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明太祖朱元璋长子,明朝第一任太子,母亲孝慈高皇后马秀英。朱标生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自小随宋濂学习经传,由于从小接触儒家经典,性格宽厚仁慈,受到当时及后世的夸赞。可惜朱标英年早逝,以致于很多人都认为“朱标不死,朱棣不反”。那么,朱标的宽厚仁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
冒死为老师求情,洪武十三年,朱标的老师,明初大儒宋濂,因长孙宋慎被牵连进胡惟庸一案,导致全家被连坐。朱元璋气势汹汹,准备把宋濂也一起干掉,满朝文武人人噤若寒蝉,不敢说话,多亏了朱标冒着巨大风险向朱元璋求情,宋濂才得以免死,不过也被流放至四川。
多次为兄弟求情。洪武三年,其三弟朱棡获封晋王,洪武十一年去太原就藩上任。或许是在应天长期生活在朱元璋的阴影下,出来后的朱棡一下子就暴走了。先是因为伙食问题鞭打了厨子,遭到朱元璋的训诫,后来更是干了许多不法的事情,以至于被人揭发想要谋反,差点被朱元璋料理了。所幸太子朱标出面力保,表示只是小孩子心性不成熟,这才被赦免,不过还别说,从这以后朱棡真就变得老实了。
另一个则是秦王朱樉,本来还挺被朱元璋看重的,可惜后来不知道被什么人打了小报告,被朱元璋以过失太多为由,将其召回京城。后来还派朱标去调查他,多亏朱标力证,并以自身作保,朱樉才在第二年被放回了藩地。从这些事例中我们也能看出,朱标一直在努力维护自己的兄弟亲朋,对他们并没有猜忌,这样的仁君,难怪有人会说“朱标不死,燕王不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