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新城CBD,广州商业的“心脏地带”,如今又多了一个新地标。
8月26日,广州市内首家免税店在珠江新城正式开业,由中免联手广百股份、岭南控股、白云机场共同打造。这不是普通商场的简单加码,广州作为“千年商都”,终于补齐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关键拼图——免税经济。
说起免税店,老广们第一反应往往是机场或海南。如今,它开到了市中心,开进了商圈里。这意味着,出境旅客不用再匆匆忙忙在机场抢购,而是可以提前60天从容挑选、市区买单、机场提货。
而对于不进免税区的普通市民来说,店内的有税国潮专区也一样开放,科技产品、本土手信,即买即提,一样方便。
广州市内免税店有税国潮专区
广州这座城,从来都不缺商业基因。
从“一口通商”到“中国第一展”广交会,从十三行帆影到今天熙熙攘攘的天河路,商业是它的底色。但在免税这个赛道上,我们却慢了一拍。直到去年国家政策放开,广州成为首批试点,才真正把“市内免税”这把钥匙交到广州手里。
这家店不只是一家店。
它背后是“中免+广百+岭南+机场”的联手——这组合有看头:既有中免的全球供应链,也有广百的本土渠道、岭南的文旅资源、机场的客流枢纽。它要做的,是把珠江新城的消费人潮,引向白云机场的出发大厅;是要把国际大牌和广彩、牙雕等本土非遗一起,放进同一个空间里碰撞。
广州市内免税店
但我们也不能光说好。
笔者走访发现,目前店内仍以国际大牌为主,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广货美妆”,还没有形成规模展示。广州作为全国日化产业重镇,完全有能力学习韩国模式,打造本土美妆免税专区,把“广州货”卖向全球。这才是真正把免税店变成“广货出海口”的关键。
另一方面,免税店虽好,却并非没有挑战。它的客户绝大多数仍是出境人群,如何吸引更多境外旅客进来买?如何应对海南离岛免税和跨境电商的竞争?如何真正成为“必体验”的广州地标,而不只是奢侈品卖场?这些问号,都需要时间与实践来回答。
广州市内免税店
好在,广州是有底气的。《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报告(2025)》显示,广州在GaWC城市评级中大幅跃升,科技、数字、区域协同已成新优势。国际航班客流也在稳步恢复——这些都是免税经济的“活水”。
说到底,一家免税店,是观察城市国际化的一扇窗。它卖的不只是商品,更是一种城市形象、文化自信和商业气质。当外国游客在机场提走一件广彩瓷器,当岭南非遗通过免税渠道走向世界,广州的“商都”传奇,也许正在翻开新的一页。
而我们更期待的,是这座城市能真正用好这把钥匙——不仅要把国际品牌“引进来”,更要把广货美妆、岭南文化“送出去”。那才是免税店之于广州,最深层的意义。
文、图 | 记者 孙晶 孙绮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