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宫斗剧《如懿传》正在热播。近年来,类似的宫斗剧层出不穷。 《如懿传》的导演声称,他的剧与其他剧不同的是,它非常尊重历史。从剧中的场景来看,《如懿传》确实是尽可能贴近历史。比如仿生瓷、出口瓷、壁瓶等随处可见。
《如懿传》刚播出时,剧中人物的离谱造型就遭到了网友的疯狂批评。例如,乾隆和如懿穿着鲜艳的红、绿、蓝衣服;如意脖子上的大围巾等等,但这些都符合当时的审美。从乾隆时期的瓷器可以看出,当时盛行丰富、对立的色彩组合;而清朝的满族妇女也喜欢用丝绸作为围巾。
此外,《如懿传》中乾隆的帽子也受到了观众的批评。网友们纷纷调侃乾隆戴太监帽,甚至有人戏称乾隆是“蘑菇沟”的样子。乾隆帽子的斜度确实有点陡,像个蘑菇头。不过,这顶帽子很有历史意义。
这种帽子称为普通帽子,或者更具体地说是夏季普通帽子。这种皇冠帽也叫“草帽”。
和《如懿传》中的一样,夏长福冠的帽子是圆锥形的,由不同的材料制成,外面包裹着白布。帽子顶部密密麻麻分布着红色丝线,底部边缘用黑色带子磨圆。后面还有一根孔雀羽毛。
从《如懿传》剧照中可以看出,乾隆的夏长福冠和太监李渔的帽子确实颇为相似。但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那就是帽子中间的东珠。东珠是产于东北地区的珍珠,又称“北方珍珠”。东珠体大而圆,晶莹剔透,质感饱满。但长期的开采破坏了东珠的自然资源,而且当时还没有人工养殖业,所以每一颗优良的东珠都非常珍贵。
当时的情况是“河里不可能有蛤,蛤蜊船上不可能有珍珠”。东珠成为只有皇室、贵族、功臣才能使用的珍贵装饰品。珠子越多,等级越高。所组成的108枚东珠朝珠,只有皇帝、皇后、太后才有资格佩戴,连皇子都没有资格佩戴。
康熙、雍正画像中,夏苒均戴冠。画像中夏长的帽子与《如懿传》中乾隆的“太监帽”大致相同。看得出来,《如懿传》剧组在服装上还是下了很大功夫的。之所以令人震惊,在于古代与现代的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