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首辅张居正的委屈:万历皇帝30年不上朝,不能只怪我
创始人
2025-05-29 07:03:00
0

原标题:大明第一首辅张居正的委屈:万历皇帝30年不上朝,不能只怪我

大明万历十五年是一个神秘的年份。继抗倭名将戚继光、大明第一清官海瑞相继去世后,万历皇帝又突然宣布罢工成为“宅男”。

从此他除了内阁大臣外,谁都不见,这种状态维持了30年,打破了爷爷嘉靖皇帝保持的二十多年的纪录,真正验证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道理。

多少年来,无数史学家绞尽脑汁也没能研究出来万历皇帝不肯上朝的真正原因,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随着他躲在深宫不肯见人,对万历皇帝的“精英教育”彻底宣告失败。

万历皇帝朱翊钧,六岁被立为太子,十岁当了皇帝,比起他那位连个太子名分都没有、提心吊胆当了三十多年王爷的爹来,强得不是一星半点儿。

学习上,他的导师张居正是国家知识分子的最高代表。生活中,他的母亲李太后和司礼监秉笔太监冯保一直陪伴在万历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何以万历皇帝会走到怠工懒政的结局呢?

让我们简单分析一下万历皇帝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张居正:学霸不适合做老师,严师未必出高徒

张居正对于万历皇帝的教育十分上心,当时万历年幼,讲高深道理怕他听不懂,于是张居正精心挑选了一百一十七个历史事件,其中好事八十一件,坏事三十六件,每件事例都配着插图,编了一本叫做《帝鉴图说》的书,类似于现在的小人书。

编完书后,张居正每天给小皇帝讲故事,指着书上的插图告诉万历,这个是好人,这个是坏人。

张居正有个梦想:想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想要把万历培养成明君。结果用力过猛,对万历要求太严格,总体教育风格过于压抑。

他太想把万历变成自己心目中的君主,多年来孜孜不倦。但张居正完全不懂教育学心理学,又没有掌握传销那套超强洗脑手段。万历对他从尊敬到反感再到反叛的心路历程倒也不难理解。

万历小时候很是聪慧,但也难免有背书背不出的时候,这个时候张居正就会拿出严师的身份严厉质问,使小皇帝无地自容。

一次万历正在读《论语》,张居正站在一边听,读到一句“色勃如也”的时候,万历把“勃”读成了“背”音。本来这不算什么事,可张居正无法忍受,大吼一声:“这字应该读‘勃’!”小皇帝吓得手直哆嗦。

其实学霸往往当不了好老师,他没办法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

曾经有优秀教师告诉过我,自己之所以能成为名师,仅仅是因为当年是学渣,能深刻理解学生的知识盲区。学霸教师则认为这么简单的内容,一学就应该明白,压根就不用讲解嘛。

张居正很明显属于那种自己能力超强,但是不懂教育的老师。

严师只会教出来两种学生:高徒和劣徒。万历在张居正活着时呈现出高徒的外表,张居正死后万历失去严师管束,由于多年来受的都是填鸭式教育,完全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导致他迅速放弃了学习。

张居正还有一处硬伤:他严于待人宽于律己。他一面要求皇帝节俭,对皇帝的各种浪费行为给予严厉批评;另一面自己大肆敛财,生活极度奢侈。

等到张居正去世,万历得知自己尊敬的老师竟然如此表里不一,内心受到一万点暴击,他开始怀疑人生。

虽然张居正的教育方法很有问题,但万历教育的失败不能光怨他一个人,万历的父母隆庆皇帝和李太后也要负很大责任。

万历皇帝的家教很成问题

万历的老爹隆庆皇帝,那是个相当悲催的人物。因为自己缺乏父爱,加之前面又连死两个儿子,导致他对万历相当溺爱。他本人不爱读书,也怕读书把儿子累坏了。万历6岁被封为太子时,张居正曾经请求太子出阁,但不管别人怎么劝,隆庆坚持要等到万历10岁再出阁读书。

由于他的固执己见,以致万历仓促登基时几乎是个文盲。那时,他才刚刚读书两个月,一本《三字经》仅读了几页而已。

父亲早逝,万历皇帝的家庭教育就落在母亲李太后身上。

其实幼年皇帝的教育通常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大臣,一方面是母亲和外戚。一些大臣教不了的东西,是要母亲来教的。我们可以看到,皇帝中的很多政治高手比如汉景帝、康熙,都是母亲(康熙是奶奶)培养的。

而明朝为了防止后宫干政,选的妃子都是普通人家出身,李太后出身低微,从小就没什么文化。而有些道理,是张居正不能对万历讲,而万历必须明白的,这时候,母亲的教育地位尤其重要,然而这位李太后,惯用的教育手段就是恐吓式教育。

李太后经常拿张居正来吓唬万历,一旦感觉皇帝做事有什么出格的地方,她完全不懂得引导,只会说“张先生知道了怎么办?”张居正是万历皇帝的童年阴影,这一吓唬小皇帝立刻便老实几天。

她还用“大伴”冯保做眼线,万历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冯保立马撒丫子去打小报告。皇帝的一言一行通过这些人源源不断地传递到太后耳朵里,正可谓太后不出门,便知皇帝事。

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万历在这种严厉的教育体系下进入了青春期,结果他发现自己没啥事要干。想亲政吧,母亲告诉他等到三十岁再说,想处理点政务吧,一看张居正都给批好了,一二三四,照着办就行。这还不算,他连画钩盖章的权力都没有,要知道,那是冯保的工作。

正事不让干,总得搞点事情发泄发泄精力吧,万历又没有朋友,只能找身边的太监玩。

太监玩什么他就玩什么。太监斗蛐蛐,他就斗蛐蛐;太监喝酒,他就喝酒。但人家喝醉后睡觉,万历喝醉后闹事。

十七八岁的时候,酒品不好的万历皇帝,要宫女唱酸曲儿。宫女不依,他发怒要将宫女斩首。内侍孙海、客用二人怕事情闹大,于是请万历以割发代替斩首。

李太后马上就知道了这件事情,她除了恐吓式教育外还加上了体罚式教育。她让万历跪了几个时辰不说,还要去祖庙,要废掉万历。最后在张居正的调和下,万历承认错误并下了“罪己诏”。这道诏书是张居正代笔的,写得相当不留情面。万历皇帝当时已经算成年人了,本身性格又挺敏感,这件事给他心里造成了很大创伤。

万历皇帝本身没有摆正位置

不知道是不是受奇葩祖父和懦弱父亲的影响,感觉万历皇帝有时候也是相当任性,他压根就没摆正自己的位置,少年时期的叛逆被母亲和张居正联手压下去了,后来张居正去世后,没人压制他,他就开始中年叛逆,各种放飞自我。

他为了立太子问题跟群臣闹的消极罢工,晚年在辽东问题上也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意思。他压根就没认为天下是自己的,自己应该发愤图强励精图治,反而各种闹腾,就跟现在孩子认为学习是给父母学的一个样。

说实话好皇帝不是教出来的,二分靠教,八分靠自己,如果用树来比喻的话,万历皇帝属于那种没用的枝杈过多,张居正拼命砍去了一些,但这棵树越长越歪,用尽什么办法也无济于事。

万历皇帝朱翊钧的一生,从励精图治到叛逆放弃,母亲,老师,大伴,这三位陪在万历身边的人给的压力都太大,从教育的角度看就是矫枉过正,一旦没人施加压力,便走向了极端。

相关内容

敦煌市政协召开十届18次常...
8月5日,敦煌市政协召开十届18次常委会议,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乌...
2025-08-07 06:02:31
2025年中秋国庆连休8天...
2025年的中秋节与国庆节罕见连休,从10月1日至10月8日共放假...
2025-08-07 06:01:48
夜色赶海
8月5日晚8时许,青岛石老人海水浴场沙滩上热闹非凡。不少市民趁着晚...
2025-08-07 05:59:20
原创 ...
顺治皇帝的陵墓得以保存至今,确实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
2025-08-07 05:34:03
原创 ...
1967年的一天,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从北京参加完国庆典礼,如期回到...
2025-08-07 05:33:59
原创 ...
他是国军起义走出的将领,险些被遣散回家,55年成为开国上将 李达上...
2025-08-07 05:33:49
原创 ...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史的舞台上,权力更迭如同潮汐...
2025-08-07 05:33:38
原创 ...
晋朝在短暂实现天下大一统后,再次爆发战乱,这一次是整个汉人的浩劫。...
2025-08-07 05:33:32
原创 ...
1900年,八国联军的铁蹄踏破了中国古老的城墙,京城在战火中被掠夺...
2025-08-07 05:33:04

热门资讯

原创 孙... 顺治皇帝的陵墓得以保存至今,确实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关键之一, 就是“神德功德碑”上那...
原创 1... 1967年的一天,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从北京参加完国庆典礼,如期回到南京家中。然而,当他打开家门时却发...
原创 他... 他是国军起义走出的将领,险些被遣散回家,55年成为开国上将 李达上将是一位传奇的将军,传奇之处在于,...
原创 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史的舞台上,权力更迭如同潮汐般起伏,一个个家族或王朝在浪潮中涌...
原创 五... 晋朝在短暂实现天下大一统后,再次爆发战乱,这一次是整个汉人的浩劫。因为八王之乱,导致西晋国力严重损耗...
原创 八... 1900年,八国联军的铁蹄踏破了中国古老的城墙,京城在战火中被掠夺殆尽,居民流离失所。清政府被迫签下...
原创 宋... 宋高宗赵构在南宋建立初期,历经战乱,一路南逃。他唯一的儿子在早年的动荡中不幸夭折,而自己又因受金兵惊...
庐山会议后,毛主席计划让彭德怀... 你能想象吗?一个身患重病的老人,在病床上还一遍遍修改一篇文章!他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而是为了给一位战...
原创 刘... 楚汉争霸:英雄崛起与落幕的传奇 在华夏大地的历史长河中,楚汉争霸无疑是一段扣人心弦的传奇。这场波澜壮...
原创 左...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