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7月11日讯(编辑 王蔚)曾经火热的上市公司买理财现象有所“退潮”。
近期,海信家电(000921.SZ)发布公告,称于2025年6月26日至2025年6月30日期间,海信家电及附属空调公司作为认购方订立西部信托理财协议,以自有限制资金认购西部信托理财产品,金额18.7亿元人民币。
数据来源:海信家电官网,财联社整理
上述案例是上市公司购买理财热的缩影。近年来,随着金融产品不断规范且种类多样化,上市公司购买金融产品成一大趋势。不过,从数据来看,今年上市公司购买金融产品急速降温。
财联社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共有660家上市公司认购金融产品6623只(按照wind口径,认购1次为1只),金额合计4179亿元,认购金额环比下降31%。其中,结构性存款认购金额降低1622亿,是主要原因,其认购金额占比也从去年的66%降低8个百分点至58%。
西部金融研究院院长陈银华分析,上市公司更加注重多元化配置,将资金分散投入到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中,以降低单一投资的风险。结构性存款规模占比下降,反映出上市公司在资产配置上更加灵活多样。
上半年上市公司认购金融产品金额骤降31%,结构性存款减少为主要原因
据wind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共有660家上市公司认购了6623只金融产品,认购金额为4179亿元。相比于去年下半年,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购买金融产品意愿降低。认购体现出三方面的差异:一是,入局上市公司减少373家;二是,认购金融产品数量减少了近3000只;三是认购金额缩水近2000亿。
谈及上市公司投资热情降温的现象,业内人士表示,原因一是监管部门鼓励上市公司通过现金分红、增持回购提振投资者信心,或聚焦主业扩大生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理财购买行为;二是受营收增长放缓与成本上升双重挤压,上市公司经营压力加大,更倾向持有现金储备以应对潜在运营需求,而非投资于财富管理产品;三是受金融资产收益率整体回落、存款利率走低及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加剧影响,市场高收益、低波动产品供给稀缺,上市公司投资理财信心受挫。
最后,随着近年来部分风险事件暴露,以及理财产品出现逾期兑付或亏损现象,上市公司优先考虑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整体投资风格也逐渐趋于保守。
缩水的2000亿认购规模中,哪类金融产品减少最多?
据wind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认购结构性存款2420亿元,环比下降31%,占比由去年下半年的66%降至58%。
业内人士指出,此前,结构性存款由于其保本和高收益属性备受投资者青睐。
资管新规禁止银行发行保本理财后,结构性存款一定程度上成为表内理财的替代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上市公司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的安全和高收益需求,因此近年来上市公司投资结构性存款的金额和比例一直在高位盘旋。
但是随着存款利率持续走低,结构性存款的收益也有所降低,上市公司配置结构性存款的意愿也进而下降。
业内人士称,过去部分存款类产品收益可能高于理财产品,但2024年4月禁止“手工补息”后,随着利率持续走低,存款类产品收益降低,上市公司对存款类产品的配置意愿降低更为显著。一方面,如果企业的存款收益低于贷款利息,可能提前还贷;另一方面,可能部分会转为投资收益更高的银行理财产品。
另一位券商固收首席向财联社表示,除了收益率降低,近年来银行自身也在控制结构性存款的规模,导致供给降低。这也是结构性存款认购金额和比例降低的原因之一。
理财、信托等大资管产品占比明显上升
在结构性存款投资降温的同时,上市公司认购银行理财、信托、证券公司理财、基金专户、投资公司理财等大资管产品的比例有所上升。
据wind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认购银行理财产品金额合计479亿元,占比11.45%,占比上升了1.4个百分点;认购证券公司理财产品金额合计315亿元,占比7.54%,占比上升了1.38个百分点;认购信托金额合计125亿元,占比3%,金额上升了25亿元,占比上升了1.4个百分点;认购基金专户金额合计22亿元,占比0.52%,金额上升了11亿元,占比上升了0.34个百分点;认购投资公司理财产品金额合计44亿元,占比1.06%,占比上升了0.06个百分点。
进一步来看,据wind统计数据,上市公司上半年认购的大资管产品中,总金额排名第一的为海信家电。
据wind统计数据,海信家电上半年认购金融产品合计140.37亿元,涉及认购主体包含海信家电及其控股参股公司。其中,信托产品占比64%,涉及发行主体包含西部信托、重庆国际信托、中粮信托、华能贵诚信托、中国金谷国际信托、百瑞信托;银行理财占比27%,发行主体涉及渤银理财、华夏理财和浦银理财,产品以日开低风险产品为主;投资公司理财占比9%,均为永诚财产保险发行的永诚资产永盈安享1号资产管理产品。
某券商固收首席对财联社表示,包含海信家电在内的部分制造业龙头企业现金流比较充裕,产能扩张需求较低,而银行理财产品和其他部分资管类产品能够取得超过存款的收益率,因此会加大投资,也在情理之中。
(财联社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