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经历这三年调整,买卖房子的逻辑已经变了,如果是四五年前,两套房就意味着财富,是无数人追求的目标。
如今看来,市场风向变了,房子只涨不跌的神话也彻底破灭了。
当然,对于这种转变,18年时,李嘉诚也有预言,当年大家疯狂买房囤房,他却说:未来五年房价将面临一场大洗牌,炒房客们需要谨慎。
如今七年时间过去了,全国百城二手房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连续下跌,跌期长达29个月,不少城市二手挂牌多达15套以上,全国挂牌量加起来,甚至达到了730万套。
市场挂牌量激增,这种变化下,连一些专家大佬都变得心态消极:我国城镇家庭中,高达43%的家庭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这些家庭可能注定要面临三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关于买房逻辑,曾经李嘉诚就再三提醒,地段才是决定房产价值的核心,如今在楼市下行周期里,这话的含金量更是骤增。
当年追涨买入的郊区房、新区房以及三四线城市房产,这几年下跌最为惨烈。就比如上海核心区,房价较峰值跌幅只有20%左右,但是东北资源枯竭型城市,以及环京区域的房价,跌幅降半,甚至很多都出现了腰斩。
网上有位小伙,为了将这“烫手的山芋”转手出去,甚至发出“房子免费送,只要帮忙还贷就行”的消息。
更为雪上加霜的是,即便如此,市场流动性还是明显变差,贝壳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二手房平均成交周期已延长至6.2个月这意味着,即使你愿意降价卖房,也可能需要漫长的等待期。
不仅仅是房子贬值让人心里苦不堪言,更让多套房持有者痛苦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持有成本越来越高,以前房子多等着赚钱,现在房子多,就等着贴钱养它。
就拿物业费来说吧,过去20年足足翻倍,未来随着物价上涨,物业费涨价也不可避免。
还有房屋维修费,这笔钱可不是小开支,高楼层电梯房设备设施多,以后的维修成本就更高。
比如:一般电梯的使用寿命差不多20年,时间越长,老化问题加剧,维修价翻倍。即使是将来更换,费用起码大几十万。
这些费用加起来,每年每户至少需要承担3500元,光靠维修基金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另外,最近上面明确9月分开始房东要“房屋租赁强制备案”,如果房东不办理住房租赁合同备案的,租客就可以办理。
而且,这次的新条例还明确提出,将与税务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这意味着房东的税务信息将更加透明化。
虽说这次没提到房东税,但是起码条件是具备了,将来房东税一旦落地,对于很多房东来说,租房收益锐减,以租养贷就更难。
这还不算,房产税也越来越近,一旦它全面实施,预计1.2%的税率也将成为多套房家庭的又一个负担。
房价狂涨的时候,大家总愁买不到房、买不起房子,现在呢?越来越多人开始为卖房焦虑。
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二手房挂牌量已突破16万套,部分房主即使降价20%,也依然无人问津。
租房市场也不乐观,随着房源不断涌入,市场开始饱和,人口持续向大城市流动,以及保障房的持续增加,越来越多城市的房东们想要以租养贷,开始变得越来越困难。
尤其是三四线,年轻人都涌向大城市,留下的多是老年人,然而他们很多都手握多套房,结果就是:房子租不上价,连物业费都没人愿意交。
不得不说,现在很多家庭面对的问题,难是难了点,但是也不是说毫无办法,方法总比困难多,不同的家庭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减负,
①评估手上的资产状况,偏远郊区房,不可能有旧改机会、以及拆迁机会的老房子,能出就出。核心地段的优质资产继续拿着,手头紧就不要把房子空着,出租说不定也能获得净收入。
②优化负债结构,减轻负债压力,尽量降低月供,别让贷款压得喘不过气。
③积极的心态最为重要。人一旦消极,什么不好的事都得找上门。遇事不抱怨,不消极应对,保持乐观的心态,
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周期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只要不盲目决策,不恐慌性抛售,最终能够迎来春暖花开的那一天。
写在最后
李嘉诚当年的忠告,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买房用来自己住的,尽管买,但如果还想炒房赚钱,最好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