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城何处,遥望一高原。壮烈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陈毅元帅的诗所指的钓鱼城,坐落于重庆合川,宋朝人称它为合州钓鱼古城。
钓鱼城原本是一座名不见传的城池,因为在宋蒙战争期间,苦苦抵挡蒙古铁骑36年,让横扫亚欧大陆的蒙古大军止步不前。甚至让欧洲人眼中“上帝之鞭”的蒙哥大汗命丧于此,成为冷兵器时代人类战争史的奇迹。
钓鱼城的建立
公元1234年,以宋理宗为首的南宋朝廷昏招迭出,与蒙古人达成协议,联合出兵灭掉金朝。金朝灭亡后,依照双方的约定,南宋自己出兵收回河南故地。结果,宋朝出兵攻打河南的半道上,蒙古人突然反悔,偷袭宋军主力。
次年,蒙古可汗窝阔台撕下面具,对宋朝发动全面进攻,战线从川陕到淮河。南宋哪里是蒙古的对手。仅用一年时间,蒙古几乎把整个川蜀全部占领。
宋理宗急忙派名将余玠前往川蜀防守。面对如此烂摊子,余玠也束手无策。幸好遇上杨家将后人杨文,杨文向余玠献计说,蒙古人擅长平原作战,攻城是它们的弱项,如今阳平、七盘、剑阁全局沦陷,不如筑城防守。
余玠深以为然,把选址筑城的任务交给杨文,杨文有找来部下冉和冉璞兄弟,经过商议决定以钓鱼山为中心,建造一座城池抵御蒙古铁骑。
古代的城分为内城和外城,钓鱼城的外城以悬崖峭壁为基础,只有八个城门作为出口。内城里土地平整,水源丰富,主要用来驻兵开垦防御。如此一来,钓鱼城成为一座无懈可击的坚固堡垒。
大放异彩
公元1258年春节,宋蒙迎来决定生死的战争。蒙哥大汗,即成吉思汗的孙子,亲率10万蒙古铁骑,再加10万游兵散勇,集合20万兵力,分为三路准备一举灭掉南宋。
蒙古铁骑的战斗力无需赘述,三路大军很快把四川绝大多数地盘攻占,只剩下合州一座孤城。
蒙哥认为,诺大的川蜀都拿下了。一个小小的合州绝不可能负隅抵抗,便派遣宋朝降臣晋国宝前去说服合州知州王坚投降。
王坚不但没有投降,反而把劝降的晋国宝给宰了。蒙哥听说王坚斩杀自己的使者,勃然大怒。春节也不过了,经过一个月的准备,
由降将杨大渊为先锋,李忽兰吉和怯里马哥率水军战船200艘,阻断钓鱼城的粮道。一切准备就绪后,蒙古大军开始攻城了。
蒙古军先是攻破外城南门,随后对内城的镇西门、东新门、菁华门发动进攻,结果全部被宋军击退。
双方僵持2个月,钓鱼城又迎来连续20多天的暴雨天。蒙古军只好暂时休整一下。雨天过后,天气变得燥热,蒙哥的愤恨也到达极点,他亲自到前线指挥作战。
双方一场火拼即将拉开帷幕。蒙哥与大将术速忽里商议,攻城是下策,不如绕开钓鱼城,攻打南宋其他城池。但是其他大将坚决不同意,蒙古大军向来所向披靡,岂能因为一个钓鱼城令蒙古铁骑颜面扫地,必须把它攻下来。
蒙哥没有办法,架不住众将的怂恿,决定继续攻城。
一直到公元1259年夏天,川蜀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城外颗粒无收,蒙古大军面临缺粮的困境。蒙哥着急,太想早点攻破钓鱼城,以此来显示蒙古铁骑的战斗力。
蒙哥让士兵建造一座高达200米的高台,希望能够了解到钓娱城内的情况。蒙哥登上站在台上观望时,被城内的南宋守军看到。宋军赶紧搬出抛石机,对准蒙古军的高台一阵炮轰。不料,乱石砸中高台倒塌。蒙哥躲闪时,又被另一块乱石击中,差点当场毙命。
蒙哥被抬回营帐中,只有出气没有进气。宋军又用抛石机扔来三十斤鱼和烧饼,并修书一封说,钓鱼城内粮草充足,请蒙哥大汗收下30斤鱼和烧饼。
蒙哥听说此事后,直接被气死了,临终遗言说:
城破之后屠尽城中军民。(元史)
这也是为什么,钓鱼城被失守后,城中2万南宋军民无一幸免。
钓鱼城为什么如此坚固
此前,曾有有幸读过一篇有关钓鱼城的考古报道。钓鱼城的地基是钓鱼山,钓鱼山是一座很小的山头,绝对海拔在91.22米至186米之间,相当于30层到60层楼那么高。此地植被茂密,有河流经过,水源充足。若不是军事要塞,完全可以作为隐居的首选。
此地是多条江水的汇集地,嘉陵江自北而来,东北方向有渠江,西北又有涪江,南北西三面都是水流,城池又有东面高地依靠,非常适合防御作战。
本身宋军是中原步兵,蒙古军以铁骑为主。骑兵适合平原作战,攻城是它们的短板。骑兵可以快马弯刀横冲直闯,对步兵造成冲击,但是面对城墙,再彪悍的战马,再锋利的弯刀也束手无策。
所以,钓鱼城一直坚持到南宋朝廷灭亡。公元1279年,南宋已经彻底丧失抵抗力。在熊耳夫人的劝说下,钓鱼城开门投降。
从公元1243年开始,钓鱼城整整抵抗36年,没有沦陷过一次。不得不说,没有一座城池能像它一样顽强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