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开国将领授衔后,有些人嫌级别低,也有人嫌级别高,总之被授予了开国将领,得到了荣誉;但也有就不太幸运,在开国授衔前被调离了军队,无缘授衔,像周骏鸣最为典型。
周骏鸣,早年参加冯玉祥的西北军,打过北伐、也参加过中原大战。冯玉祥兵败后,他的部队被蒋介石整编。周骏鸣成为国民党军第26路军,这支部队长期受到苛刻、排挤当炮灰,全军上下怨声载道,最终在26路军高层与共产党一起努力下,在1931年爆发了“宁都起义”。在“宁都起义”前周骏鸣任营长,起义后被改编为红15军团后,担任团长。后来,他回原籍开展工作,一直在当地开展武装斗争,但因叛徒叛变,地下组织被破坏。在1935年被捕入狱,在狱中五个多余后,被释放。
1936年,他到鄂豫边区拉起了游击队,担任指导员、大队长。之后,部队发展壮大后,部队改为豫南抗日独立团,他任团长;抗战爆发后,他在新四军第五支队,任副支队长兼第八团团长;后调任新四军二师参谋长,成为张云逸的搭档。1943年,他接替张云逸担任了二师师长、华中军区参谋长。 解放爆发后,华中野战军与山东军区合并,组建华东野战军和华东军区,他担任了华东军区副参谋长;之后他又兼任后勤部部长,为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物资保障做了很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依然留在华东军区副参谋长。按照这样的职务和资历,他至少应该被授予中将军衔,但是在授衔前的1954年,他被调离出军队,原因可能是跟他1935年被捕有关,或许没有营救没有证明,无法证明过去。
虽然调离军队,但他调任地方担任水利部副部长、林业部副部长等职,因为身体良好一直到2003年去世,享年102岁。