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乾隆八年号称“史上最热”,到底有多热?逼得乾隆差点发布罪己诏
创始人
2025-06-07 12:32:37
0

清乾隆八年夏至刚过,乾隆皇帝给礼部下发了一道谕旨,命该部官员“加意照看”出使清朝的苏禄国使臣,并特意关照要“多给冰水及解暑药物,并遣医人不时看视”。注意,此时才是夏至刚过的农历五月。

3天以后,乾隆皇帝又对刑部官员下发一道谕旨,命该部官员迅速审理在京关押的轻型罪犯,“查明情节,或应释放、或应减等,即速分别请旨完结”;对重罪人犯,也要“添盖蓆棚,给予冰汤药饵,无致病暍”。

六月初一,乾隆皇帝对礼部官员再次下发谕旨,命其“即速虔诚祈祷”;命时任九门提督舒赫德为九门内外守将“预备冰水药物。以防病暍”并以城门为计算单位,给予一千两至两千两的“高温费”。

数日之后,乾隆皇帝对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等地督抚发出明诏,要求他们精心抚恤辖区内“竟有病暍,或至伤损”的民众,甚至给予了动用“存公银两”的特权。

而这一切,只是因为“今岁夏至以后,天气炎热,甚于往年,以致人民病暍者多”。

乾隆八年之夏至以后便开始的大范围酷暑,到底严重到什么程度,气温究竟有多热,才会被清朝官方文献占用如此大的篇幅来记载,才会让乾隆皇帝前后发出数道谕旨予以防暑指示?

命该管部门祭祀祈祷以后,酷热未消,一向自负的乾隆皇帝竟然发出了一道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谕旨。《清实录·高宗实录》有载:

乾隆八年。六月。丙辰。谕、京师自五月杪以来。天气亢旱。且溽暑炎蒸。甚于往岁。明系上天垂象以示儆。朕夙夜忧惕。莫释于怀。皆因朕躬之阙失。或用人行政之失宜。

也就是说,乾隆皇帝甚至将“今岁蒸暑倍常”的原因,归结到了自己的身上,认为是自己“朕躬之阙失、用人行政之失宜”才招来的上天惩罚。好在,这次酷暑在六月份达到温度峰值后再未继续上升,要不然乾隆皇帝必定会发出《罪己诏》,以谢罪于天下苍生,以“感召天和,潜消沴戾”。

在诸多历史文献和相关观测数据记载的支持下,后世学者对当时的气温有过较为精准的计算,认为乾隆八年六月下旬的平均气温始终保持在40℃以上,最高温度应该达到了历史罕见的44℃。44℃是什么概念?气象学上把日最高气温超过35℃的天气称为高温天气,从乾隆八年到现在,这一高温记录始终都未被打破。

在严重缺乏有效降温手段的乾隆年间,如此高温无疑就是一场无法预见、无法应对更无处可躲的灾难,于是“土石皆焦,桅顶流金,人多热死”;于是“薰热难当,炎如火灼,人多渴死”;于是,“道路行人多有毙者,京师热毙者更甚”。根据当时的官方记录,仅在六月下旬的10天之内,仅京师城垣和近郊因为酷热而死亡的人数就多达11000多人。

面对如此恶劣的高温天下,一向自命不凡、高高在上的乾隆皇帝,除了接连发布谕旨做出收效甚微的高温应对指示外,竟也是一筹莫展、无计可施。

六月中旬,乾隆皇帝在时任直隶总督高斌的奏折中,既无可奈何又满怀对上天敬畏的做出批复:

大田现望泽孔殷。且京师旱暵特甚。病暍者多。此皆朕不德。小民其何辜耶。朕别无他谕。想卿同此心。唯有望上天早赐惠一日。即早解一日之忧耳。

能把乾隆皇帝逼到如此程度,可见乾隆八年号称“历史上最热夏天”,当属实至名归。

参考文献:《清实录·高宗实录》、《清史稿·灾异志》、《中国灾害通史·清代卷》

相关内容

原创 ...
西北大地上,有一座历经千年仍光彩夺目的文化古城——西安。作为陕西省...
2025-09-14 13:42:08
原创 ...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火车站往往象征着城市的现代与宏伟。高铁飞驰如风...
2025-09-14 13:42:07
原创 ...
在广东省北部,有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韶关。它宛如岭...
2025-09-14 13:38:38
原创 ...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最近我来到广东省云浮市的新兴县游玩...
2025-09-14 13:38:23
(走进中国乡村)从“晒秋”...
中新社 合肥9月14日电 题:从“晒秋”到“售秋” 皖南古村文旅焕...
2025-09-14 13:37:50
原创 ...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广州作为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
2025-09-14 13:37:32
原创 ...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作为中国的一线城市,广州的商业活力...
2025-09-14 13:37:05
2025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
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发展与保障中心主任蔡嘉璇介绍,据不完全统计,三天...
2025-09-14 13:36:55
原创 ...
1942年,凌少农为了购买布料与日本商人接洽,面对对方疑惑的目光,...
2025-09-14 13:34:17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当然可以!下面是对你提供文章的逐段改写版本,语义保持不变,同时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使内容更加丰富: ...
原创 湖...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在开始阅读本文之前,请您在右上角点击“关注”,这样精彩的内容就不会错过,随时方便查...
吉林长春:158件珍贵文物再现... 6月17日,在吉林省博物院举行的“宋韵千年 礼行天下”展吸引观众前来参观。本次展览展出158件(套)...
洛阳博物馆一青铜器展品酷似La... 6月16日,有网友发帖称,他在洛阳博物馆内发现一件东周的青铜器展品,其外形酷似最近大火的Labubu...
原创 此... 古代历史上,战乱频繁,北魏太祖成功统一了北方后,北方境内涌现了许多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他们大多来自六...
原创 百... 在福建漳州,洪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枚意义非凡的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壹圆银币。这枚银币,不仅是洪家世代相传的...
北华大学夫余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6月13日,北华大学夫余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夫余国研究学术交流会在北华大学举行。 夫余国作为...
在河泊所遗址读懂西南边疆“从多...   自古民族众多、曾建立古滇国的西南边疆,在西汉设置益州郡、实行郡县制后,是如何融入中华文明“一体”...
原创 太... 大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二日,徐达率领明朝的精锐军队兵不血刃地进入了元朝的都城大都(今北京)。...
原创 朱... 好的,我会保持原文的意思,增加一些细节描写,且整体字数变化不大,帮你改写一遍这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