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晚间,立讯精密公告,公司正在筹划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港交所上市事项。
7月2日晚间,立讯精密公告,公司正在筹划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港交所上市事项。
目前,立讯精密正在与相关中介机构就本次H股发行上市的具体推进工作进行商讨,相关细节尚未确定。本次H股发行上市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立讯精密表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高度国际化的资本市场和丰富的投资者资源。通过在港股发行上市,公司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拓宽资本市场融资渠道,为海外业务拓展、新技术研发、全球产能布局等提供更充足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港股市场灵活且多样化的股权激励工具,以及海外高精尖人才,能为公司全球化发展注入创新活力与专业力量。
此前,“果链”巨头蓝思科技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歌尔股份也拟拆分旗下歌尔微电子赴港上市。
主营业务捷报频传
近年来,立讯精密积极推进全球化布局,在消费电子、汽车、通信及数据中心等领域不断拓展业务版图。
据立讯精密2024年年报,公司通过“内生外延”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在声、光、电、热、磁、射频、结构件等底层技术领域建立了完整的能力拼图,并搭建起面向多场景应用的通用技术平台。公司还基于对基础材料、制程工艺、检测技术的系统性研究,实现了从核心零组件到复杂模组、系统集成的全链条技术覆盖。
具体分业务领域来看,消费电子方面,立讯精密持续稳固并深化OEM业务,通过垂直整合策略,构建了全产业链生态。同时,公司大力拓展ODM业务版图,产品目前涵盖智能AR/VR眼镜、智能声学类产品、智能办公设备等多个热门品类,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通信及数据中心业务方面,立讯精密正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全面拓展海外头部客户。2024年,立讯精密的224G KOOLIO CPC(共封装铜互连)作为前沿互连方案,突破性地将高速连接器与芯片基板进行直接集成,系统性地攻克了AI智算时代传统PCB布线空间密度和信号传输质量的技术瓶颈。公司的800G OSFP光模块也在该年度顺利通过头部AI智算中心客户的测试验证,并已实现多家国际头部客户的量产交付,得到了市场与客户的高度认可。
汽车业务方面,立讯精密提供汽车线束、汽车连接器、汽车智能座舱等电子电器产品,客户矩阵覆盖国内外多家头部车企。2024年9月,立讯精密正式启动对德国百年汽车线束厂商Leoni集团的收购行动,从而切入全球顶级车企供应链,加速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全球化布局。
国盛证券研报认为,立讯精密目前已在消费电子、汽车、通信等领域构建起一个多元化、集成化、协同化的战略版图。消费电子业务作为公司基本盘,持续开拓新客户及新产品,挖掘新增量空间。而借助通讯、汽车业务两大落脚点,公司业务覆盖面的广度将进一步铺开,实现多元化发展。
全球化布局增强经营韧性
年报显示,在全球产能布局方面,立讯精密的制造基地广泛分布于中国、越南、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罗马尼亚、摩洛哥、印度、墨西哥、德国等国家。
其中,立讯精密在中国多地设立的制造基地,有效整合了本土完整的产业链配套资源与高素质人才储备,形成了精密制造的技术高地。在东南亚、东亚地区,立讯精密借助当地具备相对优势的劳动力成本与优惠政策,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价格竞争力。在墨西哥、德国等国家,公司的产能布局有助于更贴近当地及周边市场,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缩短产品交付周期。
华兴证券研报认为,立讯精密依托全球产能布局优势,能进一步增强经营韧性。立讯精密则表示,这种“本土创新+全球交付”的产能配置模式,使公司能够灵活调配资源,针对不同市场、不同客户特性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极大降低了相关风险,并成为头部客户在全球范围内极具综合能力的合作伙伴。
“此次赴港上市,有助于公司加速海外产能建设、强化全球供应链布局,更好地满足全球客户需求,提升公司在全球市场的综合竞争力。”立讯精密相关负责人说。
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优异的产品质量以及全球化布局,立讯精密近年来交出了多份亮眼“成绩单”。年报显示,2024年全年,立讯精密实现营业收入2687.95亿元,同比增长15.91%;实现归母净利润133.66亿元,同比增长22.03%;实现扣非净利润116.94亿元,同比增长14.81%。基本每股收益为1.86元,同比增长20.78%。
今年第一季度,立讯精密营业收入为617.88亿元,同比增长17.90%;归母净利润为30.44亿元,同比增长23.17%;扣非净利润为24.09亿元,同比增长10.36%。基本每股收益为0.42元,同比增长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