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临终前,拉着四弟胤禛的手,递给他一串佛珠,并再三叮嘱他要善待兄弟臣民,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伤害他们。
后来四弟胤禛即位称帝,也确实是按照先帝的指示行事。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还有同门的十四阿哥胤禛,都给了他很多。问题就出现了。为此,雍正皇帝也是苦恼万分,无处倾诉。最后,就连李伟也忍不住了,说道:
“先帝是各方面都很好,只是太宽容了,他明明知道八爷等人不怀好意,却还是一一封了贝勒亲王的爵位,把这些问题都交给了老爷! ”
没错,康熙帝明明知道胤禩等人都是别有用心的,为什么还要加官进爵,给雍正帝制造麻烦呢?
杨娇峰谈《雍正王朝》系列文章:难怪康熙皇帝要留下八儿子胤禵。你认为雍正皇帝即位后做了什么?
一,
康熙皇帝临终前,特意将四子胤禛召到身边,为他一一分析了他的儿子们谁有实力争夺皇位。
他首先谈到了废太子胤礽,说自己原本把希望寄托在废太子胤丰身上,可惜他不是国王的选择。至于为什么,就不用多说了。四公子胤禛在废二皇子的时候也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他也理解。
后来他提到老八胤禩,康熙皇帝给出了如下评价:
“八阿哥印书处处模仿我,但他却学不一样。我以善待人,他以善赢得人心。我对属下过分纵容,他却比我更加纵容。”
最后他补充说,即使他的慷慨是真的,也只会彻底摧毁清朝,所以他不能当皇帝。
紧接着,康熙帝解释了自己囚禁十三阿哥胤祥的原因,就是怕他一意孤行,坏了大事。现在这个位置就传给你四阿哥胤禛了。有了这十年的教训,十三弟胤祥一定已经克制住了自己,你可以放心大胆地使用他了。
不过他即将接班的四阿哥胤禛也有问题,就是他常常太急躁,对人不宽容,所以希望他能佩戴他的这颗念珠,永远拥有一颗善良的心:
“善待你的兄弟,善待你的臣民,除非必要,否则不要伤害他们!”
二,
正是因为康熙帝留下了这样的指示,雍正帝在其后的统治过程中,方方面面都迁就了老八胤禩等人。即使八王逼宫议政,也没有被杀。
就连派人杀掉自己弟弟弘历的三皇子弘时,也觉得皇阿玛不会对他下手。当他得知自己活不下去时,他向雍正皇帝喊道:
“阿琪娜,塞斯黑罪孽不可饶恕,阿玛大帝不是也给了他们死刑吗?”
结果雍正皇帝气得一脚把弘时踢到一边,怒道:
“我之所以不杀你八叔他们,是因为你太爷爷临终前留下了口信,无论怎样艰难,我都不能违背他的意愿。”
不过,如果不违背康熙帝的意愿,就得忍着这个心愿:
所以,为了不让弘历重蹈自己的覆辙,他表示留不住弘时,必须除掉他。免得他给弘历带来麻烦,导致新政无法实施,自己和康熙皇帝多年的心血付之东流!
当然,雍正皇帝之所以要处决弘时的原因,并不像他说的那么简单。他也很清楚,红石不是红历的对手。就算他留下来,也不会对弘历构成丝毫威胁。
雍正皇帝之所以要亲自对付弘时,其实也是他对儿子深爱的体现。一方面,他很了解弘历的脾气。一旦登基,弘时的结局就不会是自杀那么简单了。所以,为了不让红石再次遭受非人的折磨,还不如尽快将他送入天堂,获得自由。
三,
另一方面,他也不希望弘历被指控杀了自己的兄弟,就像弘历主动请缨得罪天下士人时,雍正帝制止了他一样:
“如果你想得罪人,留下坏名声,那一切就由你阿妈自己承担吧。”
要知道,康熙帝之所以将皇位传给四子胤禛,是因为他认识到只有自己才能坚决执行新政,刷新官制,纠正自己的错误。毕竟康熙皇帝太爱惜自己的羽毛,不想因为推行新政而得罪别人。然而,如果新政不实行,清朝就会陷入危险,所以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任皇帝身上。
然而,正如雍正皇帝传位给弘历时所想的那样,如果不除掉弘历的话。那么,弘历即位后,弘时会不会闹事呢?如果是的话,弘历会照顾他吗?
这些问题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何况,弘时还活着的时候,就敢对弘历下手,何况是他不在了。
康熙皇帝也是如此。老八胤禩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在闹事了。如果他死了,谁能保证他不会再惹事生非呢?
难道康熙皇帝只看到了八阿哥胤禩以善博人心,却没有看到他陷害兄弟,暗中作怪?
并不真地!
事实上,“雍正王朝”之初,康熙帝在第一次朝会上就表现出了对八弟胤禩的不满。当时黄河决堤,康熙帝欲派人赈灾。结果,太子胤丰、老八胤禩等人的表现,都让他不满意。直到四子胤禛的出现,带来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国库没有粮食,没有银子可以分配。
四、
这也是康熙帝第一次对老八胤禩发脾气,指出户部是他监察的,居然能吃到这样的亏!
如果八阿哥胤禛能及时提出整改建议,或者四阿哥胤禛提出派人去江南筹款赈灾的话,他能站出来接手这个工作,恐怕他也能改变。康熙皇帝对他的看法。可惜他什么都没有做,只是磕头认罪。
即便如此,康熙皇帝并没有放弃对他的希望,仍然希望他能够站起来承担接下来的工作。比如,江南募捐赈灾完成后,康熙帝在朝会上嘉奖了四子胤禛,并封为县皇后。他当场提议,谁能追回70?欠款,就封为太子。
你对谁说这句话?
其实是给老八胤禩说的,因为他掌管户部,钱都是通过他借的,自然要追债。
不仅康熙帝这么想,那些借钱的官员也这么想,所以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就聚集到了八爷府前。他们的诉求也很简单。他们只是暂时买不起这么多钱。他们希望八爷能够对皇上说一句话,软化一下:
“哪怕只是一两年,也好啊!”
“同意我们分期付款,这样就有回旋的余地。”
也就是说,他们从心底里觉得,这份工作是属于老八银虎的,他们没有理由不还钱。他们只是希望能得到休息并分期付款。
就连八爷党内的其他成员老九胤禛、老石胤奇也极力劝说八哥接下这个职务。一方面可以得到王子,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自己的出行变得更加轻松。
五,
事实上,如果老八胤禩接手追收户部欠债的任务,那将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情。
这种好处并不像吴思道说的那么简单。皇帝需要一个王子来替他分担。更重要的是,他想要讨债的时候,比四弟胤禛有优势,更容易完成任务。
你想知道四弟胤禛后来讨回户部欠债的结果是什么?
失败的!
没有追回的债务暂时困扰了胤礽太子,太子也当场给出了解决办法:
“我的意思是,两年的时间里,第一年还一半,第二年还一半!”
当时欠钱的大臣们都喊“是”,都说皇帝和太子太英明了。没有部长反对这个建议。
事实上,后来的康熙皇帝也只能采纳这个建议,而且他这样做的前提是胤丰太子先斩首后报告。
这是什么意思?
由此可见,如果老八胤禩去追户部所欠的债,根本就不会出现老臣上吊、皇子上街的恐慌。正如一位大臣所言,只要八爷接手这份工作,并与皇上通融,绝对可以分期解决。
当然,那些有钱人,以八爷党的实力和手段,一定会有所回报的。就算欠钱的人都还一半,也还有六百万两的利润。虽然没有达到康熙皇帝定下的一千万两的目标,但也比一两好太多了。
要知道,四胤禛辛辛苦苦得罪了那么多人,最后却只收回了百分之三十,才三百万多两!
六,
这样,八爷党就可以在不得罪任何人的情况下获得康熙帝的圣心,并且可以完成四世胤禛双倍的成就。为什么不?
当然,八世银素逃避办事,也不算什么大错。真正让康熙帝心寒的是他主持刑部的冤案。
其实康熙帝也知道八阿哥胤禩明里暗里与太子胤礽作对,所以当四子胤禛患病无法接手刑部冤案时,他就发呆了。幸好有张廷玉在场提醒,这差事太繁琐,不能让八阿哥劳累,还得额外派一个阿哥协助。他这才回过神来,特意派了太子胤礽的忠实追随者老十三胤祥前来协助。
可惜了,第八胤禩是谁?这样陷害胤礽太子的机会他怎么会放过呢?
就这样,萧国兴在夜里受到审问,被诱导向太子胤礽汇报,口供连夜送到了康熙皇帝的手上。现在好多了。康熙先生有麻烦了。从表面上看,八长老胤禩似乎不想当众听到这件事,想要原谅太子胤礽。但事实上,他是在给康熙皇帝出难题。
幸运的是,那天在书房加班的正是张廷玉。两人寒暄之后,突然一把将奏疏烧了,这相当于给康熙帝卸下了肩上的担子。这样一来,即使康熙帝日后后悔,也只能找奏疏诉苦:
“我不知道还有这样的纪念碑!”
在不明真相的康熙皇帝看来,老八胤禩处理问题的方式颇为可取,对他的行为也给予了积极的回应。
七,
康熙皇帝一开始觉得胤禩老人可靠,就下达了这样的命令:
第一件事就是把屠历臣叫过来,让他连夜送肖国兴去宁古塔。这等于是帮太子胤丰和老八胤禩“消灭”了唯一的证人,将这件事彻底埋葬在了地下。
二是下令结案,相当于告诉别人,以后不许再提刑部的冤案。
三是除掉胤丰太子的亲信和涉及刑部冤案的官员,这等于是给胤丰太子一个教训。
最终直接将八阿哥胤禩直接晋升为廉王。一方面,肯定了他的行为,并给予了奖励。另一方面,这也是对他的一种安慰,让他尽快放下,这件事从此就烂在他的肚子里。
当然,后来他在热河巴达山庄接待蒙古王子时,也特地派了老八银狐去接待。可以说,如果后来屠历臣没有回来汇报情况,老八胤禩这次处理刑部冤案的方式就得到了康熙帝的认可。
可惜,当涂历臣回来将事情的经过汇报后,尤其是胤禩老人借康熙皇帝之名,引诱萧国兴招供后,勃然大怒,大喊两句:
“他的心可以杀,他的心可以杀!”
也就是说,从那时起,康熙帝无论怎么看老八胤禩,始终不喜欢他。一方面,这个老头胆大包天,以自己的名义做事;一方面,他不顾兄弟之情,陷害太子。
因此,老八胤禩代替皇帝接见蒙古王子的时刻,就是他的加冕时刻。从此,无论老八胤禩再做什么,在康熙帝眼里,都是虚伪的。
八,
甚至康熙皇帝将金如意赐给弘历时,也是对虚伪不肯杀人的第八胤禩的警告。
从此以后,无论是八阿哥胤禩带着道士张明德来见康熙帝,还是在推荐新太子时站出来保护童国维,还是十三阿哥胤祥与十四阿哥胤禵打架时,他都跑出来做起了打斗,很难改变他在康熙帝心目中的印象。
甚至在康熙帝的寿宴上,发生了骇人听闻的“死鹰事件”,康熙帝也知道他就是幕后黑手:
“有罪还是无罪,天知道,我也知道!”
既然如此,我们还是回到我们的正题吧,就像十三老胤祥曾经向四老胤禛抱怨的那样。巴吉怎么能这么贤惠呢?他做得罪人的肮脏活儿最快,也更热衷于笼络人心。此外,他还痴迷于陷害自己的兄弟,太子胤礽、十四世胤齐。到底阴谋全在皇帝身上,又何必留着他呢?
康熙帝将八子胤禩留给雍正皇帝。我杨娇峰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老八胤禩虽然做了那么多坏事,但是他太狡猾了,没有留下任何直接的证据。康熙皇帝暂时无法对付他。而且,康熙帝在想要对付太子胤礽的时候,也是犹豫再三,故意逼迫太子造反,让他犯下了滔天大罪之后才采取行动:
“这是我给他的最后一次机会,如果他还没有丧失良心,就应该放弃一切妄想,自己认罪。如果他还一意孤行,那么,前面的祖宗祖宗们他和他身后的历史史册不能责怪我。”
不管怎样,老八胤禩表面上对他还是很恭敬的,自己并没有犯下什么叛国罪,没有理由抓他。
九,
其次,老八胤禩被誉为“八贤王”,他在朝堂上的权力不容小觑。想要摆脱他,可没那么容易!
因此,康熙皇帝发现老八爷“有受罚之心”后,只能通过削弱八爷党的势力来平衡朝中关系。比如,第一次除掉老八胤禩的坚定支持者佟国维,就相当于打散了“佟班超”的势力。后来,他将十四老胤禩从八爷党中分离出来,并千方百计地推动他们的内斗,消耗他们的凝聚力。
最后,他明确拒绝了朝中大臣多次立皇太子的提议,并宣布不再立皇太子。等于是告诉群臣,不要推荐八皇子胤禩。我对于立太子,是有分寸的。不要利用舆论来威胁我。立谁为太子,只有我说了算。
这也是为什么马齐因为推举新皇子而再次被训斥后突然说出了“皇帝圣威”的原因。
换句话说,康熙帝并不是不想对付老胤禩,而是实在找不到对付他的理由。
在推荐新太子时,他终于找到了官员相互勾结的借口,想要惩罚八老胤禩,却被十四老胤禩击败:
“今天我要向阿玛皇讨个公道,巴格他们有罪吗?他们无罪,阿玛皇当众说他们无罪,如果有罪,一定要查清楚!”
所以,康熙帝根本对付不了八世胤禩。 “死鹰事件”之后,他更加有动力,也有无力感。再说了,我们当时只能维持稳定。如果我们真要对付老银苏,那就是按人家规矩办事,受骗了。也许胤禩老人会趁乱夺取皇位。
十,
除此之外,康熙帝留下八子胤禩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澄清了这个问题之后,不得不说,康熙先生的眼光实在是太毒了。
康熙帝临终前就明确表示,四子胤禛待人不宽,做事急于求成,很容易得罪人。事实上,他在当太子的时候,就有一个绰号叫“冷面王”,连老十三胤祥都跟着他脸红。
康熙帝将大清政权交给雍正帝,是有原因的,就是为了推行新政,纠正自己的错误。但谁都知道,新政的实施是得罪人的事情。没有强有力的支持,根本无法进行。
但老八银狐呢?
他的性格与雍正皇帝恰恰相反。再加上他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正好可以弥补雍正皇帝的过错。因为康熙帝也知道,只要八阿哥胤禩认命,他就依然是爱新觉罗的后裔,雍正帝也不会无法继续下去。
事实上确实如此!
老八胤禩在担任宰相、王大臣期间,真是尽职尽责,一心为清朝做贡献。可以说,年羹尧西北战役的胜利,离不开老八胤禩的贡献。事实上,为了取得西北战役的胜利,他与老九胤禛、老石胤禛、老石四胤禛反目成仇。
户部官员被雍正帝一一逼退。是老八银虎收拾残局,维持秩序;孙嘉诚被年羹尧杀害,清流百姓义愤填膺,咒骂王公贵族,无人前来祭拜。是老八银虎前去安抚他们;雍正皇帝鼓励旗人自己种下种子,而正是老八胤禩联系了一批旗人观察并带领他们跪拜老农民……
说实话,如果没有老八胤禩的早期支持,雍正皇帝的新政根本无法实施。当实施得差不多了,雍正帝开始筹划除掉旧尹素,并用计杀驴,不由得造反。
当然,这是以后的故事了。我们稍后会详细分析这一部分。是谁在逼宫,让八王爷强行进宫?
总而言之,康熙帝留住八子胤礽,并请求雍正帝善待他,是一个非常“毒”的策略:
如果雍正皇帝听从他的吩咐,真正善待老尹素等人,而不是与他们对抗,事事防备,那就最好了,两全其美。如果真的造成了双方的激烈争斗,以康熙帝对雍正帝的了解,那也不是什么好事。至于雍正帝会如何处理八世胤禵,那就不是康熙帝能左右的了。毕竟,他以慷慨着称。
好了,本期雍正王朝解密就到此为止。我叫杨娇凤。如果您喜欢,请关注。我们后续的解读将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