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市城乡总体规划通过评审》
巩义市城乡总体规划通过评审,这一事件对巩义的发展意义深远。该规划是经过多方努力、精心调研和科学论证的成果。通过评审意味着巩义在城乡建设方面有了明确且科学合理的发展蓝图。它将统筹城市与乡村的建设与发展,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对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布局等进行全方位规划。无论是城市功能的完善,如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布局,还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推进,都将在这一规划的指引下有序开展,为巩义市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1月7日,我市在迎宾馆会议室召开城乡总体规划评审会,对2014~2030年城乡总体规划进行再次评审,提出修改意见。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郭风春和我市领导徐相锋、孙淑芳、李明桢、谈得胜、冯献峰、朱军、李刚、南毅强、贺传伟等出席会议。
汇报会上,规划设计单位负责人介绍了我市城乡总体规划方案中的发展战略与目标、综合交通、旅游开发、规划实施措施等情况;评审委员会和与会专家进行了认真讨论和评议,一致认为规划编制单位和相关部门为规划编制做了大量工作,指导思想明确,内容全面,资料翔实,布局合理,对“三规合一”做了有益的探索,规划深度符合国家、省有关规划编制的规范要求和巩义发展实际,原则上通过评审,并围绕市域规划、中心城区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资源保护等方面提出了规划修改建议。
评审委员会建议,城乡发展战略应在河南省加快现代化建设纲要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思想,补充2020年主要规划指标的多规合一,深化巩东新区和回郭城区的规划内容,充分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及传统村落的整体价值,强调特色聚落集群的整体保护与开发,打造具有巩义地方的特色镇,优化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完善城乡路网结构和设施布局,加强区域内外以及各级城镇(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系;要进一步研究区域定位,斟酌城市性质表述和城市规划区范围,优化城市发展方向的表述和城市用地布局结构,加强现状用地的提升改造和中心城区的内外交通联系,优化路网结构和慢行交通系统,完善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落实“海绵城市”,进一步深化总体城市设计内容,提炼城市特色,加强巩义历史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承与利用,进一步深化近期建设规划内容,明确规划实施措施。
市委书记徐相锋指出,做好城乡总体规划编制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需要,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需要,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需要。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本着对发展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的编制好城乡总体规划,全面推进山水宜居城、现代工业城和历史文化城建设。
徐相锋强调,要努力完善城乡总体规划的提升,重点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提高站位,正确认识巩义的特色和优势,科学合理的确定城市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把巩义的发展更好地融入中原经济区的大格局中;二是集思广益,坚持开门编规划,广泛征求与我市有合作关系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知名专家的意见,汇聚各方共识,凝聚各方智慧,使总体规划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三是要强化衔接,统筹编制,坚持下位规划服从上位规划,局部规划服从全局规划,专项规划服从总体规划,确保全市规划等各项工作一盘棋。
徐相锋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凝聚合力,层层压实责任,层层推动落实,为规划完善提升出智出力,加快推进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