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苏轼两次犯傻成两名作,一次以为欧阳修近视,一次说王安石没常识
创始人
2025-06-08 13:34:20
0

能做美食家、能当酿酒师、能引领北宋文人的穿戴风尚、能做二品大员的苏轼,也有犯傻的时候?没错!历史上苏轼犯过两次傻,一次以为欧阳修近视,一次说王安石没常识,但却成就了两首名作。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围观一下。

”针对“欧阳修

欧阳修对苏轼来说是恩师也是伯乐,是欧阳修的极力推崇才让当年21岁的苏轼在北宋迅速成名,所以这个”针对“是要打上引号的。对欧阳修,苏轼是敬了一辈子,但却对他的一首词挑了回刺。当年欧阳修写了一首名为《朝中措》的词作,开篇是“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这是一首送别词,这首句的意思是说平山堂外一片晴空万里,远处的山色若有若无。

此词问世后,受到了文人们的一致好评,苏轼也觉得写得不错,但却觉得这句词有问题,平山堂和对面的山离得不算远,为什么会山色有无中呢?《艺苑雌黄》记载,当时东坡不但因此事笑话了恩师,还认为“永叔短视”,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东坡认为欧阳修这是近视了。

27年以后,东坡终于还是理解了欧阳修的意思。这一年他身处黄州,处于人生的低谷期,当时好友邀请他同游自己的快哉亭。就是在这快哉亭上,东坡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还写下了一首名作,全词如下: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这首词的经典程度自然不用多说,最后一句是备受推崇的千古名句。词的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体现了东坡在面对人生低谷时的豪情。其中上片的最后一句,就是他向恩师“认错”之句。自己来到了快哉亭,在江南烟雨中,看着杳杳烟霞中孤鸿飞起,自然地沉浸于对往事的回忆中,当往事蒙了眼,一切的山色也就若有若无了。当年欧阳修也是这种心境,所以虽然山隔得不远,也会是“山色有无中”。所以当年欧阳修那句词不但不是因为短视写错了,而且是妙笔。

针对王安石

王安石对苏轼来说,应该是算是老对头了,虽然二人都是君子,晚年也都和解了,但年少时倒没少为难对方。有一次苏轼造访王安石府邸,对方暂时不在,便在书房内等着。他看见书房的桌子上摆着这样两句没有写完的咏菊诗:

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当时东坡觉得这诗是写错了的,菊花本就生在秋天,怎么可能被秋风吹落。于是他便挥笔在后面添了两句:

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没过多久,东坡被贬至黄州,和好友一起赏黄州菊时,他看到秋菊在风中纷纷飞落,这才意识到自己当时是写错了。虽然这首诗写得并不见得有多高明,但因为是两位巨匠合作完成,所以便流传了下来,也成了一首名作,经常被用来劝诫后人做人不要太自作聪明了。

苏轼的这两次挑刺,虽然看上去犯傻了,但是也可见他对待事物并不盲从,常常有自己的思量,而这也是他能写他人所不能写的原因。

相关内容

瑞德智能:公司正积极构建“...
证券日报网讯 瑞德智能9月16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
2025-09-17 05:04:25
原创 ...
在山东德州的幽深巷陌间,李先生珍藏着一枚别具非凡意义的铜币——中华...
2025-09-17 05:02:33
原创 ...
在阅读本文之前,我们诚挚地邀请您点击“关注”,这不仅方便您参与讨论...
2025-09-17 05:02:16
原创 ...
洪武十五年八月,朱元璋的发妻——51岁的孝慈高皇后马氏病逝。这一消...
2025-09-17 05:02:08
原创 ...
在中国近现代史的波澜壮阔中,《论持久战》作为毛泽东的重要演讲稿,成...
2025-09-17 05:02:02
原创 ...
在古代,流传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这一观念导致了许多女性的才...
2025-09-17 05:02:01
原创 ...
“他好歹也是一位司令,喜欢喝酒就喝点好酒,非得喝那些兑水的假酒,结...
2025-09-17 05:01:57
这个三峡地区重庆段发掘的战...
当江风吹起铺在沙土之上的巨大塑料布时,一具从泥土中清理而出的马匹骨...
2025-09-17 05:01:56
花旗家族办公室拥抱私募股权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 即使全球贸易不确定性高企,花旗集团的家族办公室...
2025-09-17 05:01:48

热门资讯

《子弹库帛书》英文版出版学术座... 近日,庆祝楚帛书回归暨《子弹库帛书》英文版出版学术座谈会在北京大学人文学苑举行。会议由北京大学中国语...
跟着文物,穿越到唐朝 (原标题:“大唐盛世 法门珍宝——唐代文物精品特展”亮相浙博 跟着文物,穿越到唐朝) 图为展览现场...
来看看古人避暑吃什么?一千多年... 热了吧?来看看古人避暑吃什么?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人就吃上冰激凌了。
于谦,为何难逃一死?偌大的明朝... 公元1457年正月的北京,寒风卷着雪花打在崇文门外的刑场。 一位鬓发斑白的老臣被绑在木桩上,他身上的...
原创 宋... 民国时期的宋家,提到这个名字,许多人首先会想到的是“宋家三姐妹”。她们分别嫁给了孔祥熙、孙中山和蒋介...
原创 秦... 每个人的名字中蕴藏着丰富的信息,而其中最具象征意义的莫过于我们的姓氏。姓氏不仅是我们身份的象征,也是...
原创 配... 1948年10月,锦州的铁血奋战 1948年10月,战火弥漫的锦州成为了东北战场的关键。东北野战军为...
原创 刘... 刘邦,汉高祖,家中排行老三,年少时常被称为刘季,作为刘家最小的嫡子,命运似乎并未给他特别的宠爱。他的...
原创 世... 仓颉造字是中华文化历史中的一大盛事,无论在哪个民族,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文字体系,都至关重要。文字不仅...
原创 十... 解放战争中的淮海战役,在战争史上创造了一个以少胜多的传奇。此次战役中,蒋介石投入了大量兵力,甚至亲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