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长平之战大胜,为何“杀神”白起还是被赐死了?不懂君臣之道
创始人
2025-06-07 15:32:06
0

提到白起这个名字,想必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便是那杀神的名号。作为秦国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最为著名的将领之一,他的运筹帷幄使秦军在对外战争中显现出无往不利的态势,为最后秦朝的建立奠定了一定基础。

但令人奇怪的是,如此一个功勋卓著的将领,最后却并非死于疾病或战斗,而是被自己效忠一生的君王赐死,可谓是一大奇谈。但如果探究当时白起所处的环境及其行为,我们却能发现,其实他的死是情有可原了。

白起的鲁莽行为是导致其死亡的直接原因

长平之战后,赵国四十万精锐死亡殆尽,此时的赵国就如拔了牙的老虎,毫无威胁之力。鉴于此,白起力主乘胜追击攻打邯郸,但秦相范雎却成了他计划实施的最大阻力。

如果让白起在获得长平之战的胜利之后再度攻下赵国,那么他的功劳和国内的地位就将彻底压过范雎,这绝非范雎本人想要看到的。

再加上来自韩赵两国的重金诱惑,范雎向秦昭襄王提出了完全不同于白起的提议:“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

秦昭襄王最终采纳了范雎的建议,而本来获得巨大功劳的白起此时则如局外人一般被晾在了一旁,秦国也丧失了一个彻底灭亡赵国的机会。

几个月之后,秦王再度出兵攻打赵国,但赵国在背水一战的心态下战斗力却更加强盛,再加上其他诸侯国的应援,秦国接连遭到了重大失利。

看到出现这一幕自己早就料到的情况,白起不由得愤慨出声:

“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

这句话可谓是充满了对秦王目光浅薄的讽刺,而秦王本身在决策失误和战争失利的打击下就十分懊恼,听闻这句话自然更加愤怒,要求白起立即出兵,但白起却称病不行,表现出一种抗命不从的感觉。从这点来看,白起的话语及称病的行为都冒犯了君王,是导致其死亡的导火索。

白起之死是秦王加强自己威信的有力手段

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就开始运用法理思想来作为主要治国手段,严苛的法律之下形成了井井有条的社会,君臣之间的相处也是如此。

而且在古代封建社会的制度之下,君王可以放低姿态来对臣子客气,但臣子却决不能以下犯上对君王不敬,秦国在这一点的体现上则更加强烈。

而从白起的行为来看,他的行为毫无疑问地可以说是触犯了君臣之间相交的大忌讳,很容易引来猜测与记恨。最重要的,如果任由白起这种不尊君王的风气传播开来,对秦国统治者来说无疑是一场比军事战败更难以处理的灾难。

因此,杀死白起更像是一种杀鸡儆猴,警告其他臣子绝对不能踏过君臣之间的界限,否则下场便是死亡。如白起这样功勋卓著的将领尚且因此而被处死,其他臣子心中自然不敢再生气造次之心。

此外,白起一生经历大小战役七十余场,由他指挥获胜的战役全都取得了胜利,如伊阙之战、鄢郢之战、华阳之战等,他也因此早就在秦朝政坛之中获得了极高的地位,而长平之战的胜利无疑又是一大功劳。

正所谓功高震主,有这样的臣子在,秦王不得不感到如坐针毡,将其除之而后快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白起自身的性格有着致命的缺陷

在白起被赐死的前后过程当中,他其实有着很多机会可以再度得到秦王的信任,而非将君臣之间的关系搞到僵化的地步。

比如在知道秦王放弃乘胜追击攻打邯郸后,他可以主动放低姿态并奉承秦王的决定无比英明;又比如在知道秦军接连失利后不做评价,不至于激怒秦王;还比如在秦王要求自己出征时,死活都要骑马前往战场走一遭来表明为国效力的决心。

但白起却选择了以最刚烈的态度来面对秦王和他下达的命令,这无疑是最为不智的应对方法。但这也就是白起固执倔强性格的体现,是他最真实的态度。

此外,在与大臣之间的关系处理上,白起做的也并不到位。作为与他同等地位的大臣,范雎之所以在是否乘胜追击上与白起有着截然相反的意见,除了其本人颇有私心外,白起和他的关系并不亲近也应该也是重要原因。

否则看着自己的好友节节高升,范雎心中必定也会是颇为高兴的,又哪里会去极力阻止呢?

而当秦王问及众大臣如何处置白起称病不行的罪责时,范雎也出来添油加醋地说了一句“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馀言”这样的落井下石之语。

而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结果,与其本身的固执性格在平日之间对他人多有得罪必定是有着密切关系的。若是在白起显贵之时尚且还好,可一旦他落难,这些明枪暗箭也就来了。

虽然君王并不乐于见到朝中出现功劳极大的臣子,但他们也并不能随便找个理由就将其除掉,不然难免使其他大臣产生兔死狐悲之心,认为建功立业会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从而选择糊弄糊弄了事。再加上坐拥极大功劳的臣子本身便拥有着值得重视的莫大才能,因此,滥杀功臣对国家的整体发展可以说是有害无益。

但白起冒犯君王在先,有了致死的罪名,而其他大臣包括范雎在内与白起之间的关系也并不亲近,自然只会对他的死亡产生罪有应得的心理。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白起走到被赐死这步也并不奇怪了。

总结

虽然白起在行兵打仗这一领域有着极高的建树,也凭借自己的能力使自己成为了秦国核心政治的重要人物。但若说到君臣之间的相处之理,他却可以说是毫无经验,甚至冒失多多,其后导致自己遭到秦王及群臣的记恨,最终被赐死杜邮。

相比于范雎在犯下重大错误得到秦王“有敢言郑安平事者,以其罪罪之”的亲密庇护,白起的死亡可以说是充满了悲剧性,实在让人生出扼腕叹息之感。纵观后世的岳飞,又何尝不是与其有着相似之处呢?

参考资料:

《史记》

相关内容

再战UFC精英之路尹帅自评...
8月22日,第4季UFC精英之路半决赛将在上海体育馆举行。在其中一...
2025-08-22 12:53:24
西北家庭游七天六晚攻略!夏...
我的西北七日之旅:荒漠、星空与文明的印记 西北,这片广袤而苍茫的土...
2025-08-22 12:44:40
河南:激情南太行户外运动主...
8月20日,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新乡市政府联合主办,新乡市文化广...
2025-08-22 12:44:20
“大国重器”来了!8.5万...
  
2025-08-22 12:39:39
青春赛场展风采 青岛健儿在...
信网8月16日讯8月10日至15日,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在辽...
2025-08-22 12:36:02
第八届“五彩神箭”国际射箭...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记者 陈郁 报道)8月21日,青海省...
2025-08-22 12:35:33
原创 ...
民间对《三国演义》中的武将排序有个说法:“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
2025-08-22 12:35:02
原创 ...
引言 荒村雪欲作,耄叟病无聊。树暝乌鸢集,茆深雉兔骄。溪滩观趁渡,...
2025-08-22 12:34:59
2025南昌马拉松大众直通...
新闻荐读 今日上午10时, 2025 南昌马拉松(简称 “英雄马”...
2025-08-22 12:34:54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306、中年读三国,方知古今同道。 《三国》读到第496页,有3点感悟,记录下来: (1)骄兵必败,...
原创 刘... 刘备在请诸葛亮出山的时候可以说是势单力薄,自己的实力远远比不过当时的曹操和孙权。按照常理,刘备在这种...
原创 受... 隋朝末期是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已,各地群雄并起都想趁乱世分一杯羹,最终由唐国公李渊从晋阳起兵攻打隋朝...
原创 湖... 人杰地灵的湖南省,有一个郴[chēn]州,扼守“楚粤之孔道”,历史上对广州极为重要。 【郴州】 郴...
原创 美... 我们国家的很多人,对美国不抱好感,主要原因是,美国经常时不时地跳出来,在各方面指责、为难、打压我们,...
原创 1... 故事发生在1950年的昆明,两位老战友孔从洲和陈赓在过桥米线馆相聚,这次相聚勾起了他们对往昔战友情谊...
原创 世... 文|法老 一、齐长城的修筑 自周平东迁后,周室衰微,各诸侯国势力日益崛起,开始挑战周室的独尊地位,...
原创 中... 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只能算是一个小农国家,几乎没有工业,可谓一穷二白,整体国力远逊于英美。但短短70...
原创 历... 隋朝虽然仅仅只存在了37年,但是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隋朝这短短三十多年的历史,却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
原创 原... 今天我要跟大家说的是张作霖被炸死后,他的那七个干兄弟,后来的结局是怎样的? 张作霖在成为东北王之前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