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尧居k古史侃谈《雍正王朝》——第54期)
康熙四十七年发生了太子胤礽热河行宫事件,康熙在形势晦暗不定的情况的下,决定废黜太子胤礽“储君”位置,停止使用太子印信,并一口气封了三个儿子亲王来稳定朝局,回京之后命百官举荐新太子。
根据电视剧《雍正王朝》继续分析:康熙皇帝回京之后,作为八爷党的夺嫡党首八阿哥胤禩立刻派九阿哥胤禟前去佟国维那摸底,此时的佟国维充分显示出了官场老手的狡诈作风,只给了胤禩一个字:看,既要看天心,也好看民意,一句实在话都没给胤禩。
不过作为搅屎棍子的九阿哥胤禟却是表现的很老练:忽悠说;中堂即能影响天心,也能左右民意,很到位的拍了马屁,佟国维不置可否的笑了笑没给瓷实答复。
【道士张德明出现了】
紧接着;八爷党的紧密追随者的二杆子阿哥老十胤哦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个道士称为张德明,说是看相高人一筹,能根据面相看出一个人的前途贵贱,这就发生了在八阿哥胤禩府上的一幕闹剧。
起因都是因为康熙皇帝的一句话,那就是“一唯公意是从,绝无偏私”这就让本就热衷于“夺嫡”的八阿哥胤禩兴奋不已,决定干一场,他八阿哥胤禩的信心就来自于公意,因为自己就是被大家公认的“八贤王”,如果能得到上书房首辅佟国维的支持那就有七成把握了。
可是突然老十阿哥领进来一个道士张德明,表面上八阿哥胤禩非常恼火,心理还是想试一试,看看这个江湖术士如何说!
【二杆子阿哥老十跟着起哄】
八阿哥胤禩明知道康熙皇帝的耳目众多,一旦传出去那就是坐实了是在为“夺嫡”起腻,听了道士张德明鼓吹“八大王、八王大”以及“白字下面有大王”,虽然听了心理十分受用,但是还是惊出一身冷汗,八阿哥胤禩决定把道士张德明交到父皇康熙皇帝处置,顺便打听一下康熙皇帝的口风再行下一步。
没想到在张德明事件中,康熙皇帝竟然说江湖术士的话不能一概视为妖言,有时候也能代表一些民意,康熙帝的这句话不仅让胤禩激动不已,更让在旁边的上书房大臣佟国维理解为康熙皇帝默定的接班人就是八阿哥胤禩。
【康熙皇帝的帝王心术】
根据电视剧《雍正王朝》推理:所以在当天夜里,佟国维就召集自己人,开始举荐八阿哥胤禩为新太子。岂不知,康熙的话如同放出去的冷箭,是在“欲擒故纵”。
本来八阿哥胤禩的“夺嫡”就非常心切超乎寻常,加上这个道士张德明的忽悠鼓动,八阿哥胤禩如同“疯迷了”一般上劲。又通过佟国维的传话说的康熙帝原话:
“江湖术士的话不能一概视为妖言,有时候也可代表着民意”
八阿哥胤禩不但疯狂了,还要势在必得,有些时不我待的意思!
【神秘的道士张德明】
八阿哥胤禩夺嫡失败了!被康熙皇帝打地落花流水,还是在光天化日之下打的,这是怎么了?八阿哥胤禩蒙圈了,康熙皇帝说的好好的怎么就变卦了?
八阿哥胤禩想与康熙皇帝这个父皇理论一下,他敢吗?自己在这个康熙皇帝提出的公举新太子过程中使尽了浑身解数,为了争夺这“储君”他老八是花了血本的。
现在八阿哥胤禩回头一看;佟国维撤退了,回家养老去了,这个狡猾的老狐狸,把他侄儿隆科多弄上来了,还是九门提督,他佟国维如同没事人一样全身而退。
【手段高明的康熙皇帝】
八阿哥胤禩再回头找这个道士张德明,竟然说被康熙皇帝整出京城玩起了失踪!八阿哥胤禩似乎明白了: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圈套!全都是圈套。
究竟是谁设下的圈套无从考证,只是肯定一点:自己被道士张德明忽悠了,朦胧中似乎佟国维在配合道士张德明,因为佟国维如同没事人一样回家了,他佟国维才是收益者,因为闲人隆科多有何德何能可以当“九门提督”?
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在这次公举新太子中,被圈禁的侠肝义胆的十三阿哥胤祥放出来了,一切都扑朔迷离,究竟是哪一位高人在操纵这一切轰动天下的朝局让他这位八阿哥轰然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