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今天“统一”的定义,这不算数。
所谓大一统,最初出自《公羊传殷公年》:“王正岳是什么意思? 大一统。这里的大一统是因为古汉语中的单字是一个字,所以‘大’” ,“一”和“同”分别是事物的意思,“大”是动词,有尊重的意思,而“一”是起源,“同”是元朝的开始,“大同”。 “一统天下的政治学说,就是强调周王室按照自然法则统治天下,周王室是天下一切权力的源泉。”与其说它是一个政治概念,不如说它是一个抽象的哲学概念。
现在所谓的“大一统”,指的是一个具体的政治概念,即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统一的大国。这种统一的条件是:政治统一、文化统一、地区各民族具有相同的认同感。如果这个概念应用到古代中国,那么大一统就意味着统治者是中国唯一拥有合法统治权的人。在此前提下,整个统治地区都恪守儒家道德和政治理念。而其统治地位也得到周边各少数民族的认可。
从影响力来看,北宋时期,西域各国都将辽国视为“中国”,尊辽为正统。尤其是辽国灭亡后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可以说大大增加了中国在中亚的影响力。现在很多民族语言(如俄语)中,“中国”一词的发音是“契丹”的音译。
因此,宋朝,无论是南宋还是北宋,都不能算是一个统一的王朝。近年来,历史学家在提及宋朝时更多地使用“对抗”的概念,即这是一个对抗的时代而不是统一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