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期权是一种很特别的投资工具,它和我们熟悉的个股可不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时间规则,到期就会作废,不会像股票那样可以一直持有。ETF期权有四个不同的周期,分别是当月、下月、下季度月以及下下季度月。每个合约的到期时间很明确,是到期月份的第四个星期三。打个比方,现在正处于某个时间点,那可供选择的合约就有8月、9月、12月、3月的。下面咱们就详细聊聊ETF期权到期相关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到期前交易灵活,买卖风险有别
在ETF期权到期之前,都是可以进行交易的。对于买方来说,在期权到期前,基本不用担心爆仓以及追加保证金的风险。就好比你花钱买了一张“特权券”,在有效期内,不管市场怎么波动,你都不用额外再掏钱去保证这张券的“有效性”。
而卖方就不一样了,他们得时刻担心爆仓和追加保证金的问题。从理论上讲,买入期权是风险有限但收益可能无限大,因为最多就是把买期权花的钱亏光;而卖出期权则是收益有限,可能面临的风险却是无穷大的,一旦市场朝着不利于自己的方向大幅波动,损失可能会很大。不过呢,期权采用的是T + 0交易模式,也就是当天买入当天就可以卖出,买卖都很灵活,投资者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及时止盈或者止损。所以实际上,并不存在哪一方肯定能包赚或者包亏的情况,期权投资最大的盈利和亏损往往都体现在盘中的交易过程里。
二、时间价值到期归零,卖方坐收渔利
期权的价格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内在价值”,另一部分是“时间价值”。在到期前买入期权,都会包含或多或少的时间价值。一般来说,平值期权所含的时间价值是最多的,而虚值期权则完全是由时间价值构成的。
时间价值就像一个慢慢漏气的气球,会随着到期日的临近而逐渐消耗殆尽。打个比方,你买了一份还有一个月到期的期权,这时候它可能包含一定的时间价值;但当只剩下几天就要到期的时候,时间价值就几乎没有了。临近到期时,期权价格最后剩下的部分就是它的内在价值了,这部分时间价值就被卖方“收入囊中”啦。
@财顺期权
三、行权含义解读,实值虚值有别
“行权”这个词在期权里很重要,它指的是期权的权利方,也就是买方,有权按照期权合约里约定好的时间(到期日)、价格(执行价)以及交割方式来行使自己的权利。
1.ETF认购期权买方
要是你买了一份ETF认购期权,到期的时候,你就可以按照行权价买入对应标的的ETF基金。比如说,行权价是2元,到期时市场上这个ETF基金的价格涨到了2.5元。这时候你行使权利,用2元的价格买入,然后拿到市场上以2.5元卖出,就能赚到这0.5元的差价利润。
2.ETF认沽期权买方
要是你买的是ETF认沽期权,到期时你就有权利按照行权价卖出对应标的的ETF基金。比如行权价是3元,到期时市场上这个ETF基金价格跌到了2.5元。你行使权利,用3元的价格卖出,比在市场上直接卖能多赚0.5元,这多出来的部分就是你的利润。
所以,当合约到期的时候,实值合约行权是有效的,能让你赚到钱;而虚值合约呢,因为执行价没有比标的市价更优惠,行权就没有意义了,最终就会变成废纸一张。
四、ETF期权末日轮行情
临近到期日前一周,期权进入“末日轮行情”。这时候,时间价值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期权价格变得更便宜,实际杠杆率逐渐变大。标的行情波动时,期权价格波动也会更大。
对于激进的投资者来说,这是最喜欢的交易阶段,因为波动大,赚钱机会也大。
波动大的同时,风险也在增大。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建议提前做好移仓换月的准备。
五、是否考虑行权
不管持有的期权最后阶段是实值还是虚值,如果没有考虑行权,最好提前做好平仓准备,收回剩余权利金成本。越早准备越好,不要等到快到期了,尤其是虚值期权,最后阶段可能都找不到对手方愿意接手。
(一)行权过程
行权过程比较繁琐:
T日行权:到期日当天行权。
T+2日才能卖出:行权后,你需要等到T+2日才能卖出标的ETF基金。
考虑股价波动:在这期间,标的股价可能会波动,需要考虑这是否对你有利。
记住,投资有风险,期权交易更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