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曾言:“最聪明的做人之道,是让人对你放心。”对于平安人寿厦门分公司资深保险代理人刘国清而言,这句话有着沉甸甸的份量。当客户将关乎生老病死的风险相托时,这份“放心”背后,承载的是远超保单数字的深厚信任。二十年如一日,刘国清用行动将“让人放心”打造成了最闪亮的职业名片。
从账房先生到保险行家
20年前,刘国清身处餐饮行业做会计,生活安稳且按部就班。然而,一次偶然的相遇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一位转行做保险的前同事,身上焕发的活力深深触动了他。对平安人寿品牌的认可,以及内心深处突破职业瓶颈的渴望,促使他在2006 年7月怀揣忐忑与期待,正式走进了平安人寿厦门分公司。
初入行时,密密麻麻的保险条款和纷繁复杂的险种体系,带来的压力远胜于餐饮业的记账工作。健康险、年金险、终身寿险……每个险种之下又有众多细分知识点,如同一个庞大的知识迷宫。刘国清深知,在竞争激烈的行业里,专业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唯有吃透产品、精通条款,才能赢得客户的认可,才能在行业中立足。
为了弥补知识差距,他心无旁骛地全身心投入:在公司培训课堂上认真记录前辈的展业金句,反复揣摩销售技巧;主动报名法商培训等外部课程,从法律、财务规划等多维度充实提升自己。不懂就问,边学习边实践。随着学习的深入,他的眼界也在不断拓宽,他将保险知识与其他领域的知识深度融合,在日积月累中,把自己打造成了保险领域的行家里手。
随着对行业的深入洞察,刘国清敏锐地察觉到高端客户的深层需求:“他们需要的不仅是风险保障,更关乎财富传承的法律智慧。”他借助平安集团强大的平台资源,在为高净值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过程中,成功实现了个人价值的提升。
信任,时间给出的答案
“信任才是最大的保单。”刘国清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二十年前的一个关键转折点,让他对此深有体会。当时入行仅三年的他,接手了一位曾更换过数任代理人的企业主客户。初次见面时,对方眼神中毫不掩饰质疑:“你又能坚持多久?”面对挑战,刘国清选择了用行动回应——连续数月坚持上门服务,耐心解读条款、更新资料,即使一单未签也未曾放弃。
转机出现在一个深夜。客户因保单问题紧急求助,出于职业的高度责任感,刘国清二话不说,当即推掉所有事务,冒雨赶到现场处理。当客户递上600元酬金时,他郑重推回:“服务本就是我的责任。”这份超出预期的专业与真诚,彻底消融了客户的心防。此后,这位企业主不仅将全家保障托付于他,更在刘国清的建议下为三个孩子加保,一次性签下近2万元保费——这在2009年堪称一笔“大单”。这次经历也让他坚信:“保险工作虽难,但只要用心,就能做好。”
“一定要站在客户角度,为客户着想,时间自会证明一切。”这是刘国清的服务信条。在刘国清看来,保险绝非冰冷的数字游戏,而是一份需要用温度守护的信任契约。他的服务中凝结着守护客户一生的责任。多年来,他细致记录着378位客户的详细情况:公务员家庭的保障缺口、单亲妈妈的医疗保障周期……量身定制的方案,让他“把客户的事当自家事”的理念落到实处。
这份坚持与用心,使得他的九成客户来自老客户转介绍。2024年成交的一份大保单,正是一位合作长达16年的老客户所推荐。曾有客户是一位老共产党员,对于刘国清的服务态度由衷认可,他借用伟人的名言赞扬他:“小刘啊,世上最怕‘认真’二字,像你这样认真的人,做什么都能成!”
从陌生拜访屡遭拒绝,到成为高端客户指定的保险代理人;从被质疑“做不长久”,到坚守近二十年——刘国清用专业与真诚,在时间的长河中,稳稳抵达了信任的彼岸。
办法总会比困难多
近年来,保险行业经历深刻调整,AI的兴起也让部分从业者感到了压力。对此,刘国清有着清晰的认识。他认为,AI在基础信息解答和标准化产品配置上确有优势,但保险的核心价值在于其承载的情感联结与个性化服务温度,这是冰冷的算法难以替代的。
他分析说,在与客户沟通的过程中,代理人需要敏锐地捕捉客户的情绪变化,深入了解客户的家庭状况、人生目标以及潜在风险等因素,为客户量身定制最适合的保险方案。这种深入而复杂的情感互动与个性化服务,是AI冷冰冰的算法无法替代的。
面对“报行合一”、分级分类管理等政策变化,刘国清选择积极应对,调整工作方法。他通过参加各类培训、社交活动,持续拓宽视野与人脉。他深知,在行业变革期,唯有主动适应、持续提升,才能在竞争中立足。“只要目标明确,办法总比困难多。”他用行动证明,在挑战中坚守初心、勇于开拓,就能在保险行业走出一条宽广大道。
后记: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 ,刘国清深谙机遇青睐主动出击者。他坚信,相比欧美成熟市场,中国保险业在覆盖广度和深度上潜力巨大。为此,他也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追风者”精神,持续向大众传递保险价值,帮助更多人认识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守护那份安心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