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回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介绍贾府之“宁荣二府”。其中,宁国府代表末世北京朱明,荣国府则代表清朝入关后之南明。也就是说在历史时间上,本回之宁荣二府并不是同时并存,而是前后相继。记清。
下面对宁荣二府及其人物之解读,是根据后文归结而来,请与相关章回对照着看。
本回:“(雨村)意欲到那村肆中沽饮三杯,以助野趣,于是款步行来,将入肆门,只见座上吃酒之客有一人起身大笑,接了出来,……雨村忙看时,此人是都中在古董行中贸易的号冷子兴者,旧日在都相识。”
本回回前有“诗云”:“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旁观冷眼人。”脂批道:“故用冷子兴演说。”
所谓“冷子”即“旁观冷眼人”;“兴(xìng)”,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以他事引起此事叫起兴,简称兴。
第七回交代,冷子兴乃荣国府王夫人之陪房周瑞的女婿。第七回之冷子兴代表天启年间归附后金之漠南蒙古东部部落,借以点出此处之冷子兴代表明末之蒙古族(详见第七回“冷子兴”);而此处之贾雨村则代表明末之女真族。
贾雨村问“都中新闻”,冷子兴说“荣国府贾府中”“出了一件小小的异事”,又道:“你们同姓,岂非同宗一族?”贾雨村道:“若论荣国一支,却是同谱。但他那等荣耀,我们不便去攀扯,至今故越发生疏难认了。”
所谓“若论荣国一支,却是同谱”,也点出贾雨村所代表之女真族本臣属于朱明。
冷子兴道:“如今的这宁、荣两门,也都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
脂批道:“记清此句。可知书中之荣府已是末世了。”
贾雨村道:“去岁我到金陵地界,因欲游览六朝遗迹,那日进了石头城,从他老宅门前经过。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大门前虽冷落无人,隔着围墙一望,里面厅殿楼阁,也还都峥嵘轩峻,就是后一带花园子里面树木山石,也还都有蓊蔚洇润之气,那里象个衰败之家?”“轩峻(xuān jùn)”,宽敞高大。“蓊蔚(wěng wèi)”,草木茂盛貌。“洇润(yīn rùn)”,润泽。
“金陵”“石头城”都指南京,“六朝遗迹”也点出南京。“宁荣二府”之原型则为明朝北京皇城;所谓“里面树木山石也还都有蓊蔚洇润之气”之“后一带花园子”,代指万岁山(景山)(详见《红楼重关》之六、第十六回“宁荣二府”)。
因明朝为朱元璋在南京所建,所以在《石头记》中,“金陵”既代指南京朱明(南明),又代指朱明。此处之“金陵”“石头城”即代指朱明,点出本回之“贾府”(宁荣二府)也代表朱明。
冷子兴道:“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及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还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脂批道:“作者之意原只写末世,此已是贾府之末世了。”
此处点出“贾府”代表末世朱明,为下文“演说荣国府”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