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7月9日的关税截止日期逼近,日本、印度和欧盟等经济体正在抓紧时间与美国谈判。关键时刻,默克尔的一番表态,为欧盟敲响警钟。
1.欧盟分歧不断,默克尔发声了
近期,对于如何应对美国的高额关税政策,欧盟内部分歧明显。关键时刻,默克尔发声了。
这位曾经的“欧洲铁娘子”虽已退出一线政治舞台多年,但她在关税问题上的观点仍具份量和洞察力。默克尔罕见打破沉默,直接点出特朗普关税策略的漏洞。
(默克尔就如何应对美关税政策表态)
她警告称,如果美国政府继续推行这些政策,最终将导致美国消费者为此买单。届时,特朗普也会受到影响。
默克尔这番话可不是空穴来风。看看美国现在的经济数据:制造业订单像坐滑梯一样往下掉,进口量跌得比股市还惨,连最引以为豪的农产品出口都遭了殃。1600多位经济学家联名警告,关税政策不仅不会"让美国再次伟大",反而会使国家陷入经济危机。
最绝的是默克尔给欧盟支的招——要学中国"奉陪到底"的硬气。她主张,当特朗普政府对欧盟施加更多关税时,欧盟应果断实施对等的反制措施。
还记得特朗普对中国加税时放的狠话吗?结果呢?中国反手就是一套"关税组合拳",最后逼得美国不得不回到谈判桌。现在的欧盟也是一样:对付特朗普,跪着求饶不如站着博弈。
(中美关税谈判为各国打了个样)
2.欧盟的反制措施,将让美国付出惨痛代价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欧盟仍在与美国谈判,但也为可能的反制措施做好了准备。
知情人士透露称,欧盟已经在与美国的谈判中提出了一项条件:任何框架协议都得以取消对欧盟的关税为前提。
最新消息显示,美国方面有意在这些谈判中先达成类似美英贸易协议的“第一阶段协议”。即在谈判期间保留部分关税,以期赢得更多时间。但欧盟想看到的是关税问题能够得到彻底解决,并要求美国承诺长期取消或大幅降低关税。
具体的条件包括:从7月9日起降低美国施加给他们的10%基准关税,还有汽车和钢铝等行业更高比例的关税。
(欧盟祭出多种反制美国关税的措施)
欧盟考虑到了此次谈判可能出现的最糟糕的情况。因此,他们早就准备好了两把"贸易大刀":第一把价值210亿欧元的关税大棒已经高高举起,就等着7月14日落下;更狠的是第二把950亿欧元的"大刀",从波音飞机到加州红酒,从哈雷摩托到开心果,几乎把美国出口的"家底"都给列上了黑名单。
如果说钢铝关税还停留在原始阶段,那么欧盟酝酿的数字服务税,就是直接往美国科技巨头的命门上捅刀子。法国已经打响第一枪,对科技巨头征收3%的数字服务税,气得特朗普威胁要对法国红酒加征100%关税!
更绝的是欧盟的《数字市场法案》,直接给美国科技公司套上"紧箍咒":数据必须存在欧洲、算法要接受审查、并购要提前报备。这套组合拳打下来,硅谷大佬们集体失眠。
面对欧盟的强硬措施,即便是特朗普也不敢轻举妄动。
(特朗普试图逼欧盟一步步后退)
3.美欧关税战背后,是盟友体系的崩塌
实际上,美欧之间的关税摩擦不过是冰山一角,背后隐藏的是西方联盟体系逐渐崩塌的现实。
二战后建立的西方同盟曾是美国主导全球秩序的基石。在这个架构中,美国提供安全保障、金融支持以及科技创新,欧洲则在这个框架下分享其红利。然而,这种合作关系正随着世界力量格局的变化面临挑战。
近年来,美国的全球领导力显著减弱,但对盟友的“要价”却愈发苛刻。这种背景下,以德法为首的欧洲大国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战略自主性。
(美欧关系出现裂痕)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欧洲国家逐渐意识到它们不能再依赖单一的国与国关系,而应积极推进多边主义。全球化时代的复杂性要求各国更多通过合作而非对抗来解决问题。而美欧关税争端只是一个提醒——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都需要适应国际秩序的新常态,明确自身在其中的位置与作用。
可以说,关税之争成为了检验美欧关系的试金石。习惯了对美国低头的欧洲,是时候做出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