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更是被当地的屠夫欺负,上演了著名的胯下之辱的典故。不久之后,陈胜吴广揭竿起义,秦朝瞬间土崩瓦解,天下诸侯开始纷纷响应。楚国贵族项梁也率领当地的楚人反对秦朝的统治,韩信看到了施展平生抱负的机会,便投奔了项梁,成为了一名小兵,后来项羽独掌军政大权之后,韩信此时谋略频出,但是却一次也不被项羽采纳。此时的韩信深感怀才不遇,后来韩信便转投了刘邦,结果刘邦只是封他了一个管理仓库的小官,然而不久之后,因为其他人犯罪,他被牵累进来,最终也要被处斩。
据史料记载,当时其他同行的13名犯人已经被斩首了,下一个就轮到韩信了,此时的韩信十分悲愤,不愿意自己一生才华都没有施展,便马上死去,于是便鼓起全身的勇气,对着行刑官夏侯婴喊道,“汉王既然想要取得天下,为何要杀掉谋士?”夏侯婴看到韩信一表人才,颇有才情,便下了特赦令,最终韩信被无罪释放,并且还被推荐给了刘邦,虽然当时并没有立即得到刘邦的重用。但是后来在萧何的举荐下,韩信最终成为刘邦手下的大将军,辅佐刘邦打败了项羽,并且建立了大汉王朝,如果没有韩信死前的那一声喊叫,刘邦能否赢得天下,其实还是一个未知数。
笔者认为,在楚汉相争期间,项羽的失败其实是必然的,项羽身为贵族,并看不起底层人士,也就缺少了识人用人的能力,作为一个领导,识人用人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项羽正是错失了韩信,才导致最后在垓下兵败身亡。除此之外,韩信最后的结局大家也知道,并不好,这足以说明功高震主的危害性,在古代中国,皇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韩信居功自傲,并不收敛,最后丢掉了性命,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