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红艳 北京报道
截至目前,已经有多家上市钢企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包括首钢股份、广大特材等在内的企业净利润实现同比大幅增长。柳钢股份归母净利实现530%至641%的增长,最为惹人眼球。
其实,去年柳钢股份也实现减亏5.79亿元,在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达2.60亿元,同比激增近6倍。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去年柳钢股份将房屋及建筑物、电子及其他设备等资产的折旧年限分别延长了10年、5年不等。年折旧率的减少,使得公司年度折旧费用大幅降低,对2024年的利润总额产生了超过2亿元的影响。
7月18日,柳钢股份相关工作人员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上半年业绩增长跟原材料价格下跌关系比较大。业内专家向记者分析指出,2025年上半年,钢企业绩好转基于企业实施产品转型,高端产品结构性增长对冲普钢下滑,而铁矿石、焦炭、废钢等主要原料价格明显下移,使成本端红利得以释放;此外,美国等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使得抢出口效应明显,填补了国内需求缺口,进而带动国内钢铁企业效益获得好转。
7月18日,柳钢股份股价再次涨停,报收6.13元/股,涨幅10.05%,截至7月18日,今年涨幅122.10%,近一月涨幅74.64%。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在7月18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出台,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推动重要行业着力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
部分钢企业绩持续高增长
7月14日,柳钢股份发布公告,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约3.4亿元至4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2.86亿元至3.46亿元,同比增长530%至641%。
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柳钢股份在公告中表示,2025年,公司以“精益管理年”活动为抓手,统筹抓好“降成本、提效率、优品质、稳运行、保安全、育文化”重点工作,全力提升企业管理效能,重塑核心竞争优势。
同时,柳钢股份通过强化“产供销运”整体协同,持续推进原料采购与工序创新降本;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产线与产品结构,加力开拓出口市场,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在复杂的行业形势下实现公司逆势向好、向优发展。另外,柳钢股份还表示,业绩预增还有上年比较基数较小方面的原因。
其实,不仅仅是今年上半年,柳钢股份在今年一季度的业绩表现就曾让不少人眼前一亮。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71.19亿元,同比下降14.36%;归母净利润为2.60亿元,同比增长594.67%;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44亿元,同比增长710.41%。
对于一季度业绩的增长,柳钢股份曾给出与上半年业绩增长相似的解释,表示主要是原燃料市场价格下降,以及公司通过大力推进精益管理、算账经营等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有效压降原燃料采购成本和加工成本,增加产品效益所致。
值得留意的是,2012至2015年,钢铁行业困难时期,曾有多家上市钢铁企业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进行了延长。而去年柳钢股份也再次启用了这种会计手段。2024年6月20日,柳钢股份公告宣布了会计估计变更决定,称公司将房屋及建筑物、电子及其他设备等资产的折旧年限分别延长了10年、5年不等。年折旧率的减少,使得公司年度折旧费用大幅降低,预计2024年减少折旧费用2.51亿元,增加2024年利润总额2.51亿元。
那么致使柳钢股份上半年业绩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7月18日,《华夏时报》记者致电柳钢股份,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上半年业绩增长跟原材料的价格下跌关系比较大。而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延长对上半年业绩的影响很小。
“反内卷”效果将持续显现
其实,截至目前,已经有多家上市钢企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包括首钢股份、广大特材等在内的多家企业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山东钢铁、三钢闽光等实现扭亏为盈。
除了柳钢股份净利增长530%至641%,广大特材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367.51%,友发集团净利同比增长151.69%到178.93%,均受到市场关注。
从整体来看,钢铁行业的盈利能力已经有所提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到5月,我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16.9亿元,盈利情况好于2024年全年的291.9亿元。
产能过剩,需求不足的大背景下,钢铁行业的产能正在持续优化。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1至6月份,中国生铁产量43468万吨,同比下降0.8%;粗钢产量51483万吨,同比下降3.0%;钢材产量73438万吨,同比增长4.6%。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2025年上半年,钢企业绩好转基于企业实施产品转型,高端产品结构性增长对冲普钢下滑,而铁矿石、焦炭、废钢等主要原料价格明显下移,使成本端红利得以释放;此外,美国等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使得抢出口效应明显,填补国内需求缺口,带动国内钢铁企业效益获得好转。
值得关注的是,“反内卷”的政策号召目前已经被提上了更深的认知层面。去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定调“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将反内卷上升到国家层面。今年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今年7月初,市场很快传出了唐山钢铁将执行限产的消息,据Mysteel针对唐山全流程钢企跟踪调研,目前约半数钢厂表示有收到相关通知。而唐山钢铁头部河钢股份也曾在停产消息传出后对记者表示,唐山大概率会有相关政策落地。
对于“反内卷”政策,王国清指出,“反内卷”将加快行业转型升级,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对于企业来说,在绿色低碳发展形势下,对于头部钢厂及有竞争优势的特钢企业及绿色生产试点的企业,竞争力将会保持;而对于中小普钢企业,将面临较大的市场压力及生存考验。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一边是上市钢企的业绩预喜,一边不少钢企也面临着破产局面。例如,2025年7月4日,山东泰山钢铁集团破产申请正式获济南市莱芜区人民法院受理;近期,山东省新泰市人民法院裁定宣告山东能源装备集团乾元不锈钢制造有限公司破产。
王国清坦言,下半年若钢铁控产落地,叠加国家增量政策的进一步释放,钢材价格将有阶段性改善预期,预计钢铁行业仍有望获得盈利;但就企业来说,或有一定分化,强者更强,尾部企业面临亏损压力。
作为华南钢铁头部企业,柳钢股份方面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柳钢股份会积极响应“反内卷”的政策号召,期待在此政策导向下,行业能淘汰不太合规的产能,找到一个比较健康的发展路径。而柳钢股份作为比较规范的钢铁企业也将在这种行业环境中获益。
7月18日,柳钢股份股价再次涨停,报收6.13元/股,涨幅10.05%,截至7月18日,今年涨幅122.10%,近一月涨幅7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