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李自成大顺朝的崩溃,很多人会把责任归咎于吴三桂:认为如果吴三桂没有请清兵入关,李自成的大顺朝不会被清军冲垮。当然,也有人认为吴三桂其实打算投降李自成的,是因为李自成麾下将领刘宗敏霸占吴三桂的小妾,所以导致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所以才有了清兵入关的情况。
其实,个人觉得,如果认为李自成的事业是因为刘宗敏霸占陈圆圆而引发的,那等于把文学当成历史了。更何况,刘宗敏的晚景(虽然不到40岁)也堪称壮烈,因为文学作品固然可以认为刘宗敏有罪,但是历史方面,需要正视刘宗敏的一生。
1、刘宗敏的人生路
刘宗敏出生于穷人家庭。当然这句话类似废话。因为毕竟没听说地主家庭会愿意跟随李自成造反的。刘宗敏也是一个苦命的人:刘宗敏的父亲因为缴纳不起明朝的添加赋税而选择自杀,这导致刘宗敏成了孤儿。为了生活,刘宗敏的母亲选择带着刘宗敏乞讨。结果在乞讨过程中,刘宗敏的母亲因为营养不良而死——从刘宗敏的童年来看,刘宗敏参加李自成的农民军是有思想基础的。而实际上,在晚明,有千千万万像刘宗敏这样的人,所以,李自成的农民军尽管使用很落后的武器,也依旧能不断给腐朽残暴的晚明朝廷沉重的打击。
所以,当崇祯七年(西元1634年),李自成的农民军途径刘宗敏生活所在地的时候,刘宗敏出于对明朝的仇恨,于是参加了李自成的队伍。之后李自成虽然也在明朝的军事打击下遭遇挫折,但刘宗敏始终不离不弃。因此李自成对刘宗敏很信任。并且,刘宗敏还跟随李自成立下了很多战功。
明朝崇祯十六年,李自成考虑称帝,为了规范新朝廷的官僚队伍,李自成册封刘宗敏为权将军。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大军攻破西安,而后不断东进,最终包围北京。
崇祯帝很清楚李自成队伍农民军的情况,担心自己一旦被李自成俘虏必然遭到虐杀。所以崇祯帝选择一死了之。明朝也就此覆灭。在这之前,李自成就册封刘宗敏为大顺朝的侯爵。
不过,大顺朝并不具备行政管辖的能力。军事上的胜利让李自成没意识到民政方面的缺乏。所以大顺朝没能处理好顺朝统治地区的建设等项目,同时,还导致打算投降的明朝官僚以及士绅的仇恨。所以,早在吴三桂打开山海关之前,明朝的官僚和士绅就考虑应该如何推翻李自成的顺朝。换句话说,吴三桂只不过是一个代表而已,即便是没有刘宗敏霸占陈圆圆,也必然会有人会出于推翻顺朝而勾结清军。
其实李自成的大顺与其说是被清军推翻的,还不如说是被明朝残余势力推翻的。清军入关以后,各地士绅纷纷组织武装起来,配合清军打击大顺军,李自成的大顺朝也由此成为流亡朝廷,并在明、清联军的打击下到处逃窜。
2、英年早逝
清朝顺治二年(西元1645年)夏季,清军在追杀大顺朝流亡朝廷的过程中,俘虏了刘宗敏。清军其实也听说过刘宗敏的大名:大顺朝的悍将、权将军。因此清军将领一度打算劝降刘宗敏,但是遭到了刘宗敏果断的拒绝:刘宗敏表示自己是铁骨铮铮的汉子,不可能投降,只求速死。最终,刘宗敏遭到了清军的处决。
刘宗敏毕竟也是大顺朝流亡朝廷的大人物,骨干将领。所以刘宗敏被杀的消息很快也被清朝当时实际上的主事者多尔衮获悉。多尔衮得知刘宗敏被杀之前的态度以后,也赞叹刘宗敏是一个好汉。
刘宗敏被杀无疑加快了大顺朝流亡朝廷崩溃的进度。当然在这之前,李自成已经在九宫山一带失踪了。
刘宗敏被杀的时候不到四十岁,可谓英年早逝。或许刘宗敏没有大局观,但是如果认为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是刘宗敏导致的,无疑是不公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