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年前的一部连续剧《精忠岳飞》中,故事以宋金海上结盟为背景,北宋发起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役。然而,北宋军队面对被金军打得节节败退的辽军时,却遭遇了一场出乎意料的反击,最终导致北宋军队在企图收复失地时溃败。在这场战争的叙述中,出现了一幕北宋将领刘格前往金国寻求军事救援的场景,而在金国重臣粘罕的大帐内,刘格被嘲讽道:“这才叫酒!你们喝的那叫什么!” 这一情节引发了一个问题,即南北方人对白酒的口味偏好的不同。
在《水浒传》中,对北宋末年时期的白酒作出了详细解释。白酒并非高烈度的饮品,而是一种含有低量酒精、能够解渴的米酒。与江浙地区流行的白酒相似,北宋时期的白酒口感清凉,度数低,适合作为解渴的饮料。这样的酒水在北方游牧民族中并不普及,因为他们更喜欢口感更辣涩的白酒。
北方游牧民族在寒冷的秋冬季节中,为了应对严寒,发明了一种辣涩但能使身体发热的白酒。这种白酒成为了他们面对极端寒冷时的生存利器。然而,这种口感独特的白酒在与中原文化相交融时,引发了一系列的文化冲突。
粘罕嘲笑北宋的白酒,实际上是因为对他而言,这种米酒就像是喝凉水一样。相反,中原人士对北方的白酒却感到陌生,因为那种刺激口腔和胃部的感觉让他们无法适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种不同口味的白酒文化在一起碰撞,产生了一定的冲突。
元朝一统天下后,北方的白酒开始在内地大规模传播。然而,中原人士花了一些时间才逐渐适应北方白酒的苦辣口感。这也解释了《孔乙己》中主人公每次去咸亨酒店时只“温一碗酒或两碗酒”的原因。这种高度数白酒对于中原人而言已经足够了,而在北方,这样的白酒则成为了他们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