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问尉迟恭:韩信为何死?尉迟恭马上去修道,秦叔宝装病不出
创始人
2025-05-29 06:02:20
0

原标题:李世民问尉迟恭:韩信为何死?尉迟恭马上去修道,秦叔宝装病不出

李世民问尉迟恭:韩信为何死?尉迟恭马上去修道,秦叔宝装病不出!

中国历史上有两次著名的结拜,但结果却大相径庭,一次是汉末时期的''桃园三结义'',刘、关、张三人从此肝胆相照,这是一直被后人传扬的佳话。而另一次结拜则只剩下了一地鸡毛,这就是隋末的''瓦岗寨结义'',这帮兄弟们你杀我、我杀你,最终闹得是鸡飞狗跳。

因此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意思就是讽刺瓦岗寨这帮兄弟的假仁假义。

当然了,最塑料的兄弟情还是''天罡地煞''的水泊梁山,说实话,这帮人里面没有几个是真心实意的人,也没有几个是光明磊落的人,用''好汉''来称呼他们实在是过于讽刺。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人虽然是九五之尊,但毫无疑问他们都是从幼年成长起来的,这些人在幼年的心思也同样单纯,但是当大家长大成人后,见过的事情多了,面对的诱惑也多了,对于某些东西也就不那么看重了。

''小时是兄弟,长大各乡里'',在唐太宗李世民创业初期,尉迟恭、秦叔宝这些人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李世民也将他们视为自己的心腹。但是随着''玄武门之变''的成功,李世民成为了大唐帝国的皇帝,这些兄弟们就不再像以前那般亲近了,这是相当自然的事情,上位之后 ''插兄弟一刀''的人不在少数。

即便是同气连枝的兄弟,比如曹丕和曹植二人,也为了曹操的继承人问题闹得不可开交,而曹操的幼子曹冲的死因也与此事脱不了干系。即便是曹丕在登基之后,对于曹植依旧是相当忌惮,曹植不得不写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样的诗句,最终才免了一死。

亲生的兄弟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天涯海角结拜的兄弟呢?随着共同利益的改变,兄弟最终会产生分歧,随后会爆发出巨大的矛盾。尉迟敬德毫无疑问是李世民的大功臣,玄武门之变的策划者之一就是他,而向高祖李渊逼宫的人也是他,陪伴李世民征战四方的人也是他。

在李世民成为了大唐的皇帝之后,尉迟恭自然而然地以功臣自居,他认为李唐的江山也应当有他的发言权。但是李世民可不这样认为:''在做秦王时,彼此之间还可以称兄道弟,彼此之间还可以同塌而眠,但如今我做了皇帝,凡事就要立下一个规矩。''

这不禁令人想到了《范进中举》中的胡屠夫,他在范进中了秀才之后,便对他说:''你如今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区区一个秀才都要与旁人划清高低界限,更何况是做了皇帝的李世民呢?尉迟恭居功自傲的行为很快就引起了他的不满,直到一件事情发生之后,他才最终爆发了出来。

首先,尉迟恭与秦王天策府的老臣如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不和,于是他被李世民调到了地方做官,这实际上是对他的一种保护。

贞观五年(公元641年),李世民开始大肆封赏功臣,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都被封为了勋爵,但尉迟恭却受到了冷落,因此他本身就相当不高兴。

贞观六年(公元642年),李世民在长安大摆酒宴,尉迟恭也在宴席之内,他就在这一次宴席闯下了大祸。尉迟恭在入席时发现有人的席位比他高,于是他非常不高兴,在宴席上大吵大闹惹得赴宴的人很不愉快。

于是坐在他下席的任城王李道宗就对他说:''这是由于皇上安排的原因,不是他本人有意为之的。''尉迟恭更加生气了,他认为李道宗这样的李唐王室都是酒囊饭袋,根本不配和他这样立下赫赫战功的人说话。于是,他当场就对李道宗大打出手,李道宗的一只眼睛险些失明,目睹了这一切的李世民相当不悦。

于是李世民就对尉迟恭说:''你知道韩信是怎么死的吗?我之前一直为韩信鸣不平,但自从我读了《汉书》之后,又目睹了你今天的行为,才知道原来韩信死得一点都不冤枉,被冤枉的人是汉高祖。''

李世民的一席话使得尉迟恭汗流浃背,他知道李世民已经相当忌惮自己了,自己如果再不收敛的话,就要和落得和韩信一样的下场了。于是从皇宫中回到自己府邸的尉迟恭从此以后相当低调,他很少出现在公众场合,对于朝政也几乎不闻不问,一心一意地在家修道炼丹。

无独有偶,和尉迟恭被立为''门神''的秦叔宝也有着相似的行为,《旧唐书》记载他:''十三年称病不上朝''。

但熟悉隋唐史的读者都能够知道,秦叔宝的武力值是在尉迟恭之上的,当年攻打刘武周时,秦琼曾经生擒了尉迟恭,可见其勇武程度。

那么,秦叔宝为何刷新了大唐臣子不上朝的记录呢?他十三年不上朝难道没有人怀疑吗?当然有人质疑他,认为他是在装病,有欺君的嫌疑。但秦叔宝对此的回答是:

''吾少长戎马,所经二百余阵,屡中重疮。计吾前后出血亦数斛矣,安得不病乎?''

意思就是说:''我秦叔宝从少年时期就征战沙场了,我因负伤而流下的血要拿几个大桶来装,一生流了几十斤的血,老了怎么会不生病呢?''

李世民虽然对此也有所怀疑,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秦叔宝也因此远离了朝廷政治的风波,保全了自己的余生。

秦叔宝是唐高祖李渊的爱将,他与李世民的关系较为疏远,远远不及尉迟恭和李世民之间的关系紧密。''玄武门之变''在策划时,李世民就很担心秦叔宝会倒向太子以及李渊,当然了,最终的结果是秦叔宝选择了李世民。

但秦叔宝虽然有带领八百卫士抵抗数千卫兵的战功,他始终都不是李世民的心腹,当他看见尉迟恭这样与李世民亲近的臣子都受到了警告,马上就以他天生的敏锐,采取了''装病''这一招。

李世民自然不是傻子,一个人病了十三年又说不清什么病,这不是明显的欺骗吗?但秦叔宝的示弱和退出对他有利,于是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自古以来都说君王难做,但事实上功臣更难做,做得好了不过''搏个封妻荫子'',运气稍微不好就家破人亡甚至是被夷灭三族。而与帝王关系不太好,同时又有着巨大功劳的臣子,更是战战兢兢、惶惶不可终日,生怕那天帝王就惦记上了自己。

尉迟恭的修道炼丹是浪子回头,而秦叔宝的装病不出是先发制人,这两个人最终都明白了与君王相处的道理:可共苦而不可同甘。

于是他们选择退出政治的漩涡,安安静静地度过属于自己的晚年时光,既可以保全自己,也能保全家人,这也是一种智慧!古往今来多少聪明人,就是没有悬崖勒马的这一步,才最终演绎出了一幕幕的悲剧!

相关内容

敦煌市政协召开十届18次常...
8月5日,敦煌市政协召开十届18次常委会议,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乌...
2025-08-07 06:02:31
2025年中秋国庆连休8天...
2025年的中秋节与国庆节罕见连休,从10月1日至10月8日共放假...
2025-08-07 06:01:48
夜色赶海
8月5日晚8时许,青岛石老人海水浴场沙滩上热闹非凡。不少市民趁着晚...
2025-08-07 05:59:20
原创 ...
顺治皇帝的陵墓得以保存至今,确实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
2025-08-07 05:34:03
原创 ...
1967年的一天,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从北京参加完国庆典礼,如期回到...
2025-08-07 05:33:59
原创 ...
他是国军起义走出的将领,险些被遣散回家,55年成为开国上将 李达上...
2025-08-07 05:33:49
原创 ...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史的舞台上,权力更迭如同潮汐...
2025-08-07 05:33:38
原创 ...
晋朝在短暂实现天下大一统后,再次爆发战乱,这一次是整个汉人的浩劫。...
2025-08-07 05:33:32
原创 ...
1900年,八国联军的铁蹄踏破了中国古老的城墙,京城在战火中被掠夺...
2025-08-07 05:33:04

热门资讯

原创 孙... 顺治皇帝的陵墓得以保存至今,确实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关键之一, 就是“神德功德碑”上那...
原创 1... 1967年的一天,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从北京参加完国庆典礼,如期回到南京家中。然而,当他打开家门时却发...
原创 他... 他是国军起义走出的将领,险些被遣散回家,55年成为开国上将 李达上将是一位传奇的将军,传奇之处在于,...
原创 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史的舞台上,权力更迭如同潮汐般起伏,一个个家族或王朝在浪潮中涌...
原创 五... 晋朝在短暂实现天下大一统后,再次爆发战乱,这一次是整个汉人的浩劫。因为八王之乱,导致西晋国力严重损耗...
原创 八... 1900年,八国联军的铁蹄踏破了中国古老的城墙,京城在战火中被掠夺殆尽,居民流离失所。清政府被迫签下...
原创 宋... 宋高宗赵构在南宋建立初期,历经战乱,一路南逃。他唯一的儿子在早年的动荡中不幸夭折,而自己又因受金兵惊...
庐山会议后,毛主席计划让彭德怀... 你能想象吗?一个身患重病的老人,在病床上还一遍遍修改一篇文章!他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而是为了给一位战...
原创 刘... 楚汉争霸:英雄崛起与落幕的传奇 在华夏大地的历史长河中,楚汉争霸无疑是一段扣人心弦的传奇。这场波澜壮...
原创 左...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