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各家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可以说经历了一降再降的过程,就在最近存款利率又下降了,3月期的存款利率都要击穿1%了,我们到底该咋看这件事?
一、存款利率又降了?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发布6月银行存款利率报告显示,定期存款利率继续下跌,中长期利率全面进入“1时代”,3个月期限的平均利率则相比前一个月跌5.5个BP。
数据显示,2025年6月,银行整存整取存款3个月期平均利率为0.949%,6个月期平均利率为1.156%,1年期平均利率为1.287%,2年期平均利率为1.372%,3年期平均利率为1.695%,5年期平均利率为1.538%。
和5月份相比,3个月期下降5.5BP,6个月期下降5.6BP,1年期下降5.2BP,2年期下降5.6BP,3年期下降1.6BP,5年期下降3.5BP。
对于此次存款利率下调,已经是预料之中。 今年5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5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价出炉:5年期以上LPR为3.5%,1年期LPR为3%,均较前期下降10个基点。同日,国有六大行、招商银行宣布即日起下调存款挂牌利率,最大降幅25个基点。5月21日,多家股份行跟进下调存款挂牌利率,随后各地城商行和农商行也加入下调队伍。
二、3月期都击穿1%了该咋看?
当前,我们面对着存款利率的持续下滑,再加上连1%的心理窗口都已经被击破,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到底该怎么看?又该怎么办呢?
首先,存款利率下降已经成为常态,尤其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下,这种趋势显得尤为明显。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各国央行采取宽松货币政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持续走低。这一方面是为了刺激经济增长,降低融资成本,另一方面也使得银行的利差收入受到压缩,从而迫使银行不得不下调存款利率以维持盈利水平。具体到我国,近年来,央行多次降准降息,LPR持续下行,银行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为了缓解这种压力,银行选择降低存款利率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其次,从市场行情来看,3个月期存款利率跌破1%无疑对市场心理产生了较大冲击。长期以来,银行存款被视为一种安全稳健的投资方式,尽管收益率不高,但其安全性得到了广泛认可。然而,随着存款利率的不断下降,尤其是短期存款利率跌破1%,意味着存钱在银行几乎无法获得实际收益,甚至可能跑不过通货膨胀率。这不仅改变了人们对银行存款的传统认知,也使得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策略。对于普通储户而言,这意味着他们需要寻找新的投资渠道来实现财富增值。
第三,面对银行存款利率的持续走低,个人应该如何应对呢?我们又该怎么选择策略?
一是妥善认识自己的风险偏好。对于那些厌恶风险的人来说,尽管银行存款利率水平不高,但仍然是为数不多的安全投资方式之一。这类投资者应继续坚持稳健的投资理念,将大部分资金存入银行,确保本金安全。同时,也可以关注一些低风险的理财产品,如货币基金、国债等,这些产品虽然收益率略高于银行存款,但风险相对较低,可以作为银行存款的补充。
二是对于愿意接受部分风险的人,则可以考虑组合投资。这类投资者可以在保留一部分银行存款的基础上,选择一定风险的其他投资组合。例如,可以将一部分资金投入到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中,这些产品的收益率通常高于银行存款,但风险也相对可控。此外,还可以关注一些具有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如REITs等,这些资产在提供稳定收益的同时,还具备一定的抗通胀能力。
三是对于偏好风险的人来说,则可以在资产篮子中加入更多的高风险资产,如股票、债券等,从而追求更高的收益。这类投资者需要具备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够独立判断市场走势并做出相应的投资决策。在选择股票时,可以重点关注那些具有成长潜力的公司,如科技创新企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公司等。同时,也可以适当配置一些海外资产,分散投资风险。需要注意的是,高风险投资并不适合所有人,投资者在选择这类资产时应充分评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并做好风险管理。
可以说,存款利率再降,3月期存款跌破1%是当前金融市场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现象。面对这一变化,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财务状况,制定合理的投资理财策略。无论是坚守安全的银行存款,还是采用组合投资或追求高风险高收益资产,都需要我们保持理性和冷静,不断学习和积累投资知识,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本文图片来源为:pixabay)
来源:北京号
作者:江瀚视野
流程编辑:U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