,达峰迹象明显。EIA指出,地缘政治稳定(如俄乌缓和)进一步压低中国进口需求。

中国需求达峰将重塑全球市场。过去30年,中国贡献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41%,平均60万桶/日。中国达峰后,全球增长将依赖印度和东南亚,但不足以抵消中国减速,导致全球需求在2029年达峰(1056万桶/日)。

03

“三桶油”加速转型突围

这一“达峰”信号,不仅考验“三桶油”的韧性,也考验转型的决心和速度。

尽管国际巨头如壳牌、bp已“倒戈”,削减可再生能源投资,转向油气主业,但中国“三桶油”却在大力布局新能源业务:

中国石油规划到2035年油、气、新能源业务“三分天下”,到2050年油气和新能源各占“半壁江山”。在新能源布局上,除了地热、风光发电、氢能等领域外,中国石油还押注全钒液流储能电池、钙钛矿光伏电池、核聚变等下一代技术方向。

中国石化力争205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目标。在新能源布局上,中国石化推动油气与氢气的“新旧融合”,致力于成为“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

中国海油深耕海洋能源。在新能源布局上,中国海油将海上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与电解海水制氢技术相结合“以绿制绿”,同时打造“以碳驱油、以油固碳”的海洋能源循环利用新模式。

虽然新能源业务短期内难以成为石油企业的营收新支柱,但是发展新能源既是顺应能源转型和碳中和进程的战略需要,也是推进传统油气业务提质增效和新价值创造的必然选择,更是寻找新的增长点和打造“第二曲线”的有益探索。

-------

参考资料:

[1]界面新闻.六大国际油气巨头半年净利集体下滑.2025-08-08.

[2]卓创资讯. 上半年宽幅震荡,下半年重心下移.2025-06-30.

[3]中国石化报.行业经济“三下降” 业界疾呼“反内卷”.2025-08-27.

[4]环球零碳. 万亿资本强势入局新能源赛道,“三桶油”转型谁将领跑.2025-08-21.

[5]石油商报.国际石油巨头如何转型升级.2025-03-23.

[6]新浪财经. 油气投资今年或再创新高!国际油气巨头加码油气主业.2025-08-08.

相关内容

安乃达上半年营收增长38%...
8月29日晚间,安乃达披露2025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0.32...
2025-09-01 09:00:04
原创 ...
柯洁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棋手累积冠军的轨迹,更是中国围棋走向职业化...
2025-09-01 08:59:33
欢迎投稿!山推杯·2025...
风起湖畔,诗意奔涌。 山推杯·2025济宁太白湖半程马拉松,将于金...
2025-09-01 08:58:49
樊振东德甲首秀遭遇“开门黑...
2016年,樊振东在萨尔布吕肯收获自己职业生涯第一个三大赛冠军,开...
2025-09-01 08:58:15
光伏“内卷致死” “另类”...
文|壹度Pro 前两年风光无限的光伏行业似乎正进入新一轮下行周期...
2025-09-01 08:58:00
安徽亲子5日游行程推荐,黄...
黄山,这座屹立于皖南大地的奇峰峻岭,宛如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自古以...
2025-09-01 08:50:40
沈阳多景区发布公告!
近日,沈阳多个景区发布公告,详情如下: 尊敬的各位观众: 随着暑期...
2025-09-01 08:50:39
安徽5天4晚行程推荐,黄山...
黄山,是大自然的宠儿,四季皆有景,季季皆不同。春天,黄山的山谷间开...
2025-09-01 08:49:17
周也穿粉色吊带游韩国好快乐...
搜狐娱乐讯 近日,周也晒出自己旅行韩国的美照,只见她穿着粉丝吊带好...
2025-09-01 08:48:01

热门资讯

运动户外迎来精细化运营时代,谁... 运动户外在中国市场持续升温,正从单纯的身体锻炼进化成生活方式符号。 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产业总规...
ETF市场风云:新能源车电池E... 今日市场走势呈现分化格局,创业板指表现出色,引领上涨趋势,而沪指则维持了窄幅震荡的态势。在板块表现上...
消费贷“国补”来了!今起施行 也就是说,从今年9月1日起一年内,无论是吃饭等小额消费,还是买车、装修等大额消费,或者是旅游、养老等...
商道创投网·会员动态|GREE... 《商道创投网》2025年9月1日从官方获悉:GREENLAB绿所近日完成了由合享创投独家投资的近千万...
上海房贷利率调整开始!已有购房...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姜樊)9月1日,上海房贷利率新一轮调整开始。有上海房贷客户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今...
原创 欧... 最近欧洲那边可不太平,法国总参谋长布克哈德说的一句话,让整个欧洲都坐不住了。他说欧洲现在就像一盘菜,...
圣诺医药-B(02257):殷... 来源:智通财经网 圣诺医药-B(02257)发布公告,董事会已接获黄梦莹女士(黄女士)的辞任函,由于...
华荣股份:2025年上半年净利... 以8月29日收盘价计算,华荣股份目前市盈率(TTM)约为15.63倍,市净率(LF)约3.61倍,市...
原创 宁... 在一些小说和影视作品中,常常会看到很“爽”的一幕:主角从古玩市场花很小的代价,捡了个大漏,然后获得极...
直击沪六条新政落地:“触发”2... 政策杠杆撬动上海楼市。 8月25日,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房屋管理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优化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