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婶楼婶,最近刷到法拍房有点心动啊!”
一大早后台就收到网友小王的消息:“我看到美兰区国瑞城雅仕苑一套104㎡的房子,131万起拍最后162万成交,算下来均价1.55万/㎡,实在有点香啊!”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翻开贝壳平台,同小区二手房挂牌单价都直逼2.3万,掐指一算差价快赶上一年工资,法拍房真能捡漏吗?”
这问题问得咱是虎躯一震!最近海口法拍房确实不平静,今天就来好好扒一扒——这波便宜到底能不能占?
法拍房数量猛涨,单月上架184套
先给大家上组数据,刚过去的8月15日-9月15日,海口单月上架的法拍住宅房源就有184套!
今年平均下来每月得有120套房源在法拍市场流通,而去年同期单月才80套左右,这增长速度还是相当迅猛的。
把目光放到全国,法拍房数量同样涨势惊人。
2024全年,全国法拍房挂拍量达到65.78万套,同比大涨51.7%,单看1-9月,挂牌金额超5200亿,其中住宅用房挂拍量为23.98套,相比同期增长29.61%。
到了今年,数据仍在攀升,不得不感慨,这哪是增长,简直是火箭式蹿升!
为啥突然冒出这么多法拍房?
楼婶打听了一圈,发现最直接的原因还是无力承担房贷导致的断供。
这两年经济压力大家有目共睹,有些家庭月供断了三五个月,银行按流程申请强制执行,房子自然就进入法拍程序。
除了断供潮,企业经营遇困也是重要因素。
不少老板把名下房产抵押融资,本想着背水一战,奈何市场变化莫测,生意失败后无力偿还,房子只能被拿去拍卖抵债。
还有一部分是继承纠纷、债务纠纷引发的。
家里老人离世,房产继承问题没扯清楚,或者替人担保债务,债务人跑路,最终都可能让房子走上法拍之路。
事实上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本是亲朋好友间的情谊,却因为房产闹得不可开交,实在令人唏嘘。
简单来说就是,市场上需要“快速变现”的房产变多了,法拍房成了资产处置的重要渠道。
当然,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前些年,政策大力遏制房价上涨,限购、限贷等政策陆续出台,一些投机性购房者资金链断裂,只能将房产抛售,其中一部分就流入了法拍市场。
价格香但成交冷,成交率仅有33%
按说价格这么诱人,法拍房应该被抢疯了吧?
但现实却不尽如人意,根据一名操作法拍房的业内人士透露,海口法拍房每月成交率只有33%,近七成房源都会流拍。
这就奇怪了,便宜为啥没人要?
楼婶跟几位中介朋友聊了聊,总结出三大原因:
第一,大家对法拍房闻风色变。
不少人觉得法拍房就是琢磨不透的大麻烦,总担心有产权纠纷、原房主赖着不搬走,或者藏着一堆物业费、水电费没结清,自己头脑一热拍下了房子,后续会有不少烂账等着擦屁股。
音符软件上,不少老铁为了法拍房维权的经历甚至都能拍出一部连续剧,花费上百多万买套房,结果住进去天天被催债,这漏可不兴捡。
第二,可选范围实在太窄。
虽然每月上架一百多套,但楼婶扒到了房源信息表上可见,百来套房源分散在海口各个角落。
一些热门房源早就有人紧密盯梢,而更多的则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区,甚至有一些你压根看不上眼的老破小。
自己心仪的小区可能半年才出一套房源,户型、楼层、朝向还未必合适。
而且大部分房源都是曾经有人居住过的痕迹,入手之后还需要自行敲掉重装,又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怎么说呢,女生们逛街是不是都有这样一条魔咒,带着需求来买衣服,基本很难挑到合适的,偶尔碰到了不是颜色不齐就是尺码断货,想称心如意太难了。
第三,隐性成本藏得深。
法拍房的起拍价看着低,但可能存在未缴的税费、维修费,甚至原房主的租赁合同没到期。
有买家拍下来才发现,光补前任欠下的费用就多花了十几万,算下来比买二手房还贵。
一边流拍一边抢疯?这些房源溢价成交
不过最近法拍市场也冒出些新动静,从事法拍房的业内人士表示,现在海口优质法拍房挺火,好房源能竞价上百轮,溢价率超过半数都不稀奇!
这说法让楼婶有点懵,赶紧去阿里、京东这些拍卖平台扒了扒数据。
不看不知道,但8月份海口法拍房就有超20套的成交量。
虽然这数量跟新房、二手房市场比起来不算啥,但里面不少房源的溢价情况还是相当可观。
比如位于新埠岛的滨海国际小区,起价124万元,经过68次出价后,最终以180.4万成交。
还有位于滨海大道的滨海·幸福里,起拍价167万元,同样经过52次出价,加价超33万被买家收入囊中。
再翻翻前几个月的数据,不难发现金牛岭的时代雅居、秀英的北大华府、国兴的国瑞城、紫园片区的长信蓝郡这些小区,价差都在4000元/㎡左右。
按100平米三居室算,买法拍房能省出40万,这可不是小数目。
真想捡漏?这几步必须走!
看到这里,不少朋友应该都会和开篇的小王一样,狠狠心动了!
当然,对咱们普通购房者来说,更关心的还是法拍房能不能捡漏。
专门处理法拍房的工作人员跟楼婶说,捡漏,肯定有机会!
根据法拍房的流程,1拍上架的房源,最低能到市场价的7-9折,流拍后二拍上架还能再折上折,碰到急售的房源确实划算。
当然,法拍水太深,想要捡漏还得做好以下功课。
第一步,查清楚家底。
在竞拍前,一定要去不动产登记中心查房源的产权情况,有没有抵押、查封?是否存在共有产权人?
同时去小区物业问清楚,有没有欠缴物业费、水电费,原房主是否已经搬走。
不少信息当凭标的公告是无从知晓的,法院更不会主动告诉你,全得靠自己跑腿。
第二步,实地去看现状。
别光看图片就冲动出价!有些法拍房长期没人住,可能存在漏水、电路老化等问题。
最好联系法院申请实地看房,顺便问问邻居,房子有没有发生过奇葩事,避免踩雷凶宅。
第三步,算明白总账。
除了成交价,还要把税费(契税、个税、增值税)、过户费、可能的维修费都算进去。
比如一套160万的法拍房,税费加起来可能要10万左右,这些都得提前预留预算,别拍到最后没钱交尾款。
但楼婶也要提醒,要是碰到法拍价和二手房均价差不多的情况,建议优先考虑二手房。
毕竟二手房可选性更多,产权、房屋状况都更清晰,买着更踏实。
最后划重点,法拍房的规则是买定离手,一旦竞拍成功,所有风险都得自己承担。
想靠法拍房投机赚差价?业内人士表示前几年有人囤法拍房想涨价,结果产权纠纷扯了两年,最后亏得底裤都没了。
买房是大事,刚需自住可以谨慎尝试,想投机的还是趁早收手。
说一千道一万,法拍房就像带刺的玫瑰,看着诱人但容易扎手。
屏幕前的各位同志们要是真碰到心仪的房源,一定要多花时间做功课,别被低价冲昏头脑。
楼婶身边就有位大神,不靠第三方中介机构买下一套法拍房,自学成才打了3年官司后,终于把房子顺利拿下,最后还能转手售出赚上一笔的故事。
感兴趣的同志不妨给婶儿点上个小红心,下一期咱们来讲讲这位牛人具体如何操作。
你们身边有人买过法拍房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经历,楼婶在这儿等你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