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清友: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
创始人
2025-07-11 21:16:43
0

作者:管清友,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总裁读书会全国领读者联盟领读

非常荣幸再次参加总裁读书会活动,与大家分享《消费繁荣与中国未来》这本书。

一、从以下几个方面解读本书

这是一本内容比较宏大的书,我研究宏观经济多年,习惯将自己代入普通个体的视角去思考问题——假如我只是社会中最普通的一员,面对这个主题会怎样思考?就拿当下迅猛发展的人工智能来说,若我的工作被人工智能替代了怎么办?想立刻转行、切换赛道,谈何容易!这也让我意识到,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浪潮中,我们要关注那些沉默的大多数,从他们的视角来看这个问题。

说到《消费繁荣与中国未来》,我从自身感受谈起。在我看来,消费至少有两个维度:一是微观层面,是和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消费;二是宏观层面,是从整体经济视角探讨的消费概念。这本书更多是从宏观角度出发,探讨政策该如何调整,以及过去政策存在哪些观点,如今又该如何从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等内容。

1.从自身体会来谈

近几年,相信很多普通人都和我有同样的体会:挣钱难,花钱谨慎,就连出去旅游也会精打细算。那些想买房子的人,思考的时间越来越长,心里都在琢磨:市场周期什么时候能回来?房价什么时候能止跌回稳……我们的这些感受都是客观存在的,也确实反映了芸芸众生的真实感受。说到底,还是“工资少,手头能自由支配的现金少”的原因。

从微观视角看消费,首先和咱们口袋里的收入息息相关,书中也把这一观点阐述得很清楚。那究竟如何促进消费、实现消费繁荣,让中国经济可持续呢?

站在个人角度,不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情况下咱们才愿意去消费?我认为至少应满足两点。其一,未来能挣到钱,甚至能挣更多的钱;其二,就算失业了,生活也有保障,可以维持基本生活。这其实涉及两个比较重要的方面,一是收入,另外是保障。

如今大家都在节衣缩食,不管是宏观层面的文旅消费,还是微观的日常消费,这不只是简单的消费降级,更是一种消费收缩的现象。经济学家们对此十分担忧,因为这看似是千千万万个人自主的行为,实际上已呈现出较为严重、明显的通货紧缩状态。而想要解决这种现象,难度非常大。

2.从逻辑方面讲

中国经济在过去40多年里一路高歌猛进,实现了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然而,如今我们确实到了动力转换的关键阶段。

2009年,我与一位领导探讨产能过剩问题,他举了个令我记忆犹新的例子:若把家中物品扔掉一半,生活势必受较大冲击;但若仅扔掉三分之一,对正常生活的影响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我仔细琢磨,发现确实如此。

上一轮全球金融危机暴发时,引发的产能过剩、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等问题就已经成为经济学家和金融学家反复热议的焦点。2009年,我国推出了4万亿的刺激方案,自此开启了债务扩张、高杠杆的增长之路。不少人从中获益,资产价格攀升、加杠杆轻松、货币政策宽松,工作机会增多,资产得以增值,收入水涨船高,对未来自然满怀信心。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那一轮政策周期留下了不少的后遗症。《消费繁荣与中国未来》这本书,对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历史,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增长的脉络,进行了梳理。简单来说,过去我们熟悉的“铁公基”(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式投资,已经难以继续拉动经济增长了。书中运用大量数据,从投资收益率、投资效率等多个维度,深入阐述了这一问题。

近年来,经济学家和资本市场都在热议通过刺激消费来提振经济的话题。如今,大家都清楚再像过去那样依靠修路、盖房子、架桥等基建方式拉动经济,已经行不通了。本书中也强调,中国已进入“后基建时代”,必须大幅减少低效和无效投资,将更多资源投向民生领域,以此推动消费,让经济繁荣。

当前,无论是传统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新基建,都出现了阶段性过剩的情况。从投资收益的角度考虑,减少无效投资势在必行。如今,从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

3.从政策调整维度看

从政策调整的维度来看,作为普通个体,若要实现消费繁荣,除了我们发自内心主动地去消费,其实个体能发挥的作用相对有限。

关于政策的辩论,向来经济学界有多个维度。过去这些年,经济学家们一直围绕着一个关键问题争论不休:究竟是投资能够拉动中国经济,还是消费才是关键动力?

不可否认,消费固然重要,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消费也是投资的结果。只要我们持续坚持投资,中国处于不断投资的发展进程中,消费自然会随之产生。然而,从宏观视角审视,无论是消费率还是消费倾向,与发达经济体相比均存在显著差距。

从2024年9月24日之后,中国的宏观政策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其中,对地方债务的态度有了显著转变。去年三季度以前(9月24日之前),中央财政秉持不兜底的原则,地方债务需自负盈亏。但9月24日之后,中央财政政策变为帮助地方政府置换债务。这里要明确的是,并非债务不用偿还了,而是进行置换,相当于中央财政暂时帮地方政府偿还一部分,地方先欠着中央的。

相关经济学界也探讨过,未来极有可能走向帮助地方兜底债务。毕竟中国与发达国家所谓的联邦体制不同,我国地方财政承担了许多本应由中央财政负责的债务。

在当前债务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中央帮助地方兜一部分底是必要之举。

二、如何实现消费繁荣

《消费繁荣与中国未来》这本书的内容,还涉及中国学界、政界和企业界如何看待财政功能与财政政策的问题。过去,我们对财政的理解较为简单,停留在会计思维层面,秉持量入为出的原则,强调节衣缩食,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然而,对于一个大国财政体制模式而言,更合理的方式应该是量出为入。即先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打算花费多少钱,再据此决定发行多少债务,这也是我们今天讨论的核心问题。

实际上,问题的核心在于,财政政策的思路必须进行彻底扭转,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消费的繁荣。具体而言,类似发放消费券、发放现金、保障农民工五险一金的稳定、给予种地收入现金补贴等举措,都是当前乃至近几年需要推进的工作。

但更为重要的是,正如《消费繁荣与中国未来》一书所提及的,要进行重大的结构性改革。比如国有企业的改革,需要重新梳理国有企业的定位与分布。是否要让国有企业主要集中于重大战略性行业和自然垄断领域,在市场竞争领域是否要大规模撤出,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再如收入分配改革,在政府、企业、居民三大部门中,如何让居民部门获得更多的收入份额,这个问题若得不到解决,消费繁荣将难以取得实质性成效。无论是官方还是学界,对此都已形成共识。

三、结 语

在我看来,中国应构建属于自己的经济学理论体系。近年来,各院校和研究机构都在积极构建所谓的自主知识体系,就经济学界而言,虽说经济学理论存在诸多共性问题,并不严格区分中国还是外国,但即便针对这些共性问题,也有着不同的解读和阐述,进而形成了各异的模型逻辑与理论体系,像关税战、贸易战相关理论便是如此。其实也没必要将中国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对立起来,从这个层面来讲,这本书可以看作是构建中国自身话语体系的一次有益尝试。

我由衷地希望,中国能够通过系统化的改革,充分结合自身国情与发展实际,打造出真正契合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理论体系,为中国经济的长远稳健前行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与指引。

滕泰,经济学家、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全国工商联智库委员,是新供给经济学和软价值经济学提出者。著有《新财富论》《民富论》《新供给经济学》等著作。

本书的合著者张海冰,长期与滕泰合作研究消费经济议题,曾共同撰写《全球通胀与衰退》《软价值经济学》等作品,擅长以国际比较视角解析中国经济问题。

《消费繁荣与中国未来》由中信出版集团于2025年3月出版。本书聚焦中国经济转型核心矛盾:消费抑制与总需求不足。

提出了五大核心策略,助力中国经济实现从“世界工厂”到“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的跨越:财政政策转型、货币政策创新、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推动服务业发展、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方面。本书以深刻的洞察力和实践价值,为理解中国经济转型提供了重要框架。

相关内容

日本东京暴雨 火车站变“水...
近日,日本东京遭遇暴雨侵袭,其火车站瞬间变身为“水帘洞”。暴雨如注...
2025-07-11 12:38:33
原创 ...
马其顿是地处于古希腊边陲的一个地区。公元前6世纪左右,马其顿完成了...
2025-07-11 12:33:51
原创 ...
《——【·前言·】——》 唐初,李世民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果敢的决策...
2025-07-11 12:33:24
原创 ...
谈及长平之战,赵国屡战屡败,让人不禁思考,到底是国力不济还是朝堂之...
2025-07-11 12:33:18
探秘南越王赵佗墓穴,苦心钻...
岭南地区的考古证实,西汉时期的南越国虽然割据岭南,自成一脉,但也遵...
2025-07-11 12:33:17
原创 ...
在作为商朝鼎盛阶段的武丁时期以后,相继为王的是祖庚和祖甲兄弟两人。...
2025-07-11 12:33:10
原创 ...
勾践的王后雅鱼,在越国攻破吴国的时候选择自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她的...
2025-07-11 12:33:06
原创 ...
天龙八部的历史时期大概是北宋哲宗时期,公元1100年左右,此时北宋...
2025-07-11 12:32:55
原创 ...
秦国,是周国分封在西北边陲的一个小诸侯国;但当时的秦国非常弱小,在...
2025-07-11 12:32:53

热门资讯

中国银联发布严正声明 新闻荐读 据中国银联官网消息,近期,有机构或个人假冒中国银联名义从事违法经营活动,侵害商家、消费者财...
三年穿越风雷,浙商银行董事长到... 出品|达摩财经 浙商银行人事连续变动。 7月10日,浙商银行(601916.SH)发布公告表示,董事...
特朗普:8月1日起对加拿大征3...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 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10日说,美国将自8月1日起对从加拿大输入美国的商品加...
首钢集团旗下公司,二次“按停”... 7月11日,首钢朗泽公告,由于公司相关民事纠纷仍在持续,将进一步延迟港股IPO事宜。 图片来源:首...
指数重磅调整!刚刚,七家上报新... 【导读】创业板综指优化编制,7家公司火速上报ETF 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燕北 陆慧婧 7月11日,创业...
券商私募托管龙虎榜出炉!新增托... 财联社7月11日讯(记者 王晨)2025年上半年券商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托管格局显现,头部集中度持续攀升...
2025-2030年中国人脸识... 第一章 2024年中国人脸识别考勤机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 人脸识别考勤机行业发展现状 一、人脸识别考...
盘前:道指期货跌0.62% 特...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 美股恐从历史高位回落,而欧洲股市迈向本周首次下跌,因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升级...
京东方又一高级副总裁辞职,去年... 近日,南都湾财社记者获悉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2025 年7月9日收到高...
联德股份:拟向激励对象授予限制... 每经AI快讯,联德股份(SH 605060,收盘价:20.62元)7月10日晚间发布2025年限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